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超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管道消防给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3604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管道消防给排水装置,包括送水管,所述送水管一侧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疏通装置,所述疏通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顶部设有储液腔,所述隔板底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伸入储液腔内,所述搅拌杆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电机一侧设有增压泵,且所述增压泵连通储液腔,所述增压泵连通有导液管,且所述导液管连通排水管,所述电机远离增压泵的一侧设有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线分别连接电机与增压泵,该建筑管道消防给排水装置有助于污水堵塞后进行及时的排出,方便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管道消防给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管道消防给排水装置,属于消防设备

技术介绍
排水管道指汇集和排放污水、废水和雨水的管渠及其附属设施所组成的系统,而建筑给水系统是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的水引入室内,经配水管送至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设备,并满足各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要求的冷水供应系统,建筑给排水系统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建筑给水系统和建筑排水系统,在专利号为201821628597.4的中国专利中,提到了一种建筑管道消防给排水装置,该装置能够对排水管道内流通的污物进行粉碎,避免聚集在一起堵住主排水管道,但是,此种结构设置于排水管中,减少了排污的空间,容易致使污物积存在该位置,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管道消防给排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管道消防给排水装置,包括送水管,所述送水管一侧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疏通装置,所述疏通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管道消防给排水装置,包括送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管(1)一侧设有排水管(2),所述排水管(2)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上设有疏通装置(4),所述疏通装置(4)包括外壳(5),所述外壳(5)内设有隔板(6),所述隔板(6)顶部设有储液腔(7),所述隔板(6)底部设有电机(8),所述电机(8)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杆(9),所述搅拌杆(9)伸入储液腔(7)内,所述搅拌杆(9)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10),所述电机(8)一侧设有增压泵(11),且所述增压泵(11)连通储液腔(7),所述增压泵(11)连通有导液管(12),且所述导液管(12)连通排水管(2),所述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管道消防给排水装置,包括送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管(1)一侧设有排水管(2),所述排水管(2)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上设有疏通装置(4),所述疏通装置(4)包括外壳(5),所述外壳(5)内设有隔板(6),所述隔板(6)顶部设有储液腔(7),所述隔板(6)底部设有电机(8),所述电机(8)输出端安装有搅拌杆(9),所述搅拌杆(9)伸入储液腔(7)内,所述搅拌杆(9)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10),所述电机(8)一侧设有增压泵(11),且所述增压泵(11)连通储液腔(7),所述增压泵(11)连通有导液管(12),且所述导液管(12)连通排水管(2),所述电机(8)远离增压泵(11)的一侧设有蓄电池(13),且所述蓄电池(13)通过电线分别连接电机(8)与增压泵(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管道消防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管(1)一侧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超
申请(专利权)人:邹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