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填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358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填平装置,包括承载机构、送灰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桌、支撑架、轴承座,所述承载桌的上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轴承座,所述送灰机构包括电机、联轴器、螺旋送料棒、承载筒、注灰管,所述电机的一侧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有所述螺旋送料棒,所述螺旋送料棒的外部设置有所述承载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出灰机构的设置使得机器的工作时能够保证填平时混凝土的出料均匀,两端出灰的设计保证了填料时对于坑面平整度的控制,并且在把手的作用下能够任意调节工作位置,同时注水管的设计也实现了对于出灰机构的清洗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填平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是涉及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填平装置。
技术介绍
大体积混凝土目前国内尚无一个明确的定义,国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日本建筑学会标准(JASS5)规定:“结构断面最小厚度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但是现有的填平装置在工作时移动位置较为不便。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出灰机构的设置使得机器的工作时能够保证填平时混凝土的出料均匀,两端出灰的设计保证了填料时对于坑面平整度的控制,并且在把手的作用下能够任意调节工作位置,同时注水管的设计也实现了对于出灰机构的清洗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填平装置,包括承载机构、送灰机构,所述承载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填平装置,包括承载机构(1)、送灰机构(2),所述承载机构(1)包括承载桌(101)、支撑架(102)、轴承座(103),所述承载桌(101)的上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架(102),所述支撑架(10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轴承座(103),所述送灰机构(2)包括电机(201)、联轴器(202)、螺旋送料棒(203)、承载筒(204)、注灰管(205),所述电机(201)的一侧通过所述联轴器(202)连接有所述螺旋送料棒(203),所述螺旋送料棒(203)的外部设置有所述承载筒(204),所述承载筒(204)的上部设置有所述注灰管(205),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灰机构(2)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施工填平装置,包括承载机构(1)、送灰机构(2),所述承载机构(1)包括承载桌(101)、支撑架(102)、轴承座(103),所述承载桌(101)的上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架(102),所述支撑架(10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轴承座(103),所述送灰机构(2)包括电机(201)、联轴器(202)、螺旋送料棒(203)、承载筒(204)、注灰管(205),所述电机(201)的一侧通过所述联轴器(202)连接有所述螺旋送料棒(203),所述螺旋送料棒(203)的外部设置有所述承载筒(204),所述承载筒(204)的上部设置有所述注灰管(205),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灰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出灰机构(3),所述出灰机构(3)包括连接管(301)、固定板(302)、连接柱(303)、连接块(304)、把手(305)、出灰块(306)、注水管(307),所述连接管(30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固定板(302),所述固定板(302)的一侧通过所述连接柱(303)连接有所述连接块(304),所述连接块(304)的上部与侧面均设置有所述把手(305),所述连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怀宾黄秋霜寇德金陈金足吴川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汤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