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地埋式一体化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38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地埋式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曝气管道、箍件、卡槽、马鞍座、卡块、填充槽、内连接管、外连接管、止台、加强筋、密封垫圈、曝气器;所述箍件呈弧形状,且箍件抱在曝气管道底部的管壁上;所述箍件的左右两端上设有钩形状的卡槽,且卡槽与箍件设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马鞍座呈弧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一种污水地埋式一体化处理设备的改进,具有结构合理,连接较为紧密,不易漏气,安装简单,方便插接安装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地埋式一体化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地埋式一体化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地埋式一体化处理设备是一种较新的水处理产品,可埋于地表下,设备上方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和保温,全自动控制,不需人员管理无污泥回流操作简单,维修方便,适用范围广。污水地埋式一体化处理设备一般会设好氧池,用于污水的好氧处理,好氧池的曝气管道上安装有马鞍座,马鞍座上安装有曝气器,用于好氧池曝气,抱箍连接是马鞍座与曝气管道的一种常用安装方式,抱箍连接易使得马鞍座与曝气管道的连接不够紧密而导致衔接处漏气,且抱箍连接时箍件与马鞍座的插接较为困难。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污水地埋式一体化处理设备,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地埋式一体化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地埋式一体化处理设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br>一种污水地埋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地埋式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曝气管道(1)、箍件(2)、卡槽(3)、马鞍座(4)、卡块(5)、填充槽(6)、内连接管(7)、外连接管(8)、止台(9)、加强筋(10)、密封垫圈(11)、曝气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箍件(2)呈弧形状,且箍件(2)抱在曝气管道(1)底部的管壁上;所述箍件(2)的左右两端上设有钩形状的卡槽(3),且卡槽(3)与箍件(2)设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马鞍座(4)呈弧形状,且马鞍座(4)抱在曝气管道(1)顶部的管壁上,并且马鞍座(4)与箍件(2)上下相对应;所述马鞍座(4)的左右两端上设置有与卡槽(3)相配合的卡块(5);所述马鞍座(4)顶部内弧面的中间位置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地埋式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曝气管道(1)、箍件(2)、卡槽(3)、马鞍座(4)、卡块(5)、填充槽(6)、内连接管(7)、外连接管(8)、止台(9)、加强筋(10)、密封垫圈(11)、曝气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箍件(2)呈弧形状,且箍件(2)抱在曝气管道(1)底部的管壁上;所述箍件(2)的左右两端上设有钩形状的卡槽(3),且卡槽(3)与箍件(2)设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马鞍座(4)呈弧形状,且马鞍座(4)抱在曝气管道(1)顶部的管壁上,并且马鞍座(4)与箍件(2)上下相对应;所述马鞍座(4)的左右两端上设置有与卡槽(3)相配合的卡块(5);所述马鞍座(4)顶部内弧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形状的填充槽(6),且填充槽(6)的槽底中间位置设置有圆形状的内连接管(7);所述内连接管(7)与马鞍座(4)设为一体式结构,且内连接管(7)的底端通过间隙配合方式镶嵌在曝气管道(1)的管壁上,并且内连接管(7)与曝气管道(1)的内部连通;所述马鞍座(4)顶部外弧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圆形状的外连接管(8),且外连接管(8)与马鞍座(4)设为一体式结构,并且外连接管(8)与内连接管(7)的内部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嘉智文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