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转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2562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6
一种电压转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电压转换电路的误差加总模块根据关于第一/第二输出电压的第一/第二误差信号产生第一/第二误差调变信号,其脉宽调变(PWM)产生模块根据第一及第二误差调变信号与锯齿信号产生第一及第二PWM信号,其控制模块根据第一及第二PWM信号产生第一及第二控制信号,其第一开关耦接输入电压与输出电感,其第二开关耦接输出电感与接地端,其第三开关耦接第二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感,其第四开关耦接第一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感,其第五开关耦接输出电感与接地端。第一开关及第四开关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且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及第五开关受控于第二控制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压转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与电压转换有关,尤其是关于一种电压转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由于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显示面板需要正极性与负极性的电源,故常采用单电感双极性输出(Single-InductorBipolarOutput,SIBO)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其具有单一个输出电感并可将输入电压转换为极性相反的两个输出电压。若传统的SIBO直流-直流电压转换器采用有序功率分配控制(OrderedPowerDistributiveControl,OPDC)的时序控制方式于每一周期均提供电荷给所有的输出,虽可大幅提高效率,但亦容易产生交越变动效应(Crossregulationeffect),因而导致其电压转换效能变差,亟待进一步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压转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遭遇到的上述问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电压转换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压转换电路,包括一输出电感且接收一输入电压并分别输出极性相反的一第一输出电压及一第二输出电压,其特征在于,该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n一第一误差放大器,用以分别接收一第一回授电压及一第一参考电压并输出一第一误差信号,其中该第一回授电压与该第一输出电压有关;/n一第二误差放大器,用以分别接收一第二回授电压及一第二参考电压并输出一第二误差信号,其中该第二回授电压与该第二输出电压有关;/n一误差加总模块,分别耦接该第一误差放大器及该第二误差放大器,用以分别接收该第一误差信号及该第二误差信号,并根据该第一误差信号与该第二误差信号分别产生一第一误差调变信号及一第二误差调变信号;/n一脉宽调变产生...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29 US 62/927,1691.一种电压转换电路,包括一输出电感且接收一输入电压并分别输出极性相反的一第一输出电压及一第二输出电压,其特征在于,该电压转换电路还包括:
一第一误差放大器,用以分别接收一第一回授电压及一第一参考电压并输出一第一误差信号,其中该第一回授电压与该第一输出电压有关;
一第二误差放大器,用以分别接收一第二回授电压及一第二参考电压并输出一第二误差信号,其中该第二回授电压与该第二输出电压有关;
一误差加总模块,分别耦接该第一误差放大器及该第二误差放大器,用以分别接收该第一误差信号及该第二误差信号,并根据该第一误差信号与该第二误差信号分别产生一第一误差调变信号及一第二误差调变信号;
一脉宽调变产生模块,耦接该误差加总模块,用以分别接收该第一误差调变信号、该第二误差调变信号及一锯齿信号并根据该第一误差调变信号、该第二误差调变信号及该锯齿信号分别产生一第一脉宽调变信号及一第二脉宽调变信号;
一控制模块,耦接该脉宽调变产生模块,用以分别接收该第一脉宽调变信号与该第二脉宽调变信号并据以分别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及一第二控制信号;
一第一开关,耦接于该输入电压与该输出电感的一第一端之间,且其操作系受控于该第一控制信号;
一第二开关,耦接于该输出电感的一第二端与一接地端之间,且其操作是受控于该第二控制信号;
一第三开关,耦接于该第二输出电压与该输出电感的该第一端之间,且其操作是受控于该第二控制信号;
一第四开关,耦接于该第一输出电压与该输出电感的该第二端之间,且其操作是受控于该第一控制信号;以及
一第五开关,耦接于该输出电感的该第一端与该接地端之间,且其操作是受控于该第二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误差调变信号是用来决定一充电期间长度,以得到一最大输入电荷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误差调变信号是用来决定切换至另一输出的一切换时间,以维持电荷守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脉宽调变产生模块还接收一零电流感测信号并输出一零电流电压信号至该控制模块,且该零电流电压信号是用来决定该输出电感是否进入零电流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零电流感测模块,耦接至该输出电感的该第二端与该第四开关之间且耦接该脉宽调变产生模块,用以感测该输出电感的该第二端与该第四开关之间的电流是否为零,以提供该零电流感测信号至该脉宽调变产生模块,其中该控制模块根据该零电流电压信号调整该第一控制信号与该第二控制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一分压电阻及一第二分压电阻,串接于该第一输出电压与该接地端之间,该第一误差放大器的一输入端耦接至该第一分压电阻与该第二分压电阻之间,以接收该第一回授电压;以及
一第三分压电阻及一第四分压电阻,串接于该第二输出电压与一预设电压之间,该第二误差放大器的一输入端耦接至该第三分压电阻与第四分压电阻之间,以接收该第二回授电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合成模块,耦接该脉宽调变产生模块,用以分别接收一电流感测信号及一斜波信号并据以产生该锯齿信号至该脉宽调变产生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斜波产生模块,耦接该合成模块,用以接收一时脉信号并根据该时脉信号产生该斜波信号至该合成模块;以及
一电流感测模块,耦接至该输出电感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二开关之间且耦接该合成模块,用以感测该输出电感的该第二端与该第二开关之间的电流并据以产生该电流感测信号至该合成模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第一输出电容,其一端耦接至该第四开关与该第一输出电压之间且其另一端耦接该接地端;
一第一输出电流源,其一端耦接至该第四开关与该第一输出电压之间且其另一端耦接该接地端;
一第二输出电容,其一端耦接至该第三开关与该第二输出电压之间且其另一端耦接该接地端;以及
一第二输出电流源,其一端耦接至该第三开关与该第二输出电压之间且其另一端耦接该接地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豪曾培凯林信翔洪志任
申请(专利权)人: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