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料均化系统
本技术粉料均化系统属于化工生产
,具体涉及粉状原料的配料混合。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中,将粉状原料及外加剂以一定比例混合投入生产是常见的生产方式,现在所使用的混合多是使用提升机的提升及投放实现两种以上粉状料的混合,由于初期投放原料及外加剂的混合不均,导致生产质量差,产品质量不均,转化率低,生成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挥发性不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产品供应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粉料均化系统,实现原料及外加剂的完全均化混合,提高产品转化率,产品质量稳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粉料均化系统,包括1#受料斗、1#斗提机、原料计重仓、2#受料斗、2#斗提机、外加剂计重仓、计重混料仓、原料1#库、原料2#库、原料3#库;1#受料斗的下端出料口连通1#斗提机的下端入料口,1#斗提机的上端出料口连通原料计重仓的入料口,原料计重仓的下端出料口安装有第一螺旋给料机;2#受料斗的下端出料口连通2#斗提机的下端入料口 ...
【技术保护点】
1.粉料均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1#受料斗(1)、1#斗提机(2)、原料计重仓(3)、2#受料斗(4)、2#斗提机(5)、外加剂计重仓(6)、计重混料仓(7)、原料1#库(9)、原料2#库(10)、原料3#库(11);/n1#受料斗(1)的下端出料口连通1#斗提机(2)的下端入料口,1#斗提机(2)的上端出料口连通原料计重仓(3)的入料口,原料计重仓(3)的下端出料口安装有第一螺旋给料机(12);/n2#受料斗(4)的下端出料口连通2#斗提机(5)的下端入料口,2#斗提机(5)的上端出料口连通外加剂计重仓(6)的入料口,外加剂计重仓(6)的下端出料口安装有第二螺旋给料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粉料均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1#受料斗(1)、1#斗提机(2)、原料计重仓(3)、2#受料斗(4)、2#斗提机(5)、外加剂计重仓(6)、计重混料仓(7)、原料1#库(9)、原料2#库(10)、原料3#库(11);
1#受料斗(1)的下端出料口连通1#斗提机(2)的下端入料口,1#斗提机(2)的上端出料口连通原料计重仓(3)的入料口,原料计重仓(3)的下端出料口安装有第一螺旋给料机(12);
2#受料斗(4)的下端出料口连通2#斗提机(5)的下端入料口,2#斗提机(5)的上端出料口连通外加剂计重仓(6)的入料口,外加剂计重仓(6)的下端出料口安装有第二螺旋给料机(13);
所述第一螺旋给料机(12)与第二螺旋给料机(13)的出料口均对应连通计重混料仓(7)的上端入料口,计重混料仓(7)的下端出料口连接安装有螺带混料机(14),螺带混料机(14)的出口连通第一料封泵(15)的上端入料口,第一料封泵(15)的下部入气口连接有罗茨风机,第一料封泵(15)的出口通过第一气力输送管道(16)与原料1#库(9)的上端入料口相连通,原料1#库(9)的下端出料口连通第二料封泵(17)的上端入料口,第二料封泵(17)的下部入气口连接有罗茨风机,第二料封泵(17)的出口通过第二气力输送管道(18)与原料2#库(10)的上端入料口相连通,原料2#库(10)的下端出料口连通第三料封泵(19)的上端入料口,第三料封泵(19)的下部入气口连接有罗茨风机,第三料封泵(19)的出口通过第三气力输送管道(20)与原料3#库(11)的上端入料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均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计重仓(3)、外加剂计重仓(6)、原料1#库(9)、原料2#库(10)、原料3#库(11)的上方均安装有一个除尘器(24),所述除尘器(24)的下部入口通过收尘管道与对应的原料计重仓(3)、外加剂计重仓(6)、原料1#库(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广全,李红正,陈永平,梅新军,吴三清,王选栋,许秀娥,薛东兴,毋再飞,侯小娜,杨成娃,
申请(专利权)人:河津市卓晶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