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脱气系统、液体的脱气方法、脱气模块、脱气系统的制造方法及天然资源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具有多个脱气模块连结而成的脱气单元的脱气系统、使用该脱气系统的液体的脱气方法、在该脱气系统中使用的脱气模块、该脱气系统的制造方法以及天然资源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使用中空纤维膜对液体进行脱气的脱气模块。另外,为了应对大型化或大流量化,还公知有将多个脱气模块连结起来的脱气系统。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中空纤维膜的多个流体接触器连结而成的组件。在该组件中,作为多个流体接触器,使用相同的流体接触器。另外,在该组件中,供给液体的入口歧管与多个流体接触器对应地分支,从而相对于多个流体接触器分别独立地连接。因此,供给到入口歧管的液体并列地向多个流体接触器供给。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5937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使液体流到1个脱气模块的情况和使N倍的液体流到将N个脱气模块连结起来的脱气系统的情况中,被认为脱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气系统,其中,/n该脱气系统具有脱气单元,该脱气单元是对液体进行脱气的多个脱气模块连结而成的,/n所述多个脱气模块各自均具有:/n中空纤维膜束,该中空纤维膜束具有配置于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路的周围的多条中空纤维膜;以及/n模块容器,该模块容器收纳所述中空纤维膜束,在该模块容器形成有用于排出所述液体的排出口,/n所述脱气单元具有连结供给管,该连结供给管将所述多个脱气模块的所述液体供给路以串联的方式连接,在该连结供给管的与所述多个脱气模块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供所述液体经过的开口,以使所述液体并列地向所述多个脱气模块的所述中空纤维膜束供给,/n所述多个脱气模块包括上游侧脱气模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27 JP 2018-1823421.一种脱气系统,其中,
该脱气系统具有脱气单元,该脱气单元是对液体进行脱气的多个脱气模块连结而成的,
所述多个脱气模块各自均具有:
中空纤维膜束,该中空纤维膜束具有配置于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路的周围的多条中空纤维膜;以及
模块容器,该模块容器收纳所述中空纤维膜束,在该模块容器形成有用于排出所述液体的排出口,
所述脱气单元具有连结供给管,该连结供给管将所述多个脱气模块的所述液体供给路以串联的方式连接,在该连结供给管的与所述多个脱气模块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供所述液体经过的开口,以使所述液体并列地向所述多个脱气模块的所述中空纤维膜束供给,
所述多个脱气模块包括上游侧脱气模块和配置于所述上游侧脱气模块的下游侧的下游侧脱气模块,
所述脱气单元构成为,从所述连结供给管的供给所述液体的供给口至所述下游侧脱气模块的所述排出口的所述液体的压力损失比从所述供给口至所述上游侧脱气模块的所述排出口的所述液体的压力损失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气系统,其中,
所述脱气单元构成为,从形成于与所述下游侧脱气模块对应的位置的所述开口至所述下游侧脱气模块的所述排出口的所述液体的压力损失比从形成于与所述上游侧脱气模块对应的位置的所述开口至所述上游侧脱气模块的所述排出口的所述液体的压力损失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气系统,其中,
所述连结供给管构成为,与所述下游侧脱气模块对应的位置处的所述液体的压力损失比与所述上游侧脱气模块对应的位置处的所述液体的压力损失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气系统,其中,
与所述下游侧脱气模块对应的位置处的所述连结供给管的内径比与所述上游侧脱气模块对应的位置处的所述连结供给管的内径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气系统,其中,
形成于与所述下游侧脱气模块对应的位置的所述开口构成为,所述液体的压力损失比形成于与所述上游侧脱气模块对应的位置的所述开口的所述液体的压力损失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气系统,其中,
形成于与所述下游侧脱气模块对应的位置的所述开口的总面积比形成于与所述上游侧脱气模块对应的位置的所述开口的总面积小。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气系统,其中,
形成于与所述下游侧脱气模块对应的位置的所述开口的数量比形成于与所述上游侧脱气模块对应的位置的所述开口的数量少。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气系统,其中,
形成于与所述下游侧脱气模块对应的位置的所述开口的大小小于形成于与所述上游侧脱气模块对应的位置的所述开口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气系统,其中,
所述多个脱气模块各自还具有模块内管,该模块内管配置于所述中空纤维膜束的内周侧,在该模块内管形成有供所述液体经过的内管开口,
所述下游侧脱气模块的所述内管开口构成为,所述液体的压力损失比所述上游侧脱气模块的所述内管开口的所述液体的压力损失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气系统,其中,
所述下游侧脱气模块的所述中空纤维膜束构成为,所述液体的压力损失比所述上游侧脱气模块的所述中空纤维膜束的所述液体的压力损失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气系统,其中,
所述下游侧脱气模块中的所述多条中空纤维膜的密度比所述上游侧脱气模块中的所述多条中空纤维膜的密度高。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气系统,其中,
所述下游侧脱气模块中的所述中空纤维膜束的厚度比所述上游侧脱气模块中的所述中空纤维膜束的厚度厚。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气系统,其中,
所述中空纤维膜束是利用经纱将作为纬纱的所述多条中空纤维膜纺织成的织物卷绕于所述液体供给路的周围而成的,
所述下游侧脱气模块中的所述织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航,猪狩克彦,佐野贤治,大井和美,
申请(专利权)人:DI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