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61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排水渠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针对现有的排水渠中的进水板大多活动放置在水泥内层的顶部,从而造成进水板稳定性较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进水板,所述进水板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水泥内层的顶部,进水板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的内侧均活动安装有竖杆,两个竖杆的顶端均延伸至进水板的外侧并分别固定安装有横板,横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顶端,第一弹簧的底端均固定安装在进水板的顶部,两个竖杆的底端均延伸至水泥内层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进水板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两个竖杆与两个水平杆,从而使得进水板能够稳定的安装在水泥内层的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
本技术涉及排水渠
,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海绵城市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包括进水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板(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水泥内层(3)的顶部,进水板(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的内侧均活动安装有竖杆(5),两个竖杆(5)的顶端均延伸至进水板(1)的外侧并分别固定安装有横板(6),横板(6)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7)的顶端,第一弹簧(7)的底端均固定安装在进水板(1)的顶部,两个竖杆(5)的底端均延伸至水泥内层(3)的内部,两个竖杆(5)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水平杆(8),两个水平杆(8)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9)的一端,两个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在水泥内层(3)的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排水渠,包括进水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板(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水泥内层(3)的顶部,进水板(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的内侧均活动安装有竖杆(5),两个竖杆(5)的顶端均延伸至进水板(1)的外侧并分别固定安装有横板(6),横板(6)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7)的顶端,第一弹簧(7)的底端均固定安装在进水板(1)的顶部,两个竖杆(5)的底端均延伸至水泥内层(3)的内部,两个竖杆(5)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水平杆(8),两个水平杆(8)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9)的一端,两个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在水泥内层(3)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华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