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广壮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端头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364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端头对接装置,包括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的两端开设有钢筋连接口,所述连接套管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浇筑口,所述钢筋连接口中套接有钢筋端头一和钢筋端头二,所述连接套管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两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磁铁块,所述连接套管的内部套接有漏网套管。通过设置的钢筋连接口、浇筑口和漏网套管更好的将钢筋端头进行插入,从而使得连接更加的方便,然后通过浇筑口将水泥砂浆浇筑在漏网套管上,然后通过漏网套管将砂浆流入连接腔中,从而通过砂浆的凝固使钢筋与连接套管更加的固定,从而对钢筋端头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端头对接装置
本技术属于钢筋混凝土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端头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由于商品钢筋都采用统一的标准长度,在钢筋长度小于构件长度的情况下,则需将两段钢筋在混凝土构件内进行对接。现有的混凝土构件在对接的过程中安装较为繁琐,从而浪费时间,而且在对接后产生的应力使的对接的两钢筋端头之间容易发生松动,从而导致不牢固,从而不具有抗拉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端头对接装置,通过设置的钢筋连接口、浇筑口和漏网套管更好的将钢筋端头进行插入,从而使得连接更加的方便,然后通过浇筑口将水泥砂浆浇筑在漏网套管上,然后通过漏网套管将砂浆流入连接腔中,从而通过砂浆的凝固使钢筋与连接套管更加的固定,从而对钢筋端头进行连接。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的两端开设有钢筋连接口,所述连接套管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浇筑口,所述钢筋连接口中套接有钢筋端头一和钢筋端头二,所述连接套管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两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磁铁块,所述连接套管的内部套接有漏网套管。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磁铁块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大小稍大于钢筋端头一和钢筋端头二的大小。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漏网套管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腔。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管两端的钢筋连接口的上端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中套接有固定螺栓。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橡胶垫。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钢筋连接口的内壁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中卡接有密封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磁铁块和固定槽,能够更好的对钢筋端头进行固定,从而使其能够更快速的与磁铁块上的固定槽进行套接,从而方便对其进行定位。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连接腔,能够方便将钢筋端头进行穿入,从而使得安装更加的方便快捷,节省大量的时间。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螺纹孔和固定螺栓,能够更好的对插入的钢筋端头进行固定,从而使其更加的稳定,避免出现晃动的现象。4、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密封橡胶垫,能够更好的对插入的钢筋端头与钢筋连接口进行密封,从而防止在浇筑的过程中水凝砂浆流出对钢筋端头固定不完全的现象。5、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连接槽,能够更好的将密封橡胶垫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发生错位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B处放大图。图中:1、连接套管;2、浇筑口;3、钢筋连接口;4、钢筋端头一;5、钢筋端头二;6、连接腔;7、分隔板;8、磁铁块;9、固定槽;10、漏网套管;11、连接槽;12、密封橡胶垫;13、螺栓孔;14、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端头对接装置,包括连接套管1,连接套管1的两端开设有钢筋连接口3,连接套管1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浇筑口2,钢筋连接口3中套接有钢筋端头一4和钢筋端头二5,连接套管1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板7,分隔板7的两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磁铁块8,连接套管1的内部套接有漏网套管10。参考图2,磁铁块8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9,固定槽9的大小稍大于钢筋端头一4和钢筋端头二5的大小。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磁铁块8和固定槽9,能够更好的对钢筋端头进行固定,从而使其能够更快速的与磁铁块8上的固定槽9进行套接,从而方便对其进行定位。参考图2,漏网套管10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腔6。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连接腔6,能够方便将钢筋端头进行穿入,从而使得安装更加的方便快捷,节省大量的时间。参考图1、图2和图3,连接套管1两端的钢筋连接口3的上端开设有螺栓孔13,螺栓孔13中套接有固定螺栓14。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螺栓孔13和固定螺栓14,能够更好的对插入的钢筋端头进行固定,从而使其更加的稳定,避免出现晃动的现象。参考图2和图3,固定螺栓1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橡胶垫12。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密封橡胶垫12,能够更好的对插入的钢筋端头与钢筋连接口3进行密封,从而防止在浇筑的过程中水凝砂浆流出对钢筋端头固定不完全的现象。参考图2和图3,钢筋连接口3的内壁开设有连接槽11,连接槽11中卡接有密封橡胶垫12。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连接槽11,能够更好的将密封橡胶垫12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发生错位的现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将钢筋端头一4通过钢筋连接口3穿入连接套管1中的连接腔6中,然后通过磁铁块8将钢筋端头一4进行吸引,从而使其固定在固定槽9中,然后在通过连接套管1另一端的钢筋连接口3将钢筋端头二5进行穿入,然后同样通过磁铁块8将钢筋端头二5进行吸引,使其固定在固定槽9中,然后通过连接套管1外表面上端设有的浇筑口2向连接套管1中注入水泥砂浆,然后通过连接套管1中的漏网套管10将砂浆浇筑在钢筋端头一4和钢筋端头二5上,然后使得砂浆充满连接套管1中,等待砂浆凝固之后在进行其他的工作,从而使得对两个钢筋端头一4和钢筋端头二5对接处的连接更加的牢固,从而更好的提高了两钢筋端头之间的抗拉能力,使其更加的稳定。综上所述:该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端头对接装置,通过设置的连接套管1、浇筑口2、钢筋连接口3、钢筋端头一4、钢筋端头二5、连接腔6、分隔板7、磁铁块8、固定槽9、漏网套管10、连接槽11、密封橡胶垫12、螺栓孔13和固定螺栓14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构件在对接的过程中安装较为繁琐,从而浪费时间,而且在对接后产生的应力使的对接的两钢筋端头之间容易发生松动,从而导致不牢固,从而不具有抗拉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端头对接装置,包括连接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1)的两端开设有钢筋连接口(3),所述连接套管(1)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浇筑口(2),所述钢筋连接口(3)中套接有钢筋端头一(4)和钢筋端头二(5),所述连接套管(1)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板(7),所述分隔板(7)的两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磁铁块(8),所述连接套管(1)的内部套接有漏网套管(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端头对接装置,包括连接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1)的两端开设有钢筋连接口(3),所述连接套管(1)的外表面一侧开设有浇筑口(2),所述钢筋连接口(3)中套接有钢筋端头一(4)和钢筋端头二(5),所述连接套管(1)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分隔板(7),所述分隔板(7)的两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磁铁块(8),所述连接套管(1)的内部套接有漏网套管(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端头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块(8)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9),所述固定槽(9)的大小稍大于钢筋端头一(4)和钢筋端头二(5)的大小。


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广壮范作磊杜福婷张洪伟孙喜柱
申请(专利权)人:马广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