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横向外加侧面内加拼装式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59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横向外加侧面内加拼装式管廊,其包括纵向设置的管廊拼装体以及节点连接箱,在预制管廊件两侧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固定锚具以及其之间设置侧面内拉盒,在侧面内拉盒内安装预应力锚具,预应力筋两端与对应的固定锚具固定连接,相对应的预应力筋相对张拉描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舱管廊拼装体,用相对应的侧部内加预应力,能节约拼装工时,能有效的提高功效,缩短工期,能达到节时节资、绿色环保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应力横向外加侧面内加拼装式管廊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横向外加侧面内加拼装式管廊。
技术介绍
我国的城建热潮是在传统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用十多年的时间,就形成了车多了、街宽了、楼高了的“市区景象”,随着国际化大城市建设标准的提高,重地上、轻地下的传统观念已经成为过去,以前非常单一的地下排水工程、供水工程、排污工程等已和现代的公共交通、电力、供暖、燃气等专线工程相关联,成为又复杂、又专业的研究课题。近几年来为了解决城市出现的上述“现实问题”,在发达地区用传统工艺技术建造了简易的地下管廊,和过去50-60年代国外建造的地下管廊规模和标准相比,已明显的有了进步,但按现代行业发展的水平评价,只不过是初试阶段的试验品,其依据是“不同年代”“不同国情”必然会有不同的管廊建造水平。地下管廊的发展是和当代的城建规模和水平有密切关系的,因“升级换代”的时间特别快。以前还用单舱管廊做宣传,时至今日已把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建造拼装式管廊选为主导方向,由此可以看出综合管廊已进入“创新阶段”。依据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依据新发布的技术规范,研制能满足现代城市建设的地下管廊是特别适时的,也是特别有创新价值和示范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两舱的管廊拼装体,在侧面用内加预应力的方式,利用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度钢筋制造管廊构件,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增加管廊的功能以及增加抗震的强度的预应力横向外加侧面内加拼装式管廊。本实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纵向设置的一段以上的管廊拼装体以及与管廊拼装体一端连接的节点连接箱;所述管廊拼装体和节点连接箱底部设置混凝土垫层;管廊拼装体包括纵向依次相连接的三节以上的预制管廊件;在所述管廊拼装体纵向两端的预制管廊件内角部对应安装纵向连接盒;在预制管廊件顶板和底板内均设置外层骨架和里层骨架,在外层骨架和里层骨架之间设置横向筒管和纵向筒管;在预制管廊件的两侧板内竖向设置侧面筒管,在所述横向筒管、纵向筒管和侧面筒管内均设置预应力筋;在预制管廊件两侧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固定锚具,在上部和下部的固定锚具之间竖直设置侧面内拉盒,纵向连接盒的纵向两端、侧面内拉盒的竖向两端分别安装预应力锚具,穿过纵向筒管内的预应力筋通过相对应的纵向连接盒内的预应力锚具相背张拉锚固;侧面筒管内的预应力筋分两段分别穿向竖向两端与对应的固定锚具固定连接,侧面筒管内侧两段相对应的预应力筋通过侧面内拉盒内两端的预应力锚具相对张拉描固;在预制管廊件顶板和底板横向两端分别对应安装预应力锚具,穿过横向筒管内的预应力筋通过对应安装的预应力锚具相背张拉锚固。本技术所述侧面内拉盒预埋在预制管廊件两侧板内,所述侧面内拉盒纵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侧面内拉盒的距离为0.5m-0.7m;所述预制管廊件顶板和底板横向两端对应安装的预应力锚具位于预制管廊件横向两端设置的凹槽内。本技术在两个管廊拼装体之间安装后加连接段;在管廊拼装体两端的预制管廊件两端与后加连接段之间设置拼装缝,在拼装缝内设置有密封条。本技术在节点连接箱纵向两端与管廊拼装体之间安装后加连接段;在所述后加连接段的端部和节点连接箱之间设置有预留伸缩缝,在预留伸缩缝内设置橡胶止水带。本技术在预制管廊件内横向设置电力舱和综合舱,在所述电力舱一侧壁上设置电缆支架,在电缆支架上设置电缆线,在所述综合舱内上部一侧通过支架安装自来水管,在综合舱内上部另一侧通过支架安装再生水管,在综合舱内底部通过支座安装热力管。本技术在节点连接箱顶部设置进料口,在节点连接箱一侧端设置监控中心,在节点连接箱另一侧端设置通水房。本技术所述侧面内拉盒和纵向连接盒侧面内拉盒和纵向连接盒为铁质顶面敞口的方形盒体,在侧面内拉盒和纵向连接盒两端分别设置通孔;所述后加连接段为现场填加的管廊段,其结构与预制管廊件相同。本技术在管廊拼装体或后加连接段顶部设置检查口和安全口。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如下:本技术采用两舱管廊拼装体,在相对应的侧部内加预应力,属于“结构创新”,我国幅员辽阔,工况条件变化特别大,对要求短工期的老城区管廊工程,用周边施加预应力的方式最为合适,用两舱结构为主体能降低吊装费用,能节约拼装工时,能有效的提高功效,缩短工期,能达到“节时节资、绿色环保”的目标。本技术适用于软地基的地质条件,可以增加管廊整体的抗沉降能力以及抗震能力,本技术可快速拼装,预制厂完成构件的前提下,用10-15天就可以完成1公里,短期的优势可给市民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可给城市创造尽快恢复交通运行的条件,能达到“节时高效、利民增收”的目标。本技术采用外侧板施加预应力的新工艺、新技术,可以把三个以上结构件组合成一个结构体,利用纵向连接的新工艺、新技术可以把管廊体连接成30-300米以上的管廊超长体,连接成几公里长的管廊道。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预制管廊件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管廊拼装体和节点连接箱连接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管廊拼装体、2.预制管廊件、3.外层骨架、4.里层骨架、5.横向筒管、6.纵向筒管、7.预应力筋、8.侧面内拉盒、9.侧面筒管、10.固定锚具、11.拼装缝、12.纵向连接盒、13.综合舱、14.电力舱、15.混凝土垫层、16.预应力锚具、17.自来水管、18.热力管、19.再生水管、20.电缆支架、21.电缆线、22.密封条、23.后加连接段、24.安全口、25.检查口、26.节点连接箱、27.预留伸缩缝、28.橡胶止水带、29.通水房、30.进料口、31.监控中心。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为管廊拼装体1的长度方向,横向为预制管廊件2的宽度方向,Z向为预制管廊件2的高度方向且Z向截面垂直于长度方向。如附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纵向设置的一段以上的管廊拼装体1以及与管廊拼装体1一端连接的节点连接箱26;管廊拼装体1包括纵向依次相连接的三节以上的预制管廊件2;在所述管廊拼装体1纵向两端的预制管廊件2内角部对应安装纵向连接盒12;在预制管廊件2顶板和底板内均设置外层骨架3和里层骨架4,在外层骨架3和里层骨架4之间设置横向筒管5和纵向筒管6;在预制管廊件2的两侧板中部竖向预埋侧面筒管9,在所述横向筒管5、纵向筒管6和侧面筒管9内均设置预应力筋7;在预制管廊件2两侧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固定锚具10,在上部和下部的固定锚具10之间竖直设置侧面内拉盒8,纵向连接盒12的纵向两端、侧面内拉盒8的竖向两端分别安装预应力锚具16,穿过纵向筒管6内的预应力筋7通过相对应的纵向连接盒12内的预应力锚具16相背张拉锚固;侧面筒管9内的预应力筋7分两段分别穿向竖向两端与对应的固定锚具10固定连接,侧面筒管9内两段相对应的预应力筋7通过侧面内拉盒8内两端的预应力锚具16相对张拉描固;在预制管廊件2顶板和底板横向两端凹孔内分别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横向外加侧面内加拼装式管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纵向设置的一段以上的管廊拼装体(1)以及与管廊拼装体(1)一端连接的节点连接箱(26);/n所述管廊拼装体(1)和节点连接箱(26)底部设置混凝土垫层(15);/n管廊拼装体(1)包括纵向依次相连接的三节以上的预制管廊件(2);在所述管廊拼装体(1)纵向两端的预制管廊件(2)内角部对应安装纵向连接盒(12);/n在预制管廊件(2)顶板和底板内均设置外层骨架(3)和里层骨架(4),在外层骨架(3)和里层骨架(4)之间设置横向筒管(5)和纵向筒管(6);在预制管廊件(2)的两侧板内竖向设置侧面筒管(9),在所述横向筒管(5)、纵向筒管(6)和侧面筒管(9)内均设置预应力筋(7);/n在预制管廊件(2)两侧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固定锚具(10),在上部和下部的固定锚具(10)之间竖直设置侧面内拉盒(8),纵向连接盒(12)的纵向两端、侧面内拉盒(8)的竖向两端分别安装预应力锚具(16),穿过纵向筒管(6)内的预应力筋(7)通过相对应的预应力锚具(16)相背张拉锚固;侧面筒管(9)内的预应力筋(7)分两段分别穿向竖向两端与对应的固定锚具(10)固定连接,侧面筒管(9)内侧两段相对应的预应力筋(7)通过侧面内拉盒(8)内两端的预应力锚具(16)相对张拉描固;/n在预制管廊件(2)顶板和底板横向两端分别对应安装预应力锚具(16),穿过横向筒管(5)内的预应力筋(7)通过对应安装的预应力锚具(16)相背张拉锚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横向外加侧面内加拼装式管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纵向设置的一段以上的管廊拼装体(1)以及与管廊拼装体(1)一端连接的节点连接箱(26);
所述管廊拼装体(1)和节点连接箱(26)底部设置混凝土垫层(15);
管廊拼装体(1)包括纵向依次相连接的三节以上的预制管廊件(2);在所述管廊拼装体(1)纵向两端的预制管廊件(2)内角部对应安装纵向连接盒(12);
在预制管廊件(2)顶板和底板内均设置外层骨架(3)和里层骨架(4),在外层骨架(3)和里层骨架(4)之间设置横向筒管(5)和纵向筒管(6);在预制管廊件(2)的两侧板内竖向设置侧面筒管(9),在所述横向筒管(5)、纵向筒管(6)和侧面筒管(9)内均设置预应力筋(7);
在预制管廊件(2)两侧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固定锚具(10),在上部和下部的固定锚具(10)之间竖直设置侧面内拉盒(8),纵向连接盒(12)的纵向两端、侧面内拉盒(8)的竖向两端分别安装预应力锚具(16),穿过纵向筒管(6)内的预应力筋(7)通过相对应的预应力锚具(16)相背张拉锚固;侧面筒管(9)内的预应力筋(7)分两段分别穿向竖向两端与对应的固定锚具(10)固定连接,侧面筒管(9)内侧两段相对应的预应力筋(7)通过侧面内拉盒(8)内两端的预应力锚具(16)相对张拉描固;
在预制管廊件(2)顶板和底板横向两端分别对应安装预应力锚具(16),穿过横向筒管(5)内的预应力筋(7)通过对应安装的预应力锚具(16)相背张拉锚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横向外加侧面内加拼装式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内拉盒(8)预埋在预制管廊件(2)两侧板中部,所述侧面内拉盒(8)纵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侧面内拉盒(8)的距离为0.5m-0.7m;
所述预制管廊件(2)顶板和底板横向两端对应安装的预应力锚具(16)位于预制管廊件(2)横向两端设置的凹槽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伟刚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长江预应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