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以及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以及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便携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能量存储系统产生了极大的需求。锂离子电池是二次电池中具有最高能量密度的,使其成为商业应用中理想的清洁能源。负极材料是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及循环寿命的重要因素。在现有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硅具有最高的理论比容量(4200mAhg-1)和较低的放电平台(0.4Vvs.Li/Li+);作为地壳中储量仅次于氧的元素,硅在工业界的年产量巨大,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取代石墨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硅也有两个显著的缺点限制了硅负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首先,硅负极材料在嵌锂和脱锂过程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膨胀可达300%,产生巨大的内部张力,使得电极材料发生严重的粉化,形成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电化学性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循环可逆性差,库伦效率低。不稳定的SEI在嵌锂和脱锂的过程中破坏,使得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直接接触,大量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n硅纳米颗粒;/n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覆于所述硅纳米颗粒的表面;/n碳材料层,所述碳材料层包覆于所述金属层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硅纳米颗粒;
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覆于所述硅纳米颗粒的表面;
碳材料层,所述碳材料层包覆于所述金属层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材质包括铁、铝、铜、钛或镍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铜;
优选地,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1-50nm,优选为3-1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层包括石墨碳层和无定形碳层,所述石墨碳层包覆于所述金属层的表面,所述无定形碳层包覆于所述石墨碳层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碳材料层的厚度为1-50nm,优选为10-20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nm-500μm,优选为80-120nm;
优选地,所述硅纳米颗粒为单分散的硅纳米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总质量,所述硅纳米颗粒的含量为50-90wt%,金属层的含量为0.1-10wt%,碳材料层的含量为10-50wt%;
优选地,基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总质量,所述硅纳米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敏,孙铭浩,刘艳艳,梁成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