井下带压注浆堵水软硬骨料间歇可控加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3754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井下带压注浆堵水软硬骨料间歇可控加注装置,包括主管道和设置在主管道后方的第一截止阀门,第一截止阀门的后侧设置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截止阀门,第二截止阀门的后侧设置有止水套管,且主管道的前侧端设置有进气管,且主管道的上方设置有注浆料管,主管道由主管和进料管组合而成;通过在主管道的管道前端的第二连接法兰盘,并在其上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有51mm阀门,并在其一端连接三通管道,并在三通管道的一端通过供气管道与供气设备进行连接,从而让矿井下堵水浆料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可以通过高压让堵水浆料可以更好的渗透到矿井之中各个位置的缝隙处,从而有效的提高堵水浆料在凝固之后的堵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下带压注浆堵水软硬骨料间歇可控加注装置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和矿业工程相关
,具体为井下带压注浆堵水软硬骨料间歇可控加注装置。
技术介绍
水灾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群死群伤最为严重的煤矿几大灾害事故之一,也是制约矿产安全可持续开采的主要因素,水害事故破坏性大,突发性强,往往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注浆堵水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水方法,注浆堵水是将水泥将或化学浆通过管道压入井下岩层空隙、裂隙或巷道中,使其扩散、凝固和硬化,从而岩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密实性和不透水性,达到封堵截断补给水源和加固地层的作用,是矿井防治水害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注浆堵水已广泛用于矿井井筒注浆,封堵突水点,恢复被淹矿井,井巷堵水过含水层或导水断层,帷幕注浆堵水截流,减少矿井涌水量、底板注浆加固防止突水等方面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目前矿井注浆所采用的设备结构较为复杂,需要人工量大,效率较低,且需要不断关闭压力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井下带压注浆堵水软硬骨料间歇可控加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井下带压注浆堵水软硬骨料间歇可控加注装置,包括主管道(1)和设置在主管道(1)后方的第一截止阀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止阀门(2)的后侧设置有第二管道(3),所述第二管道(3)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截止阀门(4),所述第二截止阀门(4)的后侧设置有止水套管(5),且主管道(1)的前侧端设置有进气管道(7),且主管道(1)的上方设置有注浆料管(6),所述主管道(1)由主管(8)和进料管(9)组合而成,且主管(8)与进料管(9)之间为垂直设置,且进料管(9)与水平面垂直,且其管道的端口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盘(12)、且主管(8)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盘(10)和第三连接法兰盘(11),...

【技术特征摘要】
1.井下带压注浆堵水软硬骨料间歇可控加注装置,包括主管道(1)和设置在主管道(1)后方的第一截止阀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止阀门(2)的后侧设置有第二管道(3),所述第二管道(3)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截止阀门(4),所述第二截止阀门(4)的后侧设置有止水套管(5),且主管道(1)的前侧端设置有进气管道(7),且主管道(1)的上方设置有注浆料管(6),所述主管道(1)由主管(8)和进料管(9)组合而成,且主管(8)与进料管(9)之间为垂直设置,且进料管(9)与水平面垂直,且其管道的端口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盘(12)、且主管(8)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盘(10)和第三连接法兰盘(11),所述注浆料管(6)通过其下端的法兰结构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法兰盘(12)上,且进气管道(7)通过其后端的法兰结构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法兰盘(10)上,且第一截止阀门(2)通过其前端的法兰结构与第三连接法兰盘(11)相连接,且第二管道(3)、第二截止阀门(4)、止水套管(5)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为通过其上的法兰盘进行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带压注浆堵水软硬骨料间歇可控加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料管(6)上端的进口(17)共设置有三个,且其三个进口(17)其中两个分别通过输料管道与两个不同加料仓的出料端相连接,其第三个进口(17)通过输水管与供水设备的出水端相连接,且其输料管道与输水管的端部均设置有阀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带压注浆堵水软硬骨料间歇可控加注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峰邸进永尹尚先刘银波李建虎连会青徐斌姚辉尹立星
申请(专利权)人: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