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防护网式生态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587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边坡防护网式生态护坡,包括多个固定横板、位于固定横板底部的碎石层,所述固定横板的相对的侧壁均开设有多个安装槽,且所述安装槽为同等大小,所述固定横板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凸块,所述固定横板的另一侧中部开设有与定位凸块配合使用的定位凹槽,两个所述固定横板的中部安装有连接横柱,所述连接横柱的两端中部对称分布有安装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固定横板、连接横柱提高了护坡的实用性,通过固定横板、连接横柱的配合使用,可使得护坡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装置,有效的避免了土壤流动,同时有利于植被生长,降低了安全隐患,且固定横板、连接横柱之间的安装紧固,减少了松动、掉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防护网式生态护坡
本技术涉及生态护坡
,具体为一种边坡防护网式生态护坡。
技术介绍
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现有的护坡多通过防护网在底端进行防护,这很难起到防护的效果,护坡上的植被和泥土很容易被雨水冲刷到底部,不仅难以清理维护,同时极大的增加了安全隐患,同时雨水直接留在护坡的表面,难以流入到土壤里,增加了危险性,使得土壤流失较为严重,浪费了时间,增加了经济成本,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边坡防护网式生态护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防护网式生态护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护坡多通过防护网在底端进行防护,这很难起到防护的效果,护坡上的植被和泥土很容易被雨水冲刷到底部,不仅难以清理维护,同时极大的增加了安全隐患,同时雨水直接留在护坡的表面,难以流入到土壤里等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坡防护网式生态护坡,包括多个固定横板(4)、位于固定横板(4)底部的碎石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横板(4)的相对的侧壁均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3),且所述安装槽(13)为同等大小,所述固定横板(4)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凸块(12),所述固定横板(4)的另一侧中部开设有与定位凸块(12)配合使用的定位凹槽(14),两个所述固定横板(4)的中部安装有连接横柱(16),所述连接横柱(16)的两端中部对称分布有安装块(15),且所述安装块(15)、安装槽(13)配合使用,所述固定横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柱(17),且所述L型柱(17)位于碎石层(3)的内部;/n所述碎石层(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防护网式生态护坡,包括多个固定横板(4)、位于固定横板(4)底部的碎石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横板(4)的相对的侧壁均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3),且所述安装槽(13)为同等大小,所述固定横板(4)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凸块(12),所述固定横板(4)的另一侧中部开设有与定位凸块(12)配合使用的定位凹槽(14),两个所述固定横板(4)的中部安装有连接横柱(16),所述连接横柱(16)的两端中部对称分布有安装块(15),且所述安装块(15)、安装槽(13)配合使用,所述固定横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L型柱(17),且所述L型柱(17)位于碎石层(3)的内部;
所述碎石层(3)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引流口(5),所述第二引流口(5)的顶部安装有过滤板(6),所述第二引流口(5)内放置有第二过滤网(7),所述第二过滤网(7)的底部设有连接环(10),所述第二引流口(5)的内壁设有与连接环(10)配合使用的固定环(11),所述碎石层(3)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引流口(1),所述第一引流口(1)内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群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潮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