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483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凝棉器,包括机箱,以及设置在机箱内的尘笼、剥棉打手,机箱的顶板上开设有进料口;尘笼的底部位于剥棉打手顶部的上方;尘笼的左右两个端面的中心部位上连接有空心轴,空心轴贯穿机箱的侧板并延伸至其外部;左侧空心轴上开设有若干上通气孔;右侧空心轴的左端与尘笼的内部连通,其右端与负压风机的进风口连接;剥棉打手的外筒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打手翼;芯轴的左端贯穿机箱并延伸至其外部,其右端与机箱连接,芯轴上均开设有若干下通气孔;左侧空心轴与芯轴的左端与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路连接,机箱电机的输出端与芯轴传动连接;芯轴上连接有主动齿轮;左侧空心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机箱底板上开设有出料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棉器
本技术涉及纺织产业,特别是涉及一种凝棉器。
技术介绍
凝棉器是纺织产业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一般用于开轻棉工艺流程中,通过风机的抽吸输送经开松的各种等级原棉、棉型化纤或中长化纤,并排除原料中的尘杂及短绒。现在的凝棉器由风机、尘笼、打手等组成,打手翼与尘笼表面相隔一定间隙,所述尘笼由网眼钢板弯制而成。使用时,原棉或化纤经风机抽吸,在尘笼侧表面凝聚后,被打手剥离后,落于下方的棉箱内。但是,由于尘笼的吸风作用,经常出现轴头缠花的情况,易出现尘笼远离吸风机的一端以及剥棉打手被挤住的问题,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火警隐患;因此需定期打开处理,这样就加重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凝棉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凝棉器的轴头易缠花的缺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凝棉器,包括机箱,以及设置在机箱内的尘笼、剥棉打手,所述机箱的顶板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尘笼的底部位于所述剥棉打手顶部的上方;所述尘笼的左右两个端面的中心部位上连接有空心轴,所述空心轴贯穿机箱的侧板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空心轴与机箱的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凝棉器,包括机箱(1),以及设置在机箱(1)内的尘笼(5)、剥棉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顶板上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尘笼(5)的底部位于所述剥棉打手顶部的上方;所述尘笼(5)的左右两个端面的中心部位上连接有空心轴(3),所述空心轴(3)贯穿机箱(1)的侧板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空心轴(3)与机箱(1)侧板的接触面处设置有轴承;位于所述机箱(1)的左侧板与所述尘笼(5)左端面之间的空心轴(3)上开设有若干上通气孔(6);左侧所述空心轴(3)与所述尘笼(5)的左端面固定连接;右侧所述空心轴(3)的左端与所述尘笼(5)内部连通,其右端与负压风机(17)的进风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剥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棉器,包括机箱(1),以及设置在机箱(1)内的尘笼(5)、剥棉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顶板上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尘笼(5)的底部位于所述剥棉打手顶部的上方;所述尘笼(5)的左右两个端面的中心部位上连接有空心轴(3),所述空心轴(3)贯穿机箱(1)的侧板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空心轴(3)与机箱(1)侧板的接触面处设置有轴承;位于所述机箱(1)的左侧板与所述尘笼(5)左端面之间的空心轴(3)上开设有若干上通气孔(6);左侧所述空心轴(3)与所述尘笼(5)的左端面固定连接;右侧所述空心轴(3)的左端与所述尘笼(5)内部连通,其右端与负压风机(17)的进风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剥棉打手包括外筒(15)以及插套在外筒(15)中的与外筒(15)同轴设置的中空的芯轴(13),所述外筒(15)与所述芯轴(13)固定连接,所述外筒(15)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打手翼(4);所述芯轴(13)的左端贯穿机箱(1)并延伸至其外部,其右端与所述机箱(1)连接,所述芯轴(13)与所述机箱(1)的接触面上套设有轴承;所述机箱(1)的左侧板与所述剥棉打手的左端面之间的芯轴(13)上以及所述机箱(1)的右侧板与所述剥棉打手的右端面之间的芯轴(13)上均开设有若干下通气孔(10);
所述机箱(1)外设置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端与所述芯轴(13)位于所述机箱(1)外侧的部分传动连接;所述芯轴(13)位于机箱(1)外侧的部分上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付云唐兴洪
申请(专利权)人:唐河县东兴棉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