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变桨减速器的输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65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5
一种风电变桨减速器的输出结构,该输出结构设有由下箱体和上端盖对合形成的容置腔,该容置腔内设有行星架,所述下箱体和上端盖之间设有内齿圈,在所述行星架上设有与内齿圈啮合的行星齿轮组件,所述行星架底端设有一体成型的输出花键,所述行星齿轮组件将扭矩经行星架传递至输出花键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输出花键一体成型于行星架内部,极大地减小了变桨减速器输出端结构尺寸及重量。另一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花键输出结构采用球轴承布置,减小了轴承放置占用的空间,进一步减小了减速器高度方向尺寸。此外,行星架与轴套为分体设置,降低了润滑油泄露风险,提高了润滑油清洁度,可延长减速器寿命。密封圈通过孔用挡圈进行限位固定,便于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变桨减速器的输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速器输出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重量小、可靠性高且便于检修的风电变桨减速器的输出结构。
技术介绍
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可再生能源正在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其中,风力发电以其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优势,近年来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目前,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已由最初的1MW逐步发展到4~5MW,甚至有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可达到10MW。而随着风电机组大功率化,对风电变桨减速器有着更高的要求:高功率密度,高承载能力,低重量,低成本,占用空间小。现有变桨减速器的开式齿轮输出扭矩结构中,输出用开式齿轮轴采用两个圆锥滚子轴承支撑,跨距较大,且为了预留出安装法兰螺栓拧入空间,下箱体高度尺寸增大,导致占用风机内部空间较大,且重量重。此外,现有的变桨减速器的密封结构设于减速器内部,密封失效检修难度大。因此,提供一种下箱体尺寸小、重量轻且便于检修的变桨减速器的输出结构就成为一种客观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大幅减小减速器下箱体高度,降低减速器重量,提高减速器可靠性且便于检修的风电变桨减速器的输出结构。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电变桨减速器的输出结构,该输出结构设有由下箱体和上端盖对合形成的容置腔,该容置腔内设有行星架,所述下箱体和上端盖之间设有内齿圈,在所述行星架上设有与内齿圈啮合的行星齿轮组件,所述行星架底端设有一体成型的输出花键,所述行星齿轮组件将扭矩经行星架传递至输出花键输出。所述下箱体为中空环状体,所述下箱体上端设有多个用于穿置螺栓的第一通孔,所述下箱体通过螺栓分别与内齿圈及上端盖连接。所述上端盖呈圆环状,在所述上端盖上设有多个用于穿置螺栓的第二通孔,所述上端盖上端设有凸缘。所述行星齿轮组件包括太阳轮、分别与太阳轮及内齿圈啮合的多个行星轮及连接行星轮与行星架的行星轴,所述太阳轮输出的扭矩经行星轮传递至行星架,再经输出花键输出。所述行星轮设有三个,所述三个行星轮分别通过行星轴间隔地设于行星架上。所述行星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连接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多块侧板,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壁上设有一体成型的输出花键。所述行星架上部通过与第一球轴承与上端盖连接,所述行星架下部通过第二球轴承与下箱体连接。在所述行星架下端与下箱体之间设有与行星架过盈配合的轴套,所述轴套与下箱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下端设有用于限位的孔用挡圈。所述下箱体底端设有更换下箱体内润滑油用的放油螺栓。所述行星架由球磨铸铁材料制成,所述轴套由锻造合金钢制成。本专利技术的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现有风力发电机减速器下箱体高度尺寸大,密封失效后无法检修等缺陷。本专利技术的输出花键一体成型于行星架内部,极大地减小了变桨减速器输出端结构的尺寸及重量。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花键输出结构由于不受轴向力的特点,采用球轴承布置,替代了现有的开式齿轮输出采用圆锥滚子轴承的结构,减小了轴承放置占用的空间,使得变桨减速器内部空间更为紧凑,进一步减小了减速器高度方向尺寸。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行星架与轴套为分体设置,降低了润滑油泄露风险,提高了润滑油清洁度,从而可延长减速器的寿命。密封圈通过孔用挡圈进行限位固定,当发生密封失效时,可方便地更换密封圈,从而便于检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部件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列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专利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参阅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的风电变桨减速器的输出结构设有下箱体11、上端盖12、容置腔13、内齿圈20、行星齿轮组件30、行星架31及输出花键40。该风电变桨减速器的输出结构用于输出扭矩至负载。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下箱体11与上端盖12对合形成容置腔13,其中,下箱体11为中空环状体,在下箱体11上端设有第一通孔112,其用于使螺栓111穿过,其中,第一通孔11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一通孔沿下箱体11周向间隔分布。上端盖12呈圆环状,在上端盖12上设有第二通孔121,该第二通孔121用于穿置螺栓111,使得下箱体11与上端盖12通过螺栓111连接在一起,其中,第二通孔121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二通孔121与多个第一通孔112相对应。在上端盖12上端设有凸缘122。下箱体11与上端盖12连接后其内部形成容置腔13,该容置腔13用于容置行星齿轮组件30、行星架31及输出花键40。在下箱体11与上端盖12之间设有内齿圈20,该内齿圈20呈圆环状,在内齿圈20上设有多个第三连接孔,其用于供螺栓111穿过,从而使下箱体11、内齿圈20及上端盖12连接在一起。如图2、图3所示,在容置腔13内设有行星齿轮组件30,该行星齿轮组件30包括行星架31、太阳轮32、行星轮33及行星轴34。其中,行星架31上设有太阳轮32、行星轮33及行星轴34,该行星架31包括第一基板311、第二基板312、侧板313及连接套314。第一基板311呈圆形板状,在第一基板311的中部设有第一连接孔,其用于连接太阳轮32的端部,在第一基板311的外周间隔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其用于与行星轴34的上端部连接,第二基板312呈圆形板状,在第二基板312上设有多个第三连接孔,多个第三连接孔分别与多个第二连接孔相对应,其用于与行星轴34的下端部连接。侧板313设有多块,且多块侧板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使第一基板311与第二基板312通过多块侧板313连接呈中空的圆柱状架体。该圆柱状架体的内腔用于容置太阳轮32及行星轮33。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孔及第三连接孔分别设有三个,侧板313设有三块。在第二基板312远离第一基板311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套314,该连接套314的内部上设有一体成型的输出花键40。由于输出花键40与行星架31设置为一体,极大地减小了变桨减速器输出端结构的尺寸和重量。如图2、图3所示,太阳轮32设于行星架31的中部,多个行星轮33设于行星架31内,且多个行星轮33分别与太阳轮32及内齿圈20啮合。具体地,多个行星轮33分别沿太阳轮32的外周方向间隔设置,其内侧与太阳轮32啮合,其外侧与内齿圈20啮合。使太阳轮32输出的扭矩经行星轮33传递至行星架31。本实施例中的行星轮33设有三个,当然,行星轮33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如图2、图3所示,在行星架31的第一基板311远离第二基板312一侧的表面上设有第一轴套,该第一轴套与第一连接孔呈同轴设置,其用于与第一球轴承51内圈连接。在上端盖12的中部设有第四连接孔,其用于与第一球轴承51的外周连接。使上端盖12通过第一球轴承51与行星架31的上端连接。在行星架31的连接套314的外周近第二基板312端设有第二轴套,该第二轴套用于与第二球轴承52的内圈连接。在下箱体11内设有容置槽,其用于与第二球轴承52的外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电变桨减速器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输出结构设有由下箱体(11)和上端盖(12)对合形成的容置腔(13),该容置腔(13)内设有行星架(31),所述下箱体(11)和上端盖(12)之间设有内齿圈(20),在所述行星架(31)上设有与内齿圈(20)啮合的行星齿轮组件(30),所述行星架(31)底端设有一体成型的输出花键(40),所述行星齿轮组件(30)将扭矩经行星架(31)传递至输出花键(40)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变桨减速器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输出结构设有由下箱体(11)和上端盖(12)对合形成的容置腔(13),该容置腔(13)内设有行星架(31),所述下箱体(11)和上端盖(12)之间设有内齿圈(20),在所述行星架(31)上设有与内齿圈(20)啮合的行星齿轮组件(30),所述行星架(31)底端设有一体成型的输出花键(40),所述行星齿轮组件(30)将扭矩经行星架(31)传递至输出花键(40)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变桨减速器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11)为中空环状体,所述下箱体(11)上端设有多个用于穿置螺栓(111)的第一通孔(112),所述下箱体(11)通过螺栓(111)分别与内齿圈(20)及上端盖(12)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变桨减速器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12)呈圆环状,在所述上端盖(12)上设有多个用于穿置螺栓(111)的第二通孔(121),所述上端盖(12)上端设有凸缘(1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变桨减速器的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组件(30)包括太阳轮(32)、分别与太阳轮(32)及内齿圈(20)啮合的多个行星轮(33)及连接行星轮(33)与行星架(31)的行星轴(34),所述太阳轮(32)输出的扭矩经行星轮(33)传递至行星架(31),再经输出花键(40)输出。


5.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焱李想马海波任世文李忠强
申请(专利权)人: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