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银抗菌毛绒纤维制品,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该纳米银抗菌毛绒纤维制品包括芯层以及覆于芯层上的抗菌层;芯层为天然毛绒类纤维,抗菌层为纳米银粒子包覆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抗菌效果好、功能持久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银抗菌毛绒纤维制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纳米银抗菌毛绒纤维制品。
技术介绍
绵羊毛纤维、山羊绒纤维等天然毛绒类纤维具有较好的弹性、延伸性、悬垂性和吸湿性,以其为原料制成的织物具有较好的抗皱性和保暖性,常用于制作秋冬季大衣、羊毛衫、西装等,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纺织原料。但天然毛绒类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易发生虫蛀现象;其表面有鳞片和微孔结构,且吸湿率高,易滋养细菌,因此开发具有抗菌功能的天然毛绒类纤维制品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由此而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纳米银抗菌毛绒纤维制品,具有抗菌效果好、功能持久等优点。本技术涉及一种纳米银抗菌毛绒纤维制品,包括芯层以及覆于芯层上的抗菌层;芯层为天然毛绒类纤维,抗菌层为纳米银粒子包覆层。天然毛绒类纤维可以是绵羊毛纤维,山羊绒纤维,兔毛纤维等。通过对天然毛绒类纤维进行酸处理,然后置于包含有CuCl2、AgNO3、PVP的多元醇混合溶液中加热处理,使得天然毛绒类纤维上附着纳米银粒子,形成抗菌层,最后取出,再经后处理获得纳米银抗菌毛绒纤维制品。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基于纳米银粒子的抗菌层与天然毛绒类纤维结合牢固,可显著提升耐摩擦和耐洗涤牢度,从而提高纤维抗菌功能的耐久性,且能够充分发挥纳米银粒子的抗菌作用;2)基于纳米银粒子的抗菌层对织物的手感、舒适性、透气性没有不良影响,还能够在织物表面形成特殊外观效果,得到一种新颖的服装面料。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制得的抗菌绵羊毛纤维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芯层1,抗菌层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进行。以下实施例所使用的绵羊毛纤维、山羊绒纤维由桐乡市明秀服饰有限公司提供;AgNO3和CuCl2为阿达玛斯试剂有限公司生产;PVP和乙二醇为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整理剂为山东登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KH570型;柔软剂为季铵盐改性有机硅油柔软剂,东莞纺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渗透剂由东莞市洁威实业有限公司提供,JV-301型;电子天平为上海天美天平仪器有限公司生产,FA2204C型;磁力搅拌器为上海梅颖浦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84-1型;油浴锅为上海一凯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HH-WO型;真空干燥箱为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生产,DZF-6050型。实施例1选用长径比为4000左右的绵羊毛散纤维,用自来水清洗、烘干,称取50g,放入5g/L的H2SO4溶液中,以10℃/min的升温速率为加热到90℃,保持15min。配置整理剂溶液:整理剂浓度为30g/L,柔软剂浓度为15g/L,渗透剂浓度为15g/L。将上述酸处理后的绵羊毛纤维放入整理剂溶液中,浴比为1:10,以10℃/min的升温速率为加热到90℃,保持30min,然后取出,得到经表面处理的绵羊毛纤维。配制多元醇混合溶液,含AgNO3浓度为20g/L,CuCl2浓度为60g/L,PVP浓度为15g/L;配制方法为:首先称取一定量的无水氯化铜与乙二醇并混合,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5min,搅拌温度为180℃,获得CuCl2溶液;再称取一定量的AgNO3和PVP并混合,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5min,搅拌温度为25℃,获得AgNO3溶液;最后将CuCl2溶液和AgNO3溶液混合,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5min,搅拌温度为180℃,获得多元醇混合溶液。纳米银抗菌绵羊毛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表面处理后的绵羊毛纤维浸泡在多元醇混合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浴比为1:3;S2,加热到170℃,升温速率为15℃/min,并保持20min;S3,将绵羊毛纤维取出,在120℃条件下烘干;S4,将烘干后的绵羊毛纤维用自来水清洗,直到pH值达到7.0,然后取出,在90℃条件下烘干,得到纳米银抗菌绵羊毛纤维。纳米银抗菌绵羊毛纤维横截面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芯层1和抗菌层2,抗菌层2厚度为6μm左右针对本实施例获得的抗菌绵羊毛纤维,根据《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进行测试,检测结果为:大肠杆菌抑菌率≥80%,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96%,肺炎克雷伯氏菌抑菌率≥80%,均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实施例2选用长径比为3000左右的山羊绒纤维,用自来水清洗、烘干,称取50g,放入10g/L的H2SO4溶液中,以10℃/min的升温速率为加热到100℃,保持5min。配置整理剂溶液:整理剂浓度为60g/L,柔软剂浓度为15g/L,渗透剂浓度为15g/L。将上述酸处理后的山羊绒纤维放入整理剂溶液中,浴比为1:20,以15℃/min的升温速率为加热到120℃,保持15min,然后取出,得到经表面处理的山羊绒纤维。配制多元醇混合溶液,含AgNO3浓度为30g/L,CuCl2浓度为120g/L,PVP浓度为20g/L;配制方法为:首先称取一定量的无水氯化铜与乙二醇并混合,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5min,搅拌温度为140℃,获得CuCl2溶液;再称取一定量的AgNO3和PVP并混合,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40min,搅拌温度为25℃,获得AgNO3溶液;最后将CuCl2溶液和AgNO3溶液混合,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5min,搅拌温度为140℃,获得多元醇混合溶液。纳米银抗菌山羊绒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表面处理后的山羊绒纤维浸泡在多元醇混合溶液中并搅拌均匀,浴比为1:5;S2,加热到150℃,升温速率为10℃/min,并保持30min;S3,将山羊绒纤维取出,在150℃条件下烘干;S4,将烘干后的山羊绒纤维用自来水清洗,直到pH值达到6.9,然后取出,在120℃条件下烘干,得到纳米银抗菌山羊绒纤维,抗菌层厚度为5μm。针对本实施例获得的抗菌山羊绒纤维,根据《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进行测试,检测结果为:大肠杆菌抑菌率≥80%,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96%,肺炎克雷伯氏菌抑菌率≥80%,均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银抗菌毛绒纤维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芯层以及覆于芯层上的抗菌层;/n芯层为天然毛绒类纤维,抗菌层为纳米银粒子包覆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银抗菌毛绒纤维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芯层以及覆于芯层上的抗菌层;
芯层为天然毛绒类纤维,抗菌层为纳米银粒子包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银抗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莉,刘丽芳,张金鲜,朱俊武,朱秀仕,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明秀服饰有限公司,东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