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物料粉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82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物料粉碎机,包括:一次粉碎组件,其包括两个上辊轴,两个所述上辊轴并排设置,且两个所述上辊轴之间留有粉碎间隙;进料斗,其设置于所述一次粉碎组件上方,且其出口正对两个所述上辊轴之间;二次粉碎组件,其设置于所述一次粉碎组件下方,其包括两个下辊轴,两个所述下辊轴并排设置,且两个所述下辊轴间留有粉碎间隙,且所述下辊轴垂直于所述上辊轴;接料斗,其设置于所述一次粉碎组件与所述二次粉碎组件之间,且其出口正对两个所述下辊轴之间。物料经过两个上辊轴挤压粉碎后,经过一次粉碎的物料从接料斗滑落至两个下辊轴之间,经过下辊轴进行二次挤压粉碎,破坏物料的长条状结构,使物料颗粒得以均匀细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粉碎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粉碎机。
技术介绍
双辊轴式物料粉碎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物料粉碎机,但双滚轴结构在挤压并粉碎物料的过程中,会让物料颗粒沿滚轴的轴向轴向形成长条状结构,受物料粉碎前原有形状的限制,物料经过粉碎后形成长短不一的条状结构,物料颗粒大小并不均匀。因此如何让物料粉碎机加工出颗粒大小均匀的物料是至关重要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物料粉碎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料颗粒不均匀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物料粉碎机,包括:一次粉碎组件,其包括两个上辊轴,两个所述上辊轴并排设置,且两个所述上辊轴之间留有粉碎间隙;进料斗,其设置于所述一次粉碎组件上方,且其出口正对两个所述上辊轴之间;二次粉碎组件,其设置于所述一次粉碎组件下方,其包括两个下辊轴,两个所述下辊轴并排设置,且两个所述下辊轴间留有粉碎间隙,且所述下辊轴垂直于所述上辊轴;接料斗,其设置于所述一次粉碎组件与所述二次粉碎组件之间,且其出口正对两个所述下辊轴之间;驱动部件,其驱动两个所述上辊轴相对转动,以及驱动两个所述下辊轴相对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将待处理的物料投进进料斗,从而让物料滑落至两个上辊轴之间,被两个相对转动的上辊轴挤压粉碎。接料斗承接经过第一次粉碎的物料,而后物料经过接料斗滑落至两个下辊轴之间,两个相对转动的下辊轴将物料进行二次粉碎。因为物料经过上辊轴一次挤压粉碎后得到的物料会呈现长条状结构,而后经过与上辊轴相垂直的下辊轴进行二次挤压粉碎,从而破坏物料的长条状结构,使物料颗粒得以均匀细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物料粉碎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物料粉碎机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物料粉碎机机壳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进料斗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两个一次粉碎组件并排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料粉碎机,包括:机壳100、一次粉碎组件200、进料斗300、二次粉碎组件400、接料斗500和驱动部件600。机壳100用于给一次粉碎组件200、进料斗300、二次粉碎组件400和接料斗500等零件起到支撑作用,机壳100侧壁上开设有转轴安装孔,用于安装上辊轴210和下辊轴410,同时机壳100的内壁上还形成有进料卡接槽110用于固定进料斗300,以及机壳100的内壁上还形成有接料卡接槽120,用于固定进料斗500。如图2所示,一次粉碎组件200包括两个上辊轴210,上辊轴210外表面带有粉碎齿211,且上辊轴210两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机壳100侧壁上的安装孔中,同时两个上辊轴210并排设置,且粉碎齿211相互啮合,在外部电机的驱动下使两个上辊轴210相对转动,利用粉碎齿211更容易抓紧物料,使物料卷入两个上辊轴210之间,从而粉碎物料。进料斗300设置于一次粉碎组件200的上方,其用于承接投入的物料,并将物料引导滑落至两个上辊轴210之间,进料斗300外壁形成有进料卡接端310,与进料卡接槽110相配合,从而将进料斗300固定于机壳100之上。此外,为了使物料均匀的撒布于两个上辊轴210之间,将进料斗300的出口310设置成截面为长条状的结构,且截面为长条状的出口310沿上辊轴210的轴线方向设置。二次粉碎组件400,包括两个下辊轴410,下辊轴410外表面为光面,且下辊轴410两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机壳100侧壁上的安装孔中,同时两个下辊轴410并排设置,且两个下辊轴410之间留有粉碎间隙,粉碎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物料颗粒的大小。在外部电机的驱动下使两个下辊轴410相对转动,下辊轴410与上辊轴210垂直,将经过上辊轴210一次粉碎所得到物料进行二次粉碎,破坏物料颗粒的长条状结构,同时使下辊轴410的外表面设置为光面,也有利于将物料进一步粉碎细化。接料斗500设置于一次粉碎组件200与二次粉碎组件400之间,其用于承接自一次粉碎组件200洒落的物料,并将经过一次粉碎得到的物料引导滑落至两个下辊轴410之间,接料斗500外壁形成有接料卡接端510,与接料卡接槽120相配合,从而将接料斗500固定于机壳100之上。此外,为了使物料均匀的撒布于两个下辊轴410之间,将接料斗500的出口510设置成截面为长条状的结构,且截面为长条状的出口510沿下滚轴410的轴线方向设置。此外容易想到的是,可采用多个一次粉碎组件200并排使用,从而加快物料粉碎机的工作效率,如图5所示,一次粉碎组件200a与一次粉碎组件200b并排设置,上辊轴210b至上辊轴210e顺次啮合,其中上辊轴210b与210c相对转动,同时上辊轴210d与210e也相对转动,同时上辊轴210c与210d相背转动,从而实现了多个一次粉碎组件200的并排使用,同理也可得到多个二次粉碎组件200的并排使用方法。对于驱动部件600的设计,可采用一个或多个电机或是内燃机作为动力源,动力源和上辊轴210以及下辊轴410之间的传动连接方式此处不做赘述,现有的双辊式物料粉碎机的驱动方式,原则上均可以应用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中,只需根据实际的安装空间进行适应性调整。将待处理的物料投进进料斗300,从而让物料滑落至两个上辊轴210之间,被两个相对转动的上辊轴210挤压粉碎。接料斗500承接经过第一次粉碎的物料,而后物料经过接料斗500滑落至两个下辊轴410之间,两个相对转动的下辊轴410将物料进行二次粉碎。因为物料经过上辊轴一次挤压粉碎后得到的物料会呈现长条状结构,而后经过与上辊轴210相垂直的下辊轴410进行二次挤压粉碎,从而破坏物料的长条状结构,使物料颗粒得以均匀细化。以上所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料粉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次粉碎组件,其包括两个上辊轴,两个所述上辊轴并排设置,且两个所述上辊轴之间留有粉碎间隙;/n进料斗,其设置于所述一次粉碎组件上方,且其出口正对两个所述上辊轴之间;/n二次粉碎组件,其设置于所述一次粉碎组件下方,其包括两个下辊轴,两个所述下辊轴并排设置,且两个所述下辊轴间留有粉碎间隙,且所述下辊轴垂直于所述上辊轴;/n接料斗,其设置于所述一次粉碎组件与所述二次粉碎组件之间,且其出口正对两个所述下辊轴之间;/n驱动部件,其驱动两个所述上辊轴相对转动,以及驱动两个所述下辊轴相对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粉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次粉碎组件,其包括两个上辊轴,两个所述上辊轴并排设置,且两个所述上辊轴之间留有粉碎间隙;
进料斗,其设置于所述一次粉碎组件上方,且其出口正对两个所述上辊轴之间;
二次粉碎组件,其设置于所述一次粉碎组件下方,其包括两个下辊轴,两个所述下辊轴并排设置,且两个所述下辊轴间留有粉碎间隙,且所述下辊轴垂直于所述上辊轴;
接料斗,其设置于所述一次粉碎组件与所述二次粉碎组件之间,且其出口正对两个所述下辊轴之间;
驱动部件,其驱动两个所述上辊轴相对转动,以及驱动两个所述下辊轴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轴外轮廓均匀分布粉碎齿,且两个所述上辊轴的粉碎齿相互啮合。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行马东方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