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双机切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71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双机切换器,包括电源电路、主控电路、存储电路、触摸屏、第一485电路、第二485电路、第一红外发射电路、第二红外发射电路、第一电流采集电路、第二电流采集电路、第一温度采集电路、第二温度采集电路、第一对外接口电路和第二对外接口电路;主控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路、存储电路、第一485电路、第二485电路、第一红外发射电路、第二红外发射电路、第一电流采集电路、第二电流采集电路、第一温度采集电路、第二温度采集电路连接;第一对外接口电路与第一红外发射电路、第一电流采集电路连接;第二对外接口电路与第二红外发射电路、第二电流采集电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现场触控控制与远程控制并行,使控制更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双机切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双机切换器。
技术介绍
现实中存在两台空调交替运行的应用场景,其目的是为了在大的空间内进行两点制冷,让空间的温度保持稳定上升或下降;或者在其中一台空调故障时,可以切换到另一台继续运行。传统情况下,双机切换采用集中控制器,需要配合上位机进行控制,比较复杂。或者可以使用定时开关机,此种方法不是每种空调都有,且配置复杂,可视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双机切换器,能定时切换、故障切换和单双机切换,现场屏幕触控控制与远程控制并行,使控制更便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一种空调双机切换器,包括电源电路、主控电路、存储电路、触摸屏、第一485电路、第二485电路、第一红外发射电路、第二红外发射电路、第一电流采集电路、第二电流采集电路、第一温度采集电路、第二温度采集电路、第一对外接口电路和第二对外接口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与主控电路电连接;所述主控电路分别与存储电路、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双机切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主控电路、存储电路、触摸屏、第一485电路、第二485电路、第一红外发射电路、第二红外发射电路、第一电流采集电路、第二电流采集电路、第一温度采集电路、第二温度采集电路、第一对外接口电路和第二对外接口电路;/n所述电源电路与主控电路电连接;/n所述主控电路分别与存储电路、第一485电路、第二485电路、第一红外发射电路、第二红外发射电路、第一电流采集电路、第二电流采集电路、第一温度采集电路、第二温度采集电路电连接;/n所述第一对外接口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路、第一红外发射电路、第一电流采集电路、第一空调电连接;/n所述第二对外接口电路分别与第二485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双机切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主控电路、存储电路、触摸屏、第一485电路、第二485电路、第一红外发射电路、第二红外发射电路、第一电流采集电路、第二电流采集电路、第一温度采集电路、第二温度采集电路、第一对外接口电路和第二对外接口电路;
所述电源电路与主控电路电连接;
所述主控电路分别与存储电路、第一485电路、第二485电路、第一红外发射电路、第二红外发射电路、第一电流采集电路、第二电流采集电路、第一温度采集电路、第二温度采集电路电连接;
所述第一对外接口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路、第一红外发射电路、第一电流采集电路、第一空调电连接;
所述第二对外接口电路分别与第二485电路、第二红外发射电路、第二电流采集电路、第二空调电连接;
所述第一485电路与触摸屏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双机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模块MOD1、芯片U1、熔断器F1、压敏电阻RV1、变压器T1、磁芯电感L1、空心电感L2、二极管D1、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D2、肖特基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S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极性电容C2、电容C3、极性电容C4、极性电容C5、极性电容C6和电容C7;
电源模块MOD1的脚3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空心电感L2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空心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变压器T1初级绕组的一端,变压器T1初级绕组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熔断器F1的一端和压敏电阻RV1的一端,熔断器F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L极;
电源模块MOD1的脚1分别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和变压器T1次级绕组的一端,变压器T1次级绕组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压敏电阻RV1的另一端和电源N极,变压器T1初级绕组的另一端和变压器T1次级绕组的另一端为同名端;
电源模块MOD1的脚5连接极性电容C4的正极,极性电容C4的负极分别连接电源模块MOD1的脚7和电容C7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源模块MOD1的脚12、极性电容C2的负极、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D2的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并接地,
电源模块MOD1的脚14分别连接极性电容C2的正极、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D2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
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连接极性电容C5的正极和芯片U1的脚1,极性电容C5的负极分别连接芯片U1的脚3、芯片U1的脚5、肖特基二极管D3的正极和极性电容C6的负极并接地;
芯片U1的脚2分别连接磁芯电感L1的一端和肖特基二极管D3的负极,磁芯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极性电容C6的正极、芯片U1的脚4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S1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S1的负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双机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包括芯片U4、晶振Y1、发光二极管DS2、烧录接口P7、电阻R3、电阻R19、电容C15、电容C17、电容C20、电容C21和电容C22;
芯片U4的脚28连接芯片U1的脚4,芯片U4的脚29接地,芯片U4的脚30分别连接晶振Y1的一端和电容C17的一端,电容C17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5的一端并接地,电容C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和芯片U4的脚31;
芯片U4的脚25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S2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S2的负极接地;
芯片U4的脚6接地,芯片U4的脚7分别连接芯片U1的脚4、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电容C22的一端、烧录接口P7的脚2和电阻R19的一端,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2的另一端并接地;
电阻R1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烧录接口P7的脚1和芯片U4的脚18,烧录接口P7的脚3接地,烧录接口P7的脚4连接芯片U4的脚17,烧录接口P7的脚5连接芯片U4的脚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双机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电路包括芯片U5、电阻R29、电阻R30和电容C19;
芯片U5的脚1、脚2、脚3和脚4都接地,芯片U5的脚5分别连接电阻R30的一端和芯片U4的脚42,芯片U5的脚6分别连接电阻R29的一端和芯片U4的脚37,芯片U5的脚7连接电容C19的一端并接地,芯片U5的脚8分别连接电容C19的另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电阻R30的另一端和芯片U4的脚2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双机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485电路包括芯片U2、二极管TVS1、二极管TVS2、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端子座P1、电阻R4、电阻R5和电容C8;
芯片U2的脚1连接芯片U4的脚5,芯片U2的脚2分别连接芯片U4的脚3和芯片U2的脚3,芯片U2的脚4连接芯片U4的脚4,芯片U2的脚5接地,芯片U2的脚6分别连接电阻R5的一端、二极管TVS1的负极、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的一端和端子座P1的脚5,芯片U2的脚7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二极管TVS2的负极、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的另一端和端子座P1的脚6,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二极管TVS1的正极接地,二极管TVS2的正极接地,芯片U2的脚8分别连接芯片U4的脚28、电容C8的一端和电阻R5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双机切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485电路包括芯片U3、跳线插针P2、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8、电阻R21、电阻R25、电阻R27、电容C10和电容C12;
芯片U3的脚1分别连接电阻R25的一端和电阻R27的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4的脚1,芯片U3的脚2分别连接芯片U4的脚43和芯片U3的脚3,芯片U3的脚4连接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4的脚44,芯片U3的脚5接地,芯片U3的脚6分别连接电阻R18的一端和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跳线插针P2的脚1,芯片U3的脚7分别连接电阻R15的一端和跳线插针P2的脚2,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3的脚8分别连接芯片U4的脚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圣广王学奎蔡铣铖蒋军巧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互邻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