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坐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528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体育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身坐蹬器。包括立柱、横梁、座椅调节装置和脚踏板运动装置;所述横梁中部与立柱顶部焊接;所述横梁两端均设有吊杆,所述吊杆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座椅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板、座椅、滑道、定位孔和卡销;所述底座板右端与所述吊杆套接;所述底座板一端设有滑道,所述底座板另一端设有定位孔;所述座椅前端设有卡销,所述座椅与滑道滑动连接;所述脚踏板运动装置包括支撑管、滑轨、踏杆、脚踏板和弹簧;所述支撑管一端与底座板呈倾斜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另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提供了能够安全稳定锻炼身体且可根据身高力气需要调节座椅位置的一种健身坐蹬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健身坐蹬器
本技术涉及体育健身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健身坐蹬器。
技术介绍
伴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健身器材层出不穷,人们利用体育器材运动,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锻炼作用,但是也有相关器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的户外健身坐蹬器为踏板固定,座椅转轴移动型,这种坐蹬器需要一定的转轴活动范围,转动时容易磕碰伤害到附近人员;人们使用转轴型坐蹬器时,因为身高力气不同,人们使用时身体随着座椅位置会出现不同上下左右位移,身高较高人群使用时出现的上下位移会较大,不安全也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能够安全稳定锻炼身体且可根据身高力气需要调节座椅位置的一种健身坐蹬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立柱、横梁、座椅调节装置和脚踏板运动装置;所述横梁中部与立柱顶部焊接;所述横梁两端均设有吊杆,所述吊杆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座椅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板、座椅、滑道、定位孔和卡销;所述底座板右端与所述吊杆套接;所述底座板一端设有滑道,所述底座板另一端设有定位孔;所述座椅前端设有卡销,所述座椅与滑道滑动连接;所述脚踏板运动装置包括支撑管、滑轨、踏杆、脚踏板和弹簧;所述支撑管一端与底座板呈倾斜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另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中部对称设有滑槽,所述支撑管内部对称设有滑轨;所述踏杆两端均设有脚踏板,所述踏杆通过滑槽与支撑管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一端连接支管,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踏杆。优选的,所述座椅后方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座椅上平面成水平状态。优选的,所述座椅底部设有圆柱,所述圆柱长度小于座椅长度,所述圆柱位于滑道中。优选的,所述卡销为阶梯状圆柱,所述卡销顶部设有易拉块,所述卡销中部设有定位块,所述卡销下部设有圆台。优选的,所述滑轨内部设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轮与脚踏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脚踏板设有矩形槽,所述脚踏板与踏杆焊接,所述脚踏板与水平面成倾斜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座椅后方设有把手,锻炼过程中手扶把手,人们可以更安全稳定的支撑身体保持平稳状态;2、座椅下方的圆柱长度小于座椅长度,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座椅在底座板上的可移动距离,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移动距离需求;3、卡销上设有易拉块,便于提起以移动和固定座椅,卡销设计为阶梯状圆柱,向上不能完全拉出至脱离座椅,卡销卡在座椅上,不易丢失;4、这种健身坐蹬器改变了以往器材部件的移动方式,运动时座椅相对于立柱固定,安全稳定;脚踏板与弹簧相连,利用弹簧的弹性拉伸和复位功能使脚踏板沿着固定轨迹往复移动,实现膝关节和腿部肌肉锻炼,使用时器材移动都于视线内,无需太多精力关注周边环境,减少事故发生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健身坐蹬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健身坐蹬器的座椅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健身坐蹬器的底座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健身坐蹬器的座椅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健身坐蹬器的卡销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健身坐蹬器的脚踏板运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柱1;2、横梁;3、吊杆;4、座椅调节装置;5、脚踏板运动装置;401、底座板;402、座椅;403、圆柱;404、把手;405、滑道;406、定位孔;407、卡销;408、易拉块;409、定位块;410、圆台;501、支撑管;502、滑槽;503、滑轨;504、滑轮;505、踏杆;506、脚踏板;507、矩形槽;508、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6所示,一种健身坐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横梁2、座椅调节装置4和脚踏板运动装置5;所述横梁2中部与立柱1顶部焊接;所述横梁2两端均设有吊杆3,所述吊杆3与横梁2固定连接;所述座椅调节装置4包括底座板401、座椅402、滑道405、定位孔406和卡销407;所述底座板401右端与吊杆3套接;所述底座板401一端设有滑道405,所述底座板401另一端设有若干定位孔406;所述座椅402前端设有卡销407,所述座椅402与滑道405滑动连接;所述脚踏板运动装置5包括支撑管501、滑轨503、踏杆505、脚踏板506和弹簧508;所述支撑管501一端与底座板401呈倾斜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501另一端与立柱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501中部对称设有滑槽502,所述支撑管501内部对称设有滑轨503;所述踏杆505两端均设有脚踏板506,所述踏杆505通过滑槽502与支撑管501滑动连接;所述弹簧508一端连接支撑管501,所述弹簧508另一端连接踏杆505,弹簧508初始为不压缩也不拉伸的原始状态;所述座椅402后方设有把手404,所述把手404与座椅402上平面成水平状态;所述座椅402底部设有圆柱403,所述圆柱403长度小于座椅402长度,所述圆柱403位于滑道405中;所述卡销407为阶梯状圆柱,所述卡销407顶部设有易拉块408,所述卡销407中部设有定位块409,所述卡销407下部设有圆台410;所述滑轨503内部设有滑轮504,所述滑轮504与所述滑轨503滑动连接,所述滑轮504与脚踏板506固定连接;所述脚踏板506设有矩形槽507,所述脚踏板506与踏杆505焊接,所述脚踏板506与水平面成倾斜状。使用时,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先坐在座椅402上,背部直挺,双手扶住把手404,运动过程中扶住把手可以保持身体上部处于稳定状态,踏杆505两端均设有脚踏板506,将双脚分别放置在踏杆505两侧脚踏板506的矩形槽507中,脚后跟抵在矩形槽507下端,矩形槽507的设计可以防止蹬踩过程中脚底打滑,使脚部稳定的踩在脚踏板506上,脚部沿着支撑管501向立柱1方向蹬踩,因为踏杆505通过滑槽502与支撑管501滑动连接,支撑管501内部对称设有滑轨503,滑轨503内部设有滑轮504,踏杆505位置移动,与踏杆505固定连接的滑轮504沿着滑轨503方向随踏杆移动,弹簧508一端与支撑管501连接,另一端与踏杆505连接,弹簧508伴随踏杆505移动处于拉伸状态,运动过程中膝盖一直保持一定的弯曲度,当腿部舒展至接近直线或者脚踏板506滑动至滑槽502接近立柱1一端的管壁时,脚踏板506达到最大的滑动距离;腿部慢慢弯曲回收,弹簧508处于拉伸状态在弹性作用下进行复位,脚部蹬踩脚踏板506缓慢沿着支撑管向自身座椅402位置移动,与弹簧508的弹力进行一定程度抵抗,使得踏杆505缓慢移动,直至弹簧508恢复初始状态,如此重复上述动作,从而达到锻炼腿部肌肉的目的;运动过程中,身体上部一直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健身坐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横梁(2)、座椅调节装置(4)和脚踏板运动装置(5);所述横梁(2)中部与立柱(1)顶部焊接;所述横梁(2)两端均设有吊杆(3),所述吊杆(3)与横梁(2)固定连接;/n所述座椅调节装置(4)包括底座板(401)、座椅(402)、滑道(405)、定位孔(406)和卡销(407);所述底座板(401)右端与吊杆(3)套接;所述底座板(401)一端设有滑道(405),所述底座板(401)另一端设有若干定位孔(406);所述座椅(402)前端设有卡销(407),所述座椅(402)与滑道(405)滑动连接;/n所述脚踏板运动装置(5)包括支撑管(501)、滑轨(503)、踏杆(505)、脚踏板(506)和弹簧(508);所述支撑管(501)一端与底座板(401)呈倾斜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501)另一端与立柱(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501)中部对称设有滑槽(502),所述支撑管(501)内部对称设有滑轨(503);所述踏杆(505)两端均设有脚踏板(506),所述踏杆(505)通过滑槽(502)与支撑管(501)滑动连接;所述弹簧(508)一端连接支撑管(501),所述弹簧(508)另一端连接踏杆(505),弹簧(508)初始为不压缩也不拉伸的原始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身坐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横梁(2)、座椅调节装置(4)和脚踏板运动装置(5);所述横梁(2)中部与立柱(1)顶部焊接;所述横梁(2)两端均设有吊杆(3),所述吊杆(3)与横梁(2)固定连接;
所述座椅调节装置(4)包括底座板(401)、座椅(402)、滑道(405)、定位孔(406)和卡销(407);所述底座板(401)右端与吊杆(3)套接;所述底座板(401)一端设有滑道(405),所述底座板(401)另一端设有若干定位孔(406);所述座椅(402)前端设有卡销(407),所述座椅(402)与滑道(405)滑动连接;
所述脚踏板运动装置(5)包括支撑管(501)、滑轨(503)、踏杆(505)、脚踏板(506)和弹簧(508);所述支撑管(501)一端与底座板(401)呈倾斜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501)另一端与立柱(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501)中部对称设有滑槽(502),所述支撑管(501)内部对称设有滑轨(503);所述踏杆(505)两端均设有脚踏板(506),所述踏杆(505)通过滑槽(502)与支撑管(501)滑动连接;所述弹簧(508)一端连接支撑管(501),所述弹簧(508)另一端连接踏杆(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海防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奥成体育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