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247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包括锌筒、电解质、密封片、碳棒,该防爆报警电池还包括活塞和报警机构,活塞套设在碳棒的下段,活塞的外壁与锌筒的内壁贴合,活塞将锌筒分隔成报警腔和反应腔,电解质设置在反应腔中,碳棒的下端与锌筒保持一定间距;报警机构包括设置在锌筒的内底的固定孔、设置在固定孔中的发光体、设置在活塞上并位于碳棒下方的电极片以及连接电极片和碳棒底部的导电弹簧,发光体的一电极与锌筒连接,另一电极向上设置用于与电极片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用户也无法直观检查出干电池是否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
技术介绍
干电池是一种以糊状电解液来产生直流电的化学电池,不仅广泛用于手电筒、半导体收音机、照相机、玩具等,而且也适用于国防、电信、科研、航海和医学等国民经济中的各项领域。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密封圈与电解液之间设有空气室,用来缓冲压力及暂存电池产生的气体,避免电池变形甚至爆炸,但电池的温度过高或者过放电会在电池内部产生大量气体,导致内压增大,使电池变形甚至发生爆炸,因此电池内部设置防爆结构防爆装置至关重要。目前较常用干电池防爆结构是在密封圈上设置较薄弱的防爆膜,当压力过大时可以断裂以放出多余气体,但是这种结构多为一次性结构,电池内部气压放出后防爆膜断裂容易造成电池内溶液的泄漏,而且用户也无法直观检查出干电池是否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用户也无法直观检查出干电池是否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和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包括锌筒、电解质、密封片、碳棒、正极帽和壳体,所述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还包括:活塞;套设在所述碳棒的下段,所述活塞的内壁与所述碳棒贴合,所述活塞的外壁与所述锌筒的内壁贴合,所述活塞将所述锌筒分隔成下部的报警腔和上部的反应腔,所述电解质设置在所述反应腔中,所述碳棒的下端与所述锌筒保持一定间距;报警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锌筒的内底的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孔中的发光体、设置在所述活塞上并位于所述碳棒下方的电极片以及连接所述电极片和所述碳棒底部的导电弹簧,所述发光体的一电极与所述锌筒连接,另一电极向上设置用于与所述电极片连接。优选地,报警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下表面的支撑架,所述电极片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优选地,所述碳棒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导电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导电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电极片连接。优选地,所述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锌筒的内底的气孔以及连接所述活塞与锌筒内底的支撑弹簧。优选地,所述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锌筒内底的电路板,所述发光体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发光体的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所述发光体的另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且与所述电极片对应。优选地,所述锌筒的底部向内凹陷设置形成凹腔,所述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凹腔中,所述发光体朝外的一端不超出所述凹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锌筒中设置活塞将形同分隔成不互相通的反应腔和报警腔,并将电解质设置在反应腔中,当反应腔中产生气体后压力增大推动活塞沿着碳棒滑动,活塞滑动时带动设置在报警腔中并与碳棒连接的导电片下移,并与发光体的电极接触,发光体穿过锌筒的内底设置,其另一电极与锌筒的内底连接,由此发光体发光作为报警信号以便用户觉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参照图1,该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包括锌筒10、电解质20、密封片42、碳棒30、壳体11和正极帽43,锌筒10的上端开口设置形成筒口;密封片42盖设在所述筒口顶部;碳棒30贯穿所述密封片42并插入锌筒10中,碳棒30的顶端自所述密封片42的上表面凸出设置;正极帽43设置在所述密封片42上,且与所述碳棒30的顶端连接;壳体11包括包覆所述锌筒10且贯穿设置的壳套、自所述壳套的下端口向内延伸设置的下翻边、自所述壳套的上端口向内延伸的上翻边,所述上翻边贴合所述锌筒10的底部,所述上翻边将所述正极帽43和密封片42压覆在所述筒口上。壳体11优选包覆在电池外部的碳碳复合壳体,可提高电池的整体的安全系数,提升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发生破裂或爆炸。壳体11的内壁设置有绝缘层,该绝缘层用于避免正极帽43和锌筒10从外部导通。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还包括活塞51和报警机构,其中,活塞51套设在所述碳棒30的下段,所述活塞51的内壁与所述碳棒30贴合,所述活塞51的外壁与所述锌筒10的内壁贴合,所述活塞51将所述锌筒10分隔成下部的报警腔12和上部的反应腔,所述电解质20设置在所述反应腔中,在电解质20和密封片42之间还设置有隔离板41,所述碳棒30的下端与所述锌筒10保持一定间距。报警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锌筒10的内底的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孔中的发光体56、设置在所述活塞51上并位于所述碳棒30下方的电极片53以及连接所述电极片53和所述碳棒30底部的导电弹簧54,所述发光体56的一电极与所述锌筒10连接,另一电极向上设置用于与所述电极片53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锌筒10中设置活塞51将形同分隔成不互相通的反应腔和报警腔12,并将电解质20设置在反应腔中,当反应腔中产生气体后压力增大推动活塞51沿着碳棒30滑动,活塞51滑动时带动设置在报警腔12中并与碳棒30连接的导电片下移,并与发光体56的电极接触,发光体56穿过锌筒10的内底设置,其另一电极与锌筒10的内底连接,由此发光体56发光作为报警信号以便用户觉察。进一步的,报警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51下表面的支撑架52,支撑架52包括设置在活塞51下表面的连接板以及设置在连接板上并竖直朝下设置的支撑杆,所述电极片53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此外,参照图2,所述碳棒30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导电弹簧54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导电弹簧54的下端与所述电极片53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述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锌筒10的内底的气孔58以及连接所述活塞51与锌筒10内底的支撑弹簧57。通过设置支撑弹簧57用于平衡反应腔的内压,防止电池在外力作用下活塞51在锌筒10中移动,通过设置气孔58避免活塞51下移使报警腔12的内压过大,使报警腔12和外部环境的压腔一致。进一步的,所述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锌筒10内底的电路板56,所述发光体56设置在所述电路板56上,所述发光体56的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路板56的下表面,所述发光体56的另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电路板56的上表面且与所述电极片53对应。通过设置电路板56以便将发光体56固定设置在锌筒10的内底。进一步的,所述锌筒10的底部向内凹陷设置形成凹腔,所述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凹腔中,所述发光体56朝外的一端不超出所述凹腔。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锌筒10的底部向内凹陷设置形成凹腔,使发光体56的一端容置在凹腔中,报警光易被用户察觉,也不影响正常的供电使用。在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包括锌筒、电解质、密封片、碳棒、壳体和正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还包括:/n活塞;套设在所述碳棒的下段,所述活塞的内壁与所述碳棒贴合,所述活塞的外壁与所述锌筒的内壁贴合,所述活塞将所述锌筒分隔成下部的报警腔和上部的反应腔,所述电解质设置在所述反应腔中,所述碳棒的下端与所述锌筒保持一定间距;/n报警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锌筒的内底的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孔中的发光体、设置在所述活塞上并位于所述碳棒下方的电极片以及连接所述电极片和所述碳棒底部的导电弹簧,所述发光体的一电极与所述锌筒连接,另一电极向上设置用于与所述电极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包括锌筒、电解质、密封片、碳棒、壳体和正极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还包括:
活塞;套设在所述碳棒的下段,所述活塞的内壁与所述碳棒贴合,所述活塞的外壁与所述锌筒的内壁贴合,所述活塞将所述锌筒分隔成下部的报警腔和上部的反应腔,所述电解质设置在所述反应腔中,所述碳棒的下端与所述锌筒保持一定间距;
报警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锌筒的内底的固定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孔中的发光体、设置在所述活塞上并位于所述碳棒下方的电极片以及连接所述电极片和所述碳棒底部的导电弹簧,所述发光体的一电极与所述锌筒连接,另一电极向上设置用于与所述电极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其特征在于,报警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下表面的支撑架,所述电极片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碳碳复合壳体的防爆报警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棒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导电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导电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电极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湛明陈敬业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众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