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2989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印刷装置,来提高设置的自由度以及抑制短路等不良状况。印刷装置(1)具备:电源部、印刷部(3)、电路基板(主基板(51))以及冷却部(70),主基板冷却部(71)具备:流入部(611),具有设置在壳体(10)的背面并供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流入的流入口(612);第一流路(72),流入的空气向壳体的前面侧流动;折回流路(73),在第一流路中流动的空气向壳体的背面侧折回;第二流路(74),被折回的空气向背面侧流动;流出部(613),具有设置在背面并且在第二流路中流动的空气流出到壳体的外部的流出口;以及风扇,使空气从流入口流入并且使经由各流路的空气从流出口流出,主基板配置在第二流路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印刷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对纸张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中,如专利文献1所示,公开有如下的内容:为了进行印刷装置内部的冷却,在构成印刷装置的外装机壳的侧面设置风扇以及空气的流入口。并且,公开有如下的内容:通过驱动风扇,从而使印刷装置的外部的空气从设置在外装机壳的侧面的流入口向印刷装置的内部流入而进行冷却。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430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在设置印刷装置时,为了不堵塞设置在印刷装置的侧面的流入口,有必要将印刷装置与壁分开设置,而没有设置的自由度。另外,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由于是从流入口流入的空气直接向电路基板的发热部吹气的结构,因此在流入到印刷装置的内部的空气中混入有铁粉等具有导电性的粉尘时,由于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电路元件的端子部附着有导电性的粉尘,而存在产生短路等不良状况的风险。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在壳体的内部具备:成为驱动源的电源部、对纸张进行印刷的印刷部、驱动所述电源部或所述印刷部的电路基板以及冷却所述电路基板的冷却部,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装置,在壳体的内部具备:成为驱动源的电源部、对纸张进行印刷的印刷部、驱动所述电源部或所述印刷部的电路基板以及冷却所述电路基板的冷却部,其特征在于,/n所述冷却部具备:/n流入部,具有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背面并供所述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流入的流入口;/n第一流路,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所述空气向所述壳体的前面侧流动;/n折回流路,在所述第一流路中流动的所述空气向所述壳体的背面侧折回;/n第二流路,被所述折回流路折回的所述空气向所述背面侧流动;/n流出部,具有设置在所述背面并且在所述第二流路中流动的所述空气流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的流出口;以及/n风扇,使所述空气从所述流入口流入,并且使经由所述第一流...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09 JP 2019-1274691.一种印刷装置,在壳体的内部具备:成为驱动源的电源部、对纸张进行印刷的印刷部、驱动所述电源部或所述印刷部的电路基板以及冷却所述电路基板的冷却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部具备:
流入部,具有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背面并供所述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流入的流入口;
第一流路,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所述空气向所述壳体的前面侧流动;
折回流路,在所述第一流路中流动的所述空气向所述壳体的背面侧折回;
第二流路,被所述折回流路折回的所述空气向所述背面侧流动;
流出部,具有设置在所述背面并且在所述第二流路中流动的所述空气流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的流出口;以及
风扇,使所述空气从所述流入口流入,并且使经由所述第一流路、所述折回流路以及所述第二流路的所述空气从所述流出口流出,
所述电路基板配置在所述第二流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被固定所述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高司阪上弘明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