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筒、制造料筒的方法、施配组件以及组装施配组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283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待施配材料的料筒,其包括具有施配出口(16)的刚性头部部分(14)和形成料筒壁的柔性膜(8、18),其中所述膜界定用于所述待施配材料的料筒室、至少部分地沿所述料筒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具有连接到所述头部部分的前端(22),其中所述头部部分具有外周向表面(24),并且其中所述膜的所述前端的内表面密封地且不可释放地连接到所述头部部分的所述外周向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一种制造料筒的方法、涉及一种施配组件并且涉及一种组装包括此料筒的施配组件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料筒、制造料筒的方法、施配组件以及组装施配组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待施配材料的料筒,其包括具有施配出口的刚性头部部分和形成料筒壁的柔性膜,其中所述膜界定用于所述待施配材料的料筒室、至少部分地沿所述料筒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具有连接到所述头部部分的前端,其中所述头部部分具有外周向表面,并且其中所述膜的所述前端的内表面密封地且不可释放地连接到所述头部部分的所述外周向表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一种制造料筒的方法、涉及一种施配组件并且涉及一种组装包括此料筒的施配组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业领域中、在建筑行业(例如建筑物)中以及在牙科领域中,经常使用料筒来存储可流动液体(经常是糊状或粘性至高度粘性的物质),并且根据需要针对相应应用对其进行施配。此类物质的示例是接头密封化合物、用于化学销或化学锚固件的化合物、粘合剂、糊剂或牙科领域中的印模材料。这些料筒通常由塑料生产,并且在注射模制过程中制造。区分待施配材料仅由一种组分制成的单组分系统与至少两种不同组分存储在相同料筒的单独室中或单独料筒中的双组分或多组分系统,其中所述组分在施配时借助于动态或静态混合装置密切混合。其示例是双组分粘合剂或化学销,其仅在两种组分混合之后硬化。特别是在工业领域中,双组分系统还用于油漆,所述油漆通常用于产生例如用于防腐的功能性保护层。出于环境保护的原因,越来越多地使用膜料筒。与在注射模制过程中完全由塑料生产的常规料筒形成对比,膜料筒的至少若干部分被设计为膜。通常,界定料筒室的料筒壁由膜制成,所述膜连接到由刚性材料(例如塑料)制成的头部部分,所述头部部分包括施配出口。这具有数个优点。一方面,未填充的膜料筒可以按塌缩状态存储和从料筒制造商运输到填充材料(介质)的制造商,然后,填充材料(介质)的制造商负责空料筒的填充。仅在被填充之后,所述膜料筒才处于其膨胀状态,其在尺寸上与常规不可塌缩的料筒相当。这意味着,可以减少用于存储和运输的必需空间,因为与常规不可塌缩的料筒相比,塌缩的料筒具有减小的尺寸。另一方面,一旦所述料筒已经被使用(即,通过施配填充材料而减少到塌缩状态),则与常规料筒相比,料筒的尺寸和重量显著减小,使得也降低处理成本。在任何情况下,与完全在注射模制过程中形成的塑料料筒相比,与膜料筒相关联的碳排放量减少。US5,593,066公开了膜料筒,其中膜附接到料筒的头部部分。在此膜料筒通过注射模制的头部制造期间,必须将圆柱形膜放置在作为模具的一部分的芯部上方。膜附接在头部部分处可能有问题,并且如果未正确地进行,则会导致膜从头部部分分离。在具有注射模制的头部的膜料筒的制造期间,必须将膜密封地附接到刚性头部部分。为此,必须从较大膜片或膜卷切割所需长度或尺寸的膜。如果将此经切割或经修整的膜附接到头部部分,则所述膜的切割所述膜的位置处的切割区可能引起问题:由于切割,所述膜的单独的纤维状或毛发状膜部分可能变得松动或者在膜的切割区中与膜的主表面分离。因此,头部部分与所述膜的包括此切割区的区段的连接可能在所述膜的包括此切割区的部分的区域中导致泄漏或错误附接。从EP3263483A1已知其它现有技术。为此原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增强膜与料筒之间的连接,使得可以按更可靠的方式生产料筒。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减少因分离的注射模制的头部所致的不合格料筒的数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最初命名类型的料筒,以及一种制造此料筒的方法,通过所述方法,可以降低总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此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料筒来满足。用于待施配材料的此料筒包括具有施配出口的刚性头部部分和形成料筒壁的柔性膜,其中所述膜界定用于所述待施配材料的料筒室、至少部分地沿所述料筒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具有连接到所述头部部分的前端,其中所述头部部分具有外周向表面,所述外周向表面包括若干构造,其中所述膜的前端的内表面密封地且不可释放地连接到所述头部部分的所述外周向表面并且连接到存在于所述头部部分的所述外周向表面处的所述构造。在本专利技术中,密封地且不可释放地连接意味着在存储或使用期间将不存在料筒内含物的泄漏,并且在正常存储和使用条件下,料筒将不会与头部件分离。本专利技术人已经发现,通常可以在具有类似或相容成分性质的材料之间(例如聚烯烃与聚烯烃、特别是PE与PE或PP与PP,或者聚酰胺与聚酰胺,例如尼龙6或尼龙66与其自身或彼此之间)获得更好的密封和不可释放的连接,和/或通过使用表面糙化、表面改性处理(例如电晕放电)来提高表面能和/或将极性基团、底漆和/或粘合剂引入到相应成分中来。除应用测试以外,其它测试方法还包括经由定性手段(例如在水下按压空气填充的料筒并检查气泡)或更多定量方法(例如泄漏气体检测器、真空爆裂或蠕变测试和密封强度测量以及包括对拉伸强度、剥落强度或剥离强度的测量在内的结合强度测量)测量密封。此外,期望所述连接在存储期间并且尤其是在使用期间并不释放,并且例如能够经受至少5bar、并且优选地高达55bar的压力,即,在从料筒室施配材料时可能出现的压力。就此,应注意,由本申请人在欧洲专利局在与本申请同日提交并且具有代理人参考号S14046PEP的申请和在德国专利商标局提交的申请DE202018105661.1分别在此以引用方式并入。通过将头部部分注射模制到膜的内表面,可以改善所述结合部的机械性质。例如,已经发现,在与多层膜一起使用时,出于稳定性原因,所述膜的最内部层应该是所述膜的最厚层,并且因此大部分材料存在于所述最内部表面与头部部分之间形成结合部的区域中,从而与附接到头部部分的内表面的膜相比,导致经改善的结合部。此类构造通常形成额外的固定器件,并且特别包括凸出部、肋、销、钩、腹板、凹口、凹部和/或沟槽,并且设置在头部部分的外周向表面处,以便增强膜与头部部分之间的结合。设置此类构造还使得形成料筒壁的膜能够在相应构造处主动变形以收集所述膜中存在的任何松弛,以确保膜的内表面的应该附接到头部部分的外周向表面的那些部分附接到头部部分。通过按此方式附接所述内表面,在膜与头部部分之间不出现气穴。此类气穴导致错误的连接,并且因此导致不合格的料筒。此外,通过使用此类构造,可以用所述膜在应变下伸长到一定程度的性质来补偿膜的直径的变化。即,所述构造的尺寸应该被选择成使得即使在最大可能的膜直径处也可以收集所有松弛,并且使得具有最小可能直径的膜上的应变并不导致膜的损坏。应注意,以上料筒可以使用前部填充和后部填充技术两者来填充。应该进一步注意,由于头部部分的注射模制,使得所述膜与内周向表面形成对比地连接在外周向表面处,因此还避免了由于切割膜而产生的膜连接问题,例如所述的膜单独的纤维状或毛发状膜部分,因为这些膜部分不再存在于存储在料筒内的材料的直接附近,而是在头部部分的外表面处,并且因此并不与所述材料直接接触。就此,应注意,US5,593,066并不公开此类构造的使用,也不公开导致需要使用此类构造的问题。就此,应该进一步注意,柔性膜袋是如下的膜袋:其可以在空状态下例如按手风琴方式折叠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待施配材料(M、M')的料筒(10),其包括具有施配出口(16)的刚性头部部分(14)和形成料筒壁(20、20')的柔性膜(18、18'),其中,所述膜(18、18')界定用于所述待施配材料(M、M')的料筒室(12、12')、至少部分地沿所述料筒(10)的纵向方向(A)延伸并且具有连接到所述头部部分(14)的前端(22、22'),其中,所述头部部分(14)具有外周向表面(24),所述外周向表面(24)包括构造(26),其中,所述膜(18、18')的所述前端(22、22')的内表面(52)密封地且不可释放地连接到所述头部部分(14)的所述外周向表面(24)并且连接到存在于所述头部部分(14)的所述外周向表面(24)处的所述构造(26)。/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02 EP 18198353.7;20190412 EP 19168895.11.一种用于待施配材料(M、M')的料筒(10),其包括具有施配出口(16)的刚性头部部分(14)和形成料筒壁(20、20')的柔性膜(18、18'),其中,所述膜(18、18')界定用于所述待施配材料(M、M')的料筒室(12、12')、至少部分地沿所述料筒(10)的纵向方向(A)延伸并且具有连接到所述头部部分(14)的前端(22、22'),其中,所述头部部分(14)具有外周向表面(24),所述外周向表面(24)包括构造(26),其中,所述膜(18、18')的所述前端(22、22')的内表面(52)密封地且不可释放地连接到所述头部部分(14)的所述外周向表面(24)并且连接到存在于所述头部部分(14)的所述外周向表面(24)处的所述构造(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筒(10),其中,所述构造(26)包括形成在所述头部部分(14)的所述外周向表面(24)中的沟槽(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筒(10),其中,所述沟槽(28)平行于所述料筒(10)的所述纵向方向(A)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筒(10),其中,所述沟槽(28)在其横截面中具有三角状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筒(10),其中,形成所述沟槽(28)的所述三角形的基部(28'')与所述施配出口(16)最远地间隔开,并且可选地形成所述头部部分(14)的底端(68)。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料筒(10),其中,所述构造(26)包括环形凹部(30),所述环形凹部(30)形成在所述外周向表面(24)中并且垂直于所述料筒(10)的所述纵向方向(A)围绕所述外周向表面(24)沿周向延伸。


7.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2至5中的至少一项的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筒(10),其中,所述环形凹部(30)延伸穿过所述沟槽(2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料筒(10),其中,所述环形凹部(30)延伸穿过所述沟槽(28)的所述基部(28''),其中,所述基部(28'')的相应凹部(30)形成所述头部部分(14)的所述底端(68)。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料筒(10),其中,所述环形凹部(30)在纵向方向上具有L形横截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料筒(10),其中,所述L的短边(30')垂直于所述料筒(10)的所述纵向方向(A)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料筒(10),其中,所述L的长边(30'')倾斜于所述料筒(10)的所述纵向方向(A)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料筒(10),其中,所述L的所述长边(30'')倾斜于所述料筒(10)的所述纵向方向(A)并且还倾斜于所述L的所述短边(30')布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料筒(10),其中,所述L的所述短边(30')形成所述底端(68)。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料筒(10),其中,所述构造(26)包括形成在所述外周向表面(24)中的一个或多个波状结构(32)。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筒(10),其中,所述波状结构(32)垂直于所述料筒(10)的所述纵向方向(A)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料筒(10),其中,所述波状结构(32)包括2个和5个之间的谷部(32'')与2个和5个之间的峰部(32')中的至少一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料筒(10),其中,一些谷部(32'')具有比所述波状结构(32)的其它谷部(32'')更大的深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料筒(10),
其中,一些峰部(32')具有比所述波状结构(32)的其它峰部(32')更大的高度。


19.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一项以及权利要求14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料筒(10),
其中,一个波状结构(32)形成在直接相邻的沟槽(28)之间。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料筒(10),其中,所述构造(26)包括从所述外周向表面(24)突出的一个或多个肋(34)。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料筒(10),其中,每一肋(34)垂直于所述料筒(10)的所述纵向方向(A)延伸。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权利要求21以及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料筒(10),其中,每一肋布置在直接相邻的沟槽(28)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料筒(10),其中,所述料筒壁(20、20')接收在支撑套筒(64)中,其中,具有所述构造(26)的所述外周向表面(24)布置在所述套筒(64)内,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肋(34)与所述套筒(64)的内表面(66)形成按压配合和干涉配合类型的连接中的至少一者。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料筒(10),其中,所述头部部分(14)包括轴环(46),其中,所述轴环(46)在所述头部部分(14)的径向外部区域中环绕所述施配出口(16)、沿所述纵向方向(A)延伸并且至少区域性地限定连接所述膜(18、18')的所述头部部分(14)的所述外周向表面(24)。


25.根据权利要求23和24所述的料筒,其中,所述轴环(46)接收在所述套筒(64)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赛勒T·博登米勒R·拉韦拉内特
申请(专利权)人:苏尔寿混合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