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帅刚专利>正文

一种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06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推车,涉及运输器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玻璃及板状物品搬运不便的技术问题。该推车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于两支架之间的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以及车轮组件,两支架同一侧部的下部均设有承托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与承托部相邻的竖向侧面倾斜设置,以与承托部共同形成用于放置物品的支撑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车体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平时存放时,各组件可拆卸分离后进行堆放;需要运输玻璃时,使用者可将进行迅速组装,然后可将一块或多块玻璃共同放置在支撑台上,使用者直接推动车体进行玻璃运输即可,运动灵活,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使玻璃及板状物品的运输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车
本技术涉及运输器材
,尤其是涉及一种推车。
技术介绍
在建筑和运输行业中,时常需要搬运玻璃以及其他板状物品,例如,尺寸较大的瓷砖、石材等。玻璃广泛使用于门窗行业中,现在楼层越来越高,有些玻璃尺寸较大,无法进入电梯,需要将玻璃及板状物品运输到楼底,然后通过吊装方式运送到室内后再进行安装,但是,小区内多为草坪和水泥小路,需要多人将玻璃人工搬运至安装位置,玻璃重量重达几百甚至几千斤重,运输极其不便。而且,有的小块玻璃虽然能够搬运至电梯,但是进入电梯时,需要人工一块一块分别搬进摆放,搬出电梯时,仍需重复一块一块搬出,极其费力。并且,现在的搬运车体型较大,且都是焊接为一体的,携带和使用不便。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玻璃及板状物品搬运不便的技术问题,已成为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玻璃及板状物品搬运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推车,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两者的同一侧部的下部均设置有承托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与所述承托部相邻的竖向侧面朝向远离所述承托部的一侧倾斜设置,以与所述承托部共同形成用于放置物品的支撑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上部的第一连接组件和设置于其两者之间下部的第二连接组件,均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进行可拆卸连接;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下部的车轮组件。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为三角型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内侧可设置有用于绑接物品的固定螺栓,所述承托部设置于所述三角型结构的底边延长线上并且所述承托部的延伸端向上倾斜设置。优选地,所述支撑台的靠近物品的一侧均铺设有减震件。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套和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上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套和所述第二固定套进行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下部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套和第四固定套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下部固定连接的第五固定套和第六固定套,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三固定套和第六固定套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四固定套和第五固定套进行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三固定套、所述第四固定套、所述第五固定套和所述第六固定套均为空心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端部均为可拆卸伸入连接至相应固定套的空腔内的弯折状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相交位置处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处贯穿设置有手拧螺丝。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均为伸缩杆。优选地,还包括用于避免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倾倒的多个配重组件,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部或两侧部的下侧。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侧部均沿横向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配重组件包括可拆卸伸入连接至所述连接孔内的横杆、与所述横杆连接的竖杆和设置于所述竖杆下部的底座,所述底座可沿竖向移动并固定于所述竖杆的任一位置。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本技术中,通过将车体分开设置为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车轮组件,平时存放时,各组件可拆卸分离后进行堆放随车运输;需要运输玻璃及板状物品时,使用者可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并立,将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上部和下部固定连接即可完成车体框架整体的安装,然后可将一块或多块玻璃及板状物品共同放置在支撑台上,使用者直接推动车体进行玻璃及板状物品运输即可,运动灵活,使用方便。(2)在本技术中,承托部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三角型结构的底边延长线上并且承托部的延伸端向上倾斜设置,以避免玻璃及板状物品与支撑台滑脱。(3)在本技术中,支撑台的靠近玻璃及板状物品的一侧均铺设有减震件,用以避免玻璃及板状物品与车体之间刚性接触造成磨损及磕碰。(4)在本技术中,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均采用连接杆与固定套连接的结构形式,安装和拆卸方便。(5)在本技术中,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的相交位置处均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处贯穿设置有手拧螺丝,即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之间可通过手拧螺丝进行连接紧固,以使整体框架连接更加稳固。(6)在本技术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一侧部或两侧部的下侧可拆卸连接有多个配重组件,需要放置玻璃及板状物品时,使用者可先将配重组件安装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前后两侧部,以将延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下部支撑点间距,使得两支架的底盘更加稳固,避免在支撑台上放置和取下玻璃及板状物品时,推车整体发生倾倒。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推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推车的拆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架与配重组件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架与配重组件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拧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承托部;4-第一连接组件;5-第二连接组件;6-车轮组件;7-固定螺栓;8-减震件;9-第一连接杆;10-第一固定套;11-第二固定套;12-第二连接杆;13-第三连接杆;14-第三固定套;15-第四固定套;16-第五固定套;17-第六固定套;18-手拧螺丝;19-配重组件;20-连接孔;21-横杆;22-竖杆;23-底座;24-弹性片;25-弹性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玻璃及板状物品搬运不便的技术问题。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参照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并列设置的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两者的同一侧部的下部均设置有承托部(3),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与所述承托部(3)相邻的竖向侧面朝向远离所述承托部(3)的一侧倾斜设置,以与所述承托部(3)共同形成用于放置物品的支撑台;/n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之间上部的第一连接组件(4)和设置于其两者之间下部的第二连接组件(5),均与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进行可拆卸连接;/n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下部的车轮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并列设置的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两者的同一侧部的下部均设置有承托部(3),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与所述承托部(3)相邻的竖向侧面朝向远离所述承托部(3)的一侧倾斜设置,以与所述承托部(3)共同形成用于放置物品的支撑台;
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之间上部的第一连接组件(4)和设置于其两者之间下部的第二连接组件(5),均与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进行可拆卸连接;
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下部的车轮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均为三角型结构,所述第一支架(1)和所述第二支架(2)的内侧可设置有用于绑接物品的固定螺栓(7),所述承托部(3)设置于所述三角型结构的底边延长线上并且所述承托部(3)的延伸端向上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的靠近物品的一侧均铺设有减震件(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4)包括第一连接杆(9)、与所述第一支架(1)的上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套(10)和与所述第二支架(2)的上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套(11),所述第一连接杆(9)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套(10)和所述第二固定套(11)进行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5)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二连接杆(12)和第三连接杆(13)、与所述第一支架(1)的下部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套(14)和第四固定套(15)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刚
申请(专利权)人:张帅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