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14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5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包装盒。本公开的包装盒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配合,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进行相对移动;支撑机构,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移动方向上,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支撑机构具有初始状态和支撑状态;以及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联动,所述触发机构能够触发所述支撑机构由所述初始状态变为所述支撑状态。本公开的包装盒能够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并且便于打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盒
本公开涉及外包装领域,尤其涉及包装盒。
技术介绍
产品包装盒是用户拿到产品后接触的第一件东西,因此一个良好的包装盒会极大的提升产品的档次。近年来移动电子设备的包装模式已经基本固定,采用两部分盒体,一部分盒体装着电子设备、说明书以及配件等,被另一部分盒体完全覆盖住。由于两部分盒体的封闭性较好,这样的设置在用户打开包装盒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往往需要很多工具的帮助才能打开,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包装盒。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包装盒,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配合,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进行相对移动;支撑机构,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移动方向上,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支撑机构具有初始状态和支撑状态;以及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联动,所述触发机构能够触发所述支撑机构由所述初始状态变为所述支撑状态。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机构的所述初始状态,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配合;在所述支撑机构的所述支撑状态,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发生了相对移动。在一实施例中,沿着上下方向,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为上下嵌套;所述第一壳体能够沿着所述上下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进行相对移动。在一实施例中,沿着水平方向,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为水平嵌套;所述第一壳体能够沿着所述水平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进行相对移动。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机构的所述支撑状态,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产生了大于等于2cm的相对位移。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为自充气气囊;所述自充气气囊内部包括有:第一封闭部和第二封闭部;所述第一封闭部内设置有第一反应物,所述第二封闭部内设置有第二反应物;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自充气气囊相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自充气气囊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第一封闭部和所述第二封闭部之间的隔离件;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隔离件相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闭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封闭部的内部;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第一封闭部相连接。在一实施例中,通过触发所述触发机构,所述第一封闭部和所述第二封闭部相连通,使所述第一反应物与所述第二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气体。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机构的所述初始状态,所述第一封闭部和所述第二封闭部相互隔离;在所述支撑机构的所述支撑状态,所述第一封闭部和所述第二封闭部连通,使所述第一反应物与所述第二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气体。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应物为酸溶液,所述第二反应物为碳酸盐。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自充气气囊为矩形气囊、圆形气囊、椭圆形气囊中的任意一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自充气气囊、所述第一封闭部以及所述第二封闭部由防水材料构成。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弹簧、以及用于压缩所述弹簧的线圈;所述线圈与所述触发机构相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机构的所述初始状态,所述线圈套设于所述弹簧,使所述弹簧保持压缩状态;在所述支撑机构的所述支撑状态,所述线圈脱离所述弹簧,使所述弹簧从所述压缩状态变更为弹起状态。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包装盒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中央位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连,所述自由端设置在所述包装盒的外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机构的所述自由端固定于所述包装盒的外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触发机构为引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盒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层。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的包装盒具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具有初始状态和支撑状态的支撑机构,触发机构能够触发支撑机构由初始状态变为支撑状态,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产生作用力,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发生相对移动,方便用户轻松地打开包装盒,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包装盒的第一壳体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包装盒的自充气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包装盒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公开另一实施例包装盒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公开又一实施例包装盒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包装盒的弹簧压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包装盒的弹簧弹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公开另一实施例包装盒的弹簧压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本公开另一实施例包装盒的弹簧弹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本公开另一实施例包装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一些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电子设备或者其他易碎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对于电子设备和易碎产品的包装盒不仅要求牢固性,还要求能够提供缓冲及防撞的作用。为了达到牢固以及缓冲的目的,用于电子设备和易碎产品的包装盒通常难以打开,尤其是当采用两部分的盒体相互包裹的包装盒,为了提供包装空间用于放置产品,常常设置得较为紧凑,难以打开。出于环保以及再利用的目的,有一些包装盒还会采用可回收材料构成,这样还可以回收再利用。某些可回收材料例如可回收纸质材料,本身的质地粗糙,这样设置的包装盒的两个盒体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包装得更牢固,但同时,也增加了用户打开包装盒的难度。在当前的使用场景中,打开包装盒不仅仅是取出产品的一个必要程序,在很多场景中打开包装盒这一动作也被赋予了很多超出产品本身的价值。例如对用户提供期待感、制造惊喜、体现产品的高端特性等,特别是在馈赠礼品的过程中,包装盒本身的设计感,也是体现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另外,在开箱直播盛行的现在,众多的科技产品测评博主都将包装盒的设计作为评价待测产品的一项重要指标。而目前的电子产品的包装盒设计,普遍具有难以直接打开的问题,往往需要借助工具,或者需要用户多种角度多次尝试才能够打开,导致用户的对产品的第一印象不佳。由于难以打开,在打开过程中还存在着损伤产品的风险,例如掉落或者暴力损伤、被硬物损伤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盒10,可以用于包装电子产品或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壳体;/n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配合,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进行相对移动;/n支撑机构,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移动方向上,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支撑机构具有初始状态和支撑状态;以及/n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联动,所述触发机构能够触发所述支撑机构由所述初始状态变为所述支撑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配合,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进行相对移动;
支撑机构,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相对移动方向上,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支撑机构具有初始状态和支撑状态;以及
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联动,所述触发机构能够触发所述支撑机构由所述初始状态变为所述支撑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撑机构的所述初始状态,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配合;
在所述支撑机构的所述支撑状态,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发生了相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沿着上下方向,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为上下嵌套;
所述第一壳体能够沿着所述上下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进行相对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沿着水平方向,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为水平嵌套;
所述第一壳体能够沿着所述水平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进行相对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撑机构的所述支撑状态,所述第一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产生了大于等于2cm的相对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设置为自充气气囊;
所述自充气气囊内部包括有:第一封闭部和第二封闭部;
所述第一封闭部内设置有第一反应物,所述第二封闭部内设置有第二反应物;
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自充气气囊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充气气囊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第一封闭部和所述第二封闭部之间的隔离件;
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隔离件相连接或者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封闭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封闭部的内部;
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第一封闭部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盒,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傲彭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