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中高频用三合一电磁屏蔽帐篷布,包括编织物主体、第一微波屏蔽织物、高频屏蔽织物、外层防雨迷彩布和低频吸波织物,所述编织物主体的内侧壁皆均匀设置有第二微波屏蔽织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电磁波干扰层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坡莫合金高导磁材料层,且坡莫合金高导磁材料层内侧壁等间距设置有金属编织网,所述金属编织网的顶端镶嵌在坡莫合金高导磁材料层的内部,且金属编织网的底端镶嵌在电磁波干扰层的内部,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利用电磁波干扰层外侧壁设置的坡莫合金高导磁材料层与金属编织网相互配合,可以利用金属来干扰电磁波,从而减少电磁波的穿透,利用干扰电磁波的原理来增强装置的屏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中高频用三合一电磁屏蔽帐篷布
本技术涉及帐篷布
,具体为一种低中高频用三合一电磁屏蔽帐篷布。
技术介绍
电磁兼容性缩写EMC,就是指某电子设备既不干扰其它设备,同时也不受其它设备的影响,电磁兼容性和我们所熟悉的安全性一样,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安全性涉及人身和财产,而电磁兼容性则涉及人身和环境保护,现有的电磁屏蔽帐篷布在使用的时候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具体问题如下所述:1、现有的电磁屏蔽帐篷布,布料在使用时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产生的损坏,无法保持编织物主体原有的形状,缩短装置的使用寿命;2、现有的电磁屏蔽帐篷布,电磁波穿透性比较强,无法干扰电磁波,从而削弱了装置的屏蔽性能;3、现有的电磁屏蔽帐篷布,使得装置在干扰电磁波时依旧会有一些不同波频穿透布料,一般布料没够更好的适用在低中高频,削弱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中高频用三合一电磁屏蔽帐篷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布料在使用时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产生的损坏,无法保持编织物主体原有的形状,缩短装置的使用寿命,电磁波穿透性比较强,无法干扰电磁波,从而削弱了装置的屏蔽性能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中高频用三合一电磁屏蔽帐篷布,包括编织物主体、第一微波屏蔽织物、高频屏蔽织物、外层防雨迷彩布和低频吸波织物,所述编织物主体的内侧壁皆均匀设置有第二微波屏蔽织物,编织物主体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第一微波屏蔽织物,第一微波屏蔽织物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上连接带,且第二微波屏蔽织物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下连接带,所述第一微波屏蔽织物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高频屏蔽织物,高频屏蔽织物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低频吸波织物,且低频吸波织物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电磁波干扰层,所述电磁波干扰层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外层防雨迷彩布。优选的,所述上连接带的底端与下连接带的顶端皆连接有第一连接带,第一连接带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扣,连接扣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扣分别和下连接带的顶端与上连接带的底端连接,当产生拉扯的时候,第一连接带两侧设置的连接扣可以缓解编织物主体产生的拉扯,可以防止编织物主体在使用的时候,受外界因素影响产生的损坏。优选的,所述高频屏蔽织物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纵向干扰磁条,纵向干扰磁条之间呈等间距设置,且纵向干扰磁条的顶端贯穿高频屏蔽织物的侧壁与低频吸波织物的内侧壁连接,利用第一微波屏蔽织物外侧壁设置的高频屏蔽织物与纵向干扰磁条相互配合来削弱编织物主体外侧壁的穿透力,同时利用低频吸波织物和电磁波干扰层相互配合来增强该布料对电磁的吸收能力。优选的,所述电磁波干扰层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坡莫合金高导磁材料层,且坡莫合金高导磁材料层内侧壁等间距设置有金属编织网,利用电磁波干扰层外侧壁设置的坡莫合金高导磁材料层与金属编织网相互配合,可以利用金属来干扰电磁波。优选的,所述金属编织网的顶端镶嵌在坡莫合金高导磁材料层的内部,且金属编织网的底端镶嵌在电磁波干扰层的内部,坡莫合金高导磁材料层和金属编织网折叠设置可以加强布料的抗辐射功能。优选的,所述外层防雨迷彩布的内侧壁与坡莫合金高导磁材料层的外侧壁均匀连接,坡莫合金高导磁材料层内侧设置的电磁波干扰层呈等间距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低中高频用三合一电磁屏蔽帐篷布,通过在编织物主体的内侧壁皆均匀设置有第二微波屏蔽织物,编织物主体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第一微波屏蔽织物,第一微波屏蔽织物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上连接带,且第二微波屏蔽织物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下连接带,该布料在使用的时候,当产生拉扯的时候,第一连接带两侧设置的连接扣可以缓解编织物主体产生的拉扯,可以防止编织物主体在使用的时候,受外界因素影响产生的损坏,可以保持编织物主体原有的形状,增长装置的使用寿命;(2)该种低中高频用三合一电磁屏蔽帐篷布,通过在电磁波干扰层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坡莫合金高导磁材料层,且坡莫合金高导磁材料层内侧壁等间距设置有金属编织网,所述金属编织网的顶端镶嵌在坡莫合金高导磁材料层的内部,且金属编织网的底端镶嵌在电磁波干扰层的内部,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利用电磁波干扰层外侧壁设置的坡莫合金高导磁材料层与金属编织网相互配合,可以利用金属来干扰电磁波,从而减少电磁波的穿透,利用干扰电磁波的原理来增强装置的屏蔽性能;(3)该种低中高频用三合一电磁屏蔽帐篷布,通过在高频屏蔽织物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纵向干扰磁条,纵向干扰磁条之间呈等间距设置,且纵向干扰磁条的顶端贯穿高频屏蔽织物的侧壁与低频吸波织物的内侧壁连接,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第一微波屏蔽织物外侧壁设置的高频屏蔽织物与纵向干扰磁条相互配合来削弱编织物主体外侧壁的穿透力,同时利用低频吸波织物和电磁波干扰层相互配合来增强该布料对电磁的吸收能力,使得装置在干扰电磁波的同时还能对剩余的电磁波进行吸收,使得该种布料同时适用在低中高频,增强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编织物主体;2、第一微波屏蔽织物;201、第二微波屏蔽织物;202、第一连接带;203、下连接带;204、连接扣;205、上连接带;3、高频屏蔽织物;301、纵向干扰磁条;4、外层防雨迷彩布;5、低频吸波织物;6、电磁波干扰层;601、坡莫合金高导磁材料层;602、金属编织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低中高频用三合一电磁屏蔽帐篷布,包括编织物主体1、第一微波屏蔽织物2、高频屏蔽织物3、外层防雨迷彩布4和低频吸波织物5,编织物主体1的内侧壁皆均匀设置有第二微波屏蔽织物201,编织物主体1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第一微波屏蔽织物2,第一微波屏蔽织物2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上连接带205,且第二微波屏蔽织物201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下连接带203,上连接带205的底端与下连接带203的顶端皆连接有第一连接带202,第一连接带202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扣204,连接扣204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扣204分别和下连接带203的顶端与上连接带205的底端连接,当产生拉扯的时候,第一连接带202两侧设置的连接扣204可以缓解编织物主体1产生的拉扯,可以防止编织物主体1在使用的时候,受外界因素影响产生的损坏,可以保持编织物主体1原有的形状;第一微波屏蔽织物2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高频屏蔽织物3,高频屏蔽织物3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纵向干扰磁条301,纵向干扰磁条301之间呈等间距设置,且纵向干扰磁条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中高频用三合一电磁屏蔽帐篷布,包括编织物主体(1)、第一微波屏蔽织物(2)、高频屏蔽织物(3)、外层防雨迷彩布(4)和低频吸波织物(5),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物主体(1)的内侧壁皆均匀设置有第二微波屏蔽织物(201),编织物主体(1)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第一微波屏蔽织物(2),第一微波屏蔽织物(2)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上连接带(205),且第二微波屏蔽织物(201)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下连接带(203),所述第一微波屏蔽织物(2)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高频屏蔽织物(3),高频屏蔽织物(3)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低频吸波织物(5),且低频吸波织物(5)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电磁波干扰层(6),所述电磁波干扰层(6)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外层防雨迷彩布(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中高频用三合一电磁屏蔽帐篷布,包括编织物主体(1)、第一微波屏蔽织物(2)、高频屏蔽织物(3)、外层防雨迷彩布(4)和低频吸波织物(5),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物主体(1)的内侧壁皆均匀设置有第二微波屏蔽织物(201),编织物主体(1)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第一微波屏蔽织物(2),第一微波屏蔽织物(2)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上连接带(205),且第二微波屏蔽织物(201)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下连接带(203),所述第一微波屏蔽织物(2)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高频屏蔽织物(3),高频屏蔽织物(3)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低频吸波织物(5),且低频吸波织物(5)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电磁波干扰层(6),所述电磁波干扰层(6)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外层防雨迷彩布(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中高频用三合一电磁屏蔽帐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带(205)的底端与下连接带(203)的顶端皆连接有第一连接带(202),第一连接带(202)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扣(204),连接扣(204)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扣(204)分别和下连接带(203)的顶端与上连接带(205)的底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璟,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高威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