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环氧树脂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18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环氧树脂板,涉及陶瓷环氧树脂板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陶瓷环氧树脂板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刮花表面,影响产品质量,且抗冲击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冲击力导致陶瓷层破损,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所述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减震泡沫软层,所述第一减震泡沫软层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减震泡沫软层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加强金属层,所述第一加强金属层与第一减震泡沫软层胶接连接,所述第一加强金属层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加强金属层之间安装有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与第一加强金属层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上端面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环氧树脂板
本技术涉及陶瓷环氧树脂板
,具体为一种陶瓷环氧树脂板。
技术介绍
环氧树脂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一类聚合物的总称。它是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或多元醇的缩聚产物。由于环氧基的化学活性,可用多种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使其开环,固化交联生成网状结构,因此它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不仅产量最大,品种最全,而且新的改性品种仍在不断增加,质量正在不断提高环氧树脂的分类目前尚未统一,一般按照强度、耐热等级以及特性分类,环氧树脂的主要品种包括通用胶、结构胶、耐高温胶、耐低温胶、水中及潮湿面用胶、导电胶、光学胶、点焊胶、环氧树脂胶膜、发泡胶、应变胶、软质材料粘接胶、密封胶、特种胶、潜伏性固化胶、土木建筑胶十六种。但是,现有的陶瓷环氧树脂板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刮花表面,影响产品质量,且抗冲击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冲击力导致陶瓷层破损,影响正常使用;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陶瓷环氧树脂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环氧树脂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陶瓷环氧树脂板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刮花表面,影响产品质量,且抗冲击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冲击力导致陶瓷层破损,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环氧树脂板,包括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所述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减震泡沫软层,所述第一减震泡沫软层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减震泡沫软层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加强金属层,所述第一加强金属层与第一减震泡沫软层胶接连接,所述第一加强金属层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加强金属层之间安装有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与第一加强金属层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上端面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爪,所述第一限位爪与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固定金属板,所述第一固定金属板与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通过卡槽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金属板的上端安装有吸能弹簧,所述吸能弹簧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固定金属板,所述第二固定金属板和第一固定金属板与吸能弹簧均通过弹簧卡扣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金属板的上端安装有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所述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与第二固定金属板通过卡槽连接,所述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和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的外部均设置有防刮花薄膜层,所述防刮花薄膜层与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和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均胶接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减震泡沫软层,所述第二减震泡沫软层与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胶接连接,所述第二减震泡沫软层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两个第二减震泡沫软层的内侧均安装有第二加强金属层,所述第二加强金属层与第二减震泡沫软层胶接连接,所述第二加强金属层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所述两个第二加强金属层之间安装有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与第二加强金属层通过螺钉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两侧的下端均安装有第二限位爪,所述第二限位爪与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安装第一支撑轴可以增加装置的抗冲击能力,同时减轻了装置的重量,降低运输成本,安装吸能弹簧可以极大地提升装置的抗冲击能力,使装置在受到外界冲击力时,吸能弹簧发生形变,吸收冲击力,防止陶瓷层破损,影响正常使用,设置防刮花薄膜层可以有效避免装置板在运输过程中被一些物体刮花表面,影响产品质量,增加装置的防护能力,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2、本技术通过安装第二减震泡沫软层可以进一步增加装置的抗冲击能力,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安装第二加强金属层可以使冲击力很好的触底到第二固定金属板上端,使冲击力均匀分散到装置内部,增加装置的强度,安装第二支撑轴可以很好的传递能量,同时增加装置的强度,安装第二限位爪可以使其与第一限位爪配合,牢牢的将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限制住,防止其晃动,保证装置功能性的完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陶瓷环氧树脂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陶瓷环氧树脂板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A部分放大图。图中:1、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2、第一减震泡沫软层;3、第一加强金属层;4、第一支撑轴;5、第一固定金属板;6、弹簧卡扣;7、吸能弹簧;8、第一限位爪;9、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10、第二减震泡沫软层;11、第二加强金属层;12、第二支撑轴;13、第二固定金属板;14、第二限位爪;15、防刮花薄膜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陶瓷环氧树脂板,包括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减震泡沫软层2,第一减震泡沫软层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减震泡沫软层2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加强金属层3,第一加强金属层3与第一减震泡沫软层2胶接连接,第一加强金属层3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加强金属层3之间安装有第一支撑轴4,安装第一支撑轴4可以增加装置的抗冲击能力,同时减轻了装置的重量,降低运输成本,第一支撑轴4与第一加强金属层3通过螺钉连接,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上端面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爪8,第一限位爪8与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固定金属板5,第一固定金属板5与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通过卡槽连接,第一固定金属板5的上端安装有吸能弹簧7,安装吸能弹簧7可以极大地提升装置的抗冲击能力,使装置在受到外界冲击力时,吸能弹簧7发生形变,吸收冲击力,防止陶瓷层破损,影响正常使用,吸能弹簧7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固定金属板13,第二固定金属板13和第一固定金属板5与吸能弹簧7均通过弹簧卡扣6连接,第二固定金属板13的上端安装有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9,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9与第二固定金属板13通过卡槽连接,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和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9的外部均设置有防刮花薄膜层15,防刮花薄膜层15与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和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9均胶接连接,设置防刮花薄膜层15可以有效避免装置板在运输过程中被一些物体刮花表面,影响产品质量,增加装置的防护能力,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进一步,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9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第二减震泡沫软层10,第二减震泡沫软层10与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9胶接连接,第二减震泡沫软层10设置有两个,安装第二减震泡沫软层10可以进一步增加装置的抗冲击能力,增加装置的实用性。进一步,两个第二减震泡沫软层10的内侧均安装有第二加强金属层11,第二加强金属层11与第二减震泡沫软层10胶接连接,第二加强金属层11设置有两个,安装第二加强金属层11可以使冲击力很好的触底到第二固定金属板13上端,使冲击力均匀分散到装置内部,增加装置的强度。进一步,两个第二加强金属层11之间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环氧树脂板,包括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减震泡沫软层(2),所述第一减震泡沫软层(2)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减震泡沫软层(2)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加强金属层(3),所述第一加强金属层(3)与第一减震泡沫软层(2)胶接连接,所述第一加强金属层(3)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加强金属层(3)之间安装有第一支撑轴(4),所述第一支撑轴(4)与第一加强金属层(3)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上端面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爪(8),所述第一限位爪(8)与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固定金属板(5),所述第一固定金属板(5)与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通过卡槽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金属板(5)的上端安装有吸能弹簧(7),所述吸能弹簧(7)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固定金属板(13),所述第二固定金属板(13)和第一固定金属板(5)与吸能弹簧(7)均通过弹簧卡扣(6)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金属板(13)的上端安装有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9),所述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9)与第二固定金属板(13)通过卡槽连接,所述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和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9)的外部均设置有防刮花薄膜层(15),所述防刮花薄膜层(15)与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和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9)均胶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环氧树脂板,包括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内部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第一减震泡沫软层(2),所述第一减震泡沫软层(2)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减震泡沫软层(2)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加强金属层(3),所述第一加强金属层(3)与第一减震泡沫软层(2)胶接连接,所述第一加强金属层(3)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第一加强金属层(3)之间安装有第一支撑轴(4),所述第一支撑轴(4)与第一加强金属层(3)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上端面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爪(8),所述第一限位爪(8)与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的上端安装有第一固定金属板(5),所述第一固定金属板(5)与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通过卡槽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金属板(5)的上端安装有吸能弹簧(7),所述吸能弹簧(7)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固定金属板(13),所述第二固定金属板(13)和第一固定金属板(5)与吸能弹簧(7)均通过弹簧卡扣(6)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金属板(13)的上端安装有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9),所述第二陶瓷环氧树脂层(9)与第二固定金属板(13)通过卡槽连接,所述第一陶瓷环氧树脂层(1)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锋陈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联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