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孔道通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280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孔道通孔装置,包括电机,电机上设有电机主轴,电机主轴向右布置,电机主轴右侧设有电机连接插头,电机连接插头右侧设有振捣棒内芯软轴,振捣棒内芯软轴右侧设有钻头连接插头,钻头连接插头右侧设有钻头模块,钻头模块右侧相对位置设有节段梁,节段梁上设有预应力孔道,保护管与振捣棒内芯软轴间隙设置;钻头模块包括主固定柱,主固定柱与钻头连接插头固定连接,主固定柱外侧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切削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预应力孔道通孔工具可在不破会桥跨主体结构完整的前提下对孔道进行清理开通,解放劳动力,加快工期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孔道通孔装置
本技术属于桥梁施工的
,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孔道通孔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全世界桥梁中70%都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桥跨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缓解混凝土先天对抗拉力不足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制作梁、地板以及常规钢筋混凝土难以建造的大垮距的桥梁。预应力混凝土利用预应力钢束来提供两端的压力去抵抗和抵消由弯距产生在混凝土部份拉力,具有抗裂能力强、抗渗性能好、刚度大、强度高、抗剪能力和抗疲劳性能好,节约钢材、减小结构截面尺寸、降低结构自重、防止开裂和减少挠度的特点,可以使结构设计更为经济、轻巧与美观。根据混凝土浇筑和对预应力材料施加应力的先后次序,将施加预应力方法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但是预应力孔道压浆施工中很容易出现漏浆、窜孔后堵孔现象,孔道堵孔一直以来都是行业中的一大难题,一旦出现压浆堵孔,目前唯一处理的方式就是定点开凿清孔,施工难度大,施工进度严重滞后,如果大面积开凿,还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导致出现质量事故而面临桥跨结构失效被切割,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荣誉损失。为此,人们一直在寻找解决的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应力孔道通孔装置,预应力孔道通孔工具可在不破会桥跨主体结构完整的前提下对孔道进行清理开通,解放劳动力,加快工期进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孔道通孔装置,包括电机,电机上设有电机主轴,电机主轴向右布置,电机主轴右侧设有电机连接插头,电机连接插头右侧设有振捣棒内芯软轴,振捣棒内芯软轴右侧设有钻头连接插头,钻头连接插头右侧设有钻头模块,钻头模块右侧相对位置设有节段梁,节段梁上设有预应力孔道,振捣棒内芯软轴表面涂有润滑油,振捣棒内芯软轴右端相对位置设有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外侧设有钢管护套,钢管护套与振捣棒内芯软轴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旋转连接,振捣棒内芯软轴、钢管护套外侧设有保护管,保护管与振捣棒内芯软轴间隙设置;钻头模块包括主固定柱,主固定柱与钻头连接插头固定连接,主固定柱外侧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切削模块,切削模块包括副固定柱,副固定柱右端设有切削端头,切削端头右侧面设有多个凸起,切削端头上相对位置设有排屑槽。进一步的,钻头模块的直径与预应力孔道的直径相适配。进一步的,保护管的长度与振捣棒内芯软轴的长度相适配。进一步的,振捣棒内芯软轴的长度长于预应力孔道的长度。进一步的,保护管的直径小于钻头模块的直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预应力孔道通孔工具可在不破会桥跨主体结构完整的前提下对孔道进行清理开通,然后进行穿束张拉。改变以往只能开凿清孔的破坏性方式,对市场小型材料改进组装,利用设备通孔,解放劳动力,加快工期进度,保证施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保护管的剖视图;图3为钻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电机主轴,3.电机连接插头,4.保护管,5.钻头连接插头,6.节段梁,7.预应力孔道,8.钢管护套,9.第一轴承,10.第二轴承,11.主固定柱,12.切削模块,13.副固定柱,14.切削端头,15.凸起,16.排屑槽,17.振捣棒内芯软轴,18.钻头模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电机1,电机1上设有电机主轴2,电机主轴2向右布置,电机主轴2右侧设有电机连接插头3,电机连接插头3右侧设有振捣棒内芯软轴17,振捣棒内芯软轴17右侧设有钻头连接插头5,钻头连接插头5右侧设有钻头模块18,钻头模块18右侧相对位置设有节段梁6,节段梁6上设有预应力孔道7,振捣棒内芯软轴17表面涂有润滑油,振捣棒内芯软轴17右端相对位置设有第一轴承9与第二轴承10,第一轴承9与第二轴承10外侧设有钢管护套8,钢管护套8与振捣棒内芯软轴17通过第一轴承9、第二轴承10旋转连接,振捣棒内芯软轴17、钢管护套8外侧设有保护管4,保护管4与振捣棒内芯软轴17间隙设置;钻头模块18包括主固定柱11,主固定柱11与钻头连接插头5固定连接,主固定柱11外侧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切削模块12,切削模块12包括副固定柱13,副固定柱13右端设有切削端头14,切削端头14右侧面设有多个凸起15,切削端头14上相对位置设有排屑槽16。钻头模块18的直径与预应力孔道7的直径相适配,保护管4的长度与振捣棒内芯软轴17的长度相适配,振捣棒内芯软轴17的长度长于预应力孔道7的长度,保护管4的直径小于钻头模块18的直径。保护管4可采用PE32给水直管,多根给水直管热熔连接,整体形成的保护管4质软,可以弯曲,与振捣棒内芯软轴17适配可适用于多种弯曲或者情况复杂的孔洞。多个切削模块12均匀周向分布在主固定柱11周围,多个切削模块12所围成的中心线与主固定柱11中心线方向保持一致。钢管护套8与振捣棒内芯软轴17之间可以设置多个轴承,增加稳定性。工作过程:将钻头模块18准预应力孔道7,将钻头模块18伸入预应力孔道7内部,一直将钻头模块18深入到预应力孔道7内部的阻塞位置,然后操作人员在预应力孔道7外侧手握保护管4,启动电机1,电机1通过电机连接插头3,带动振捣棒内芯软轴17旋转,振捣棒内芯软轴17外部涂有润滑油,振捣棒内芯软轴17在保护管4与钢管护套8内部旋转,保护管4与钢管护套8保持静止,振捣棒内芯软轴17进一步带动主固定柱11旋转,主固定柱11带动多个切削模块12旋转,切削模块12左侧面与阻塞物接触,操作人员站在外侧不断向前推进保护管4,切削模块12在旋转过程中将阻塞物打碎,阻塞物通过排屑槽16向后排出,在不破会桥跨主体结构完整的前提下对孔道进行清理开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孔道通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电机(1)上设有电机主轴(2),电机主轴(2)向右布置,电机主轴(2)右侧设有电机连接插头(3),电机连接插头(3)右侧设有振捣棒内芯软轴(17),振捣棒内芯软轴(17)右侧设有钻头连接插头(5),钻头连接插头(5)右侧设有钻头模块(18),钻头模块(18)右侧相对位置设有节段梁(6),节段梁(6)上设有预应力孔道(7),振捣棒内芯软轴(17)表面涂有润滑油,振捣棒内芯软轴(17)右端相对位置设有第一轴承(9)与第二轴承(10),第一轴承(9)与第二轴承(10)外侧设有钢管护套(8),钢管护套(8)与振捣棒内芯软轴(17)通过第一轴承(9)、第二轴承(10)旋转连接,振捣棒内芯软轴(17)、钢管护套(8)外侧设有保护管(4),保护管(4)与振捣棒内芯软轴(17)间隙设置;钻头模块(18)包括主固定柱(11),主固定柱(11)与钻头连接插头(5)固定连接,主固定柱(11)外侧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切削模块(12),切削模块(12)包括副固定柱(13),副固定柱(13)右端设有切削端头(14),切削端头(14)右侧面设有多个凸起(15),切削端头(14)上相对位置设有排屑槽(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孔道通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电机(1)上设有电机主轴(2),电机主轴(2)向右布置,电机主轴(2)右侧设有电机连接插头(3),电机连接插头(3)右侧设有振捣棒内芯软轴(17),振捣棒内芯软轴(17)右侧设有钻头连接插头(5),钻头连接插头(5)右侧设有钻头模块(18),钻头模块(18)右侧相对位置设有节段梁(6),节段梁(6)上设有预应力孔道(7),振捣棒内芯软轴(17)表面涂有润滑油,振捣棒内芯软轴(17)右端相对位置设有第一轴承(9)与第二轴承(10),第一轴承(9)与第二轴承(10)外侧设有钢管护套(8),钢管护套(8)与振捣棒内芯软轴(17)通过第一轴承(9)、第二轴承(10)旋转连接,振捣棒内芯软轴(17)、钢管护套(8)外侧设有保护管(4),保护管(4)与振捣棒内芯软轴(17)间隙设置;钻头模块(18)包括主固定柱(11),主固定柱(11)与钻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泉泉侯正宝李文兵吴彦革王呈飞邱鹏刘科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