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网架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3631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丝网架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属于混凝土保温领域。包括墙体、设置在墙体内侧的墙内侧模板、设置在墙体外侧的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外侧的保温模块以及设置在保温模块外侧内的穿墙螺栓组,穿墙螺栓组的前端依次穿过保温模块、墙体以及墙内侧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起到代替常规模板作用而且施工完成后免拆除,节约混凝土施工中模板成本,同时又完成了保温工程施工,减少保温工程施工时间节约保温工程施工成本,浇筑于混凝土之中提高了保温工程的质量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丝网架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保温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丝网架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上所用的外墙保温板材多为混凝土工程完工拆除模板,主体竣工后,在混凝土基层上抹找平砂浆,再粘贴保温板材,其施工复杂,工序多、工期长、工程建设成本高。目前建筑工程上也有采用复合保温模板的,复合保温模板在建筑初期当做混凝土成型所用的模板,在混凝土成型后这种模板直接当做保温板材,期施工简单,工期短,成本低。但其存在的缺点是整体强度、刚度较低,保温层与复合层之间粘结强度低,复合保温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小;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施工过程中,复合保温模板在受到不同程度的碰撞、浇注混凝土的冲击及混凝土振捣过程中的震动后,容易造成模板开裂、复合层脱离、跑模等现象,质量难以保证,最终可能还是要局部凿除复合保温模板,重新粘贴新的保温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复合保温模板容易模板开裂、复合层脱离、跑模等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钢丝网架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丝网架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设置在墙体内侧的墙内侧模板、设置在墙体外侧的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外侧的保温模块以及设置在保温模块外侧内的穿墙螺栓组,穿墙螺栓组的前端依次穿过保温模块、墙体以及墙内侧模板;保温模块包括设置在支撑装置上的保温层,设置在保温层上的防护层、设置在防护层上的第一抗裂层、设置在第一抗裂层上的找平层,设置在找平层上的第二抗裂层以及设置在第一抗裂层上的保温钉,保温钉的前端依次穿过第一抗裂层、防护层、以及保温层,第一抗裂层与找平层之间设有支护模框。作为优选,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墙体与保温层之间的支撑垫块以及设置在保温层与墙内侧模板之间的支撑筒。作为优选,支撑垫块与墙体之间设有支撑钢筋。作为优选,支护模框包括多根横梁以及多根设置在横梁上并与横梁垂直的竖梁。作为优选,支护模框的转弯处设有与横梁连接的阴阳角模框。作为优选,穿墙螺栓组包括设置在保温层与墙内侧模板之间的穿墙螺栓轻钢以及设置在第二抗裂层与墙内侧模板之间并设置在穿墙螺栓轻钢内的穿墙螺栓套管。作为优选,防护层内设有钢丝网片,钢丝网片上设有斜插腹丝组,斜插腹丝组的前端穿过保温层。作为优选,斜插腹丝组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斜插腹丝以及第二斜插腹丝。作为优选,保温层上设有抗弯工艺槽。作为优选,保温钉错位分布在第一抗裂层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现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依次在墙体内侧安装墙内侧模板,并在墙体外侧依次设置、支撑装置、保温模块以及穿墙螺栓组,使本技术能适应基层墙体正常变形,而外表面不产生裂缝或空鼓,同时保证本技术能够承受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所产生的侧向冲击力不发生断裂。同时本技术通过将保温层、设置在保温层前端的防护层、设置在防护层前端的第一抗裂层以及第二抗裂层依次设置在墙体上,分别对墙体进行保温保护、表面防护以及抗裂保护,使本技术具满足使用要求的防水和防渗透性能,并在耐候性、抗震烈度、防火、保温性上能够要求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标准规定。本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起到代替常规模板作用而且施工完成后免拆除,节约混凝土施工中模板成本,同时又完成了保温工程施工,减少保温工程施工时间节约保温工程施工成本,浇筑于混凝土之中提高了保温工程的质量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中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保温钉的分布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支护模框为轻钢大模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支护模框为拼装式大模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通'、”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加图1到图7,本技术用于施工安装的墙体1、设置在墙体1内侧的墙内侧模板2以及设置在前墙体1外侧的支撑装置3,支撑装置3配合墙内侧模板2对墙体1进行强度支撑,增加墙体1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支撑装置3包括设置在墙体1外侧的支撑垫块31以及设置在保温层41与墙内侧模板2之间的支撑筒32,支撑垫块31与墙体1之间设有用于配合支撑垫块31的支撑钢筋7,支撑钢筋7的两侧分别与支撑垫块31以及墙体1固定连接,支撑筒32依次穿过支撑钢筋7以及墙体1并与墙内侧模板2固定连接。支撑垫块31和支撑筒32采用的材料均为水泥,保证本技术能够承受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所产生的侧向冲击力不发生断裂。参见图1到图4,支撑装置3外侧设有用于对墙体1提供保温保护的保温模块4,保温模块4包括设置在支撑垫块31和支撑筒32外侧的保温层41,设置在保温层41上的防护层42、设置在防护层42上的第一抗裂层43、设置在第一抗裂层43上的找平层45,设置在找平层45上的第二抗裂层46以及设置在第一抗裂层43上的保温钉44,保温钉44的前端依次穿过第一抗裂层43、防护层42、以及保温层41。保温层41采用的材料为不燃型复合膨胀聚苯乙烯保温板,保温板的厚度规格包括40毫米,45毫米,50毫米,55毫米,60毫米,65毫米,70毫米,75毫米以及80毫米,并且保湿板材料包括EPS以及XPS。保温层41上并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三组抗弯工艺槽10,抗弯工艺槽10的深度为11毫米,宽度为28毫米,本技术通过设置在保温层41上的抗弯工艺槽10,提高了保温层41以及本技术的抗弯强度。保温层41的前端设有用于进行防护的防护层42,防护层42采用的材料为聚合物轻质水泥砂浆,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丝网架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设置在墙体(1)内侧的墙内侧模板(2)、设置在墙体(1)外侧的支撑装置(3)、设置在支撑装置(3)外侧的保温模块(4)以及设置在保温模块(4)外侧内的穿墙螺栓组(5),所述穿墙螺栓组(5)的前端依次穿过保温模块(4)、墙体(1)以及墙内侧模板(2);/n所述保温模块(4)包括设置在支撑装置(3)上的保温层(41),设置在保温层(41)上的防护层(42)、设置在防护层(42)上的第一抗裂层(43)、设置在第一抗裂层(43)上的找平层(45),设置在找平层(45)上的第二抗裂层(46)以及设置在第一抗裂层(43)上的保温钉(44),所述保温钉(44)的前端依次穿过第一抗裂层(43)、防护层(42)、以及保温层(41),所述第一抗裂层(43)与找平层(45)之间设有支护模框(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丝网架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设置在墙体(1)内侧的墙内侧模板(2)、设置在墙体(1)外侧的支撑装置(3)、设置在支撑装置(3)外侧的保温模块(4)以及设置在保温模块(4)外侧内的穿墙螺栓组(5),所述穿墙螺栓组(5)的前端依次穿过保温模块(4)、墙体(1)以及墙内侧模板(2);
所述保温模块(4)包括设置在支撑装置(3)上的保温层(41),设置在保温层(41)上的防护层(42)、设置在防护层(42)上的第一抗裂层(43)、设置在第一抗裂层(43)上的找平层(45),设置在找平层(45)上的第二抗裂层(46)以及设置在第一抗裂层(43)上的保温钉(44),所述保温钉(44)的前端依次穿过第一抗裂层(43)、防护层(42)、以及保温层(41),所述第一抗裂层(43)与找平层(45)之间设有支护模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网架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设置在墙体(1)与保温层(41)之间的支撑垫块(31)以及设置在保温层(41)与墙内侧模板(2)之间的支撑筒(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丝网架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块(31)与墙体(1)之间设有支撑钢筋(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网架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运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红川建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