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抹式水光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47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光针相关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涂抹式水光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套、瓶体、泵体、泵体卡套、肩套、连杆、涂抹头、瓶盖及吸管;瓶体位于外筒套内;瓶体开口处的上端面放置有泵体卡套,泵体穿过泵体卡套并卡在泵体卡套内,肩套固定的套接在瓶体的开口处用以限制泵体的轴向运动;吸管连接于泵体的下端;连杆为中空杆,连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圆环,圆环位于连杆的上半部,圆环与连杆外侧面形成环形凹槽;圆环的底端面卡在外筒套的上端面;连杆的底部卡接在泵体内将连杆固定在外筒套上;环形凹槽内卡接有涂抹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可以定量的将瓶体内的水光针精华液取出,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抹式水光针
本技术属于水光针相关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涂抹式水光针。
技术介绍
施打水光针是近年来为人们所钟爱的护肤方式,其主要利用负压针将玻尿酸等直接注射到肌肤的真皮层,借由玻尿酸的保水能力让肌肤紧实、水嫩。然而,水光针施打是属于侵入性治疗,为避免疼痛于疗程中须进行局部麻醉,而依个人体质不同,可能会发生麻药过敏,及于注射部位产生淤青、出血等情况,更会产生微创伤口,若未保持施术部位清洁,则易造成细菌感染等危险,因此在打水光针后,通常还须进行敷面膜、清洁等配套疗程,以致水光针的施打费用昂贵,对欲施打水光针的一般消费者而言造成相当大的经济负担。且以负压针进行水光针精华液施打方式属于医疗行为,一般消费者无法自行施打,故现今消费者仅能借由涂抹方式将水光针精华液涂布于肌肤上,以达到使肌肤恢复弹性及美白等效果;然而,现今涂抹式水光针一般由类似注射器样的装置将水光针精华液挤出然后涂抹,这样的操作非常不方便,单手难以操作,携带不方便,而且自己在涂抹的过程中常无法准确控制取用分量,而造成水光针精华液取出过多的浪费,且当消费者以手指将水光针精华液涂抹于肌肤,以促使水光针精华液渗入肌肤内时,手指上细菌、脏物等也会一并附着于涂抹部位,反而造成肌肤的伤害。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涂抹式水光针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涂抹式水光针,解决现今涂抹式水光针单手难以操作,携带不便,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难以控制水光针精华液的量造成浪费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涂抹式水光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套、瓶体、泵体、泵体卡套、肩套、连杆、涂抹头、瓶盖及吸管;瓶体位于外筒套内;瓶体开口处的上端面放置有泵体卡套,泵体穿过泵体卡套并卡在泵体卡套内,肩套固定的套接在瓶体的开口处用以限制泵体的轴向运动;吸管连接于泵体的下端;连杆为中空杆,连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圆环,圆环位于连杆的上半部,圆环与连杆外侧面形成环形凹槽;圆环的底端面卡在外筒套的上端面;连杆的底部卡接在泵体内将连杆固定在外筒套上;连杆的另一端套接有涂抹头,涂抹头的底端卡接于环形凹槽内。优选地,瓶盖卡接在圆环的外侧,卡接时瓶盖的底端面与外筒套的上端面接触。优选地,涂抹头的出液口处具有一定的倾斜角,且涂抹头的涂抹部为曲面。优选地,外筒套底端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弧形开口。优选地,涂抹头具有一定的弹性。优选地,泵体、连杆与外筒套均同轴线。优选地,初始状态下外筒套的底端与瓶体的底端同高。3.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二、本技术中涂抹式水光针,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可以定量的将瓶体内的水光针精华液取出,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三、本技术中涂抹式水光针,涂抹头的出液口处具有一定的倾斜角的设计,且涂抹头的涂抹部为曲面,这样在涂抹水光针精华液的时候直接使用涂抹头涂抹,不需要用手操作,避免手指上的细菌、脏物给皮肤带来的伤害。四、本技术中涂抹式水光针,具有一定弹性的涂抹头在涂抹的过程中给使用者更好的体验,不会伤害皮肤。五、本技术中涂抹式水光针,通过外筒套底端对称开设的弧形开口,可以更方便的按压瓶体,使瓶体更好的受力,使用者更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筒套,101、弧形开口,2、瓶体,3、泵体,4、泵体卡套,5、肩套,6、连杆,61、圆环,62、环形凹槽,7、涂抹头,8、瓶盖,9、吸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图中不同种类的剖面线不是按照国标进行标注的,也不对元件的材料进行要求,是对图中元件的剖视图进行区分。请参阅图1-3所示的一种涂抹式水光针,它是用于将水光针精华液按压出然后涂抹在皮肤上的一种涂抹式水光针。具体地,包括以下部件:外筒套1、瓶体2、泵体3、泵体卡套4、肩套5、连杆6、涂抹头7、瓶盖8及吸管9。瓶体2位于外筒套1内,瓶体2开口处的上端面放置有泵体卡套4,泵体3穿过泵体卡套4并卡在泵体卡套4内,肩套5固定的套接在瓶体2的开口处用以限制泵体3的轴向运动,吸管9连接于泵体3的下端。连杆6为中空杆,连杆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圆环61,圆环61位于连杆6的上半部,圆环61与连杆6外侧面形成环形凹槽62,圆环61的底端面卡在外筒套1的上端面;连杆6的底部卡接在泵体3内将连杆6固定在外筒套1上。连杆6的另一端套接有涂抹头7,涂抹头7的底端卡接于环形凹槽62内,涂抹头7的出液口处具有一定的倾斜角,且涂抹头7的涂抹部为曲面。这样在涂抹水光针精华液的时候直接使用涂抹头涂抹,不需要用手操作,避免手指上的细菌、脏物给皮肤带来的伤害。涂抹头7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在涂抹的过程中给使用者更好的体验,不会伤害皮肤。瓶盖8卡接在圆环61的外侧,卡接时瓶盖8的底端面与外筒套1的上端面接触。外筒套1底端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弧形开口101,这样可以更方便的按压瓶体,使瓶体更好的受力,使用者更省力。泵体3、连杆6与外筒套1均同轴线。初始状态下外筒套1的底端与瓶体2的底端同高,这样在放置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不容易倾倒。使用时,首先取下瓶盖8,手握外筒套1将涂抹头7对着要涂抹水光针精华液的皮肤,然后用手指按压瓶体2的底部,则在瓶体2的作用下泵体3将会受压,瓶体2内产生负压,水光针精华液将会经由连杆6与涂抹头7喷出到皮肤上,而且可以根据需求量控制按压的瓶体2的次数,然后用涂抹头将精华液涂抹均匀,使用完后盖住瓶盖8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抹式水光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套(1)、瓶体(2)、泵体(3)、泵体卡套(4)、肩套(5)、连杆(6)、涂抹头(7)、瓶盖(8)及吸管(9);/n瓶体(2)位于外筒套(1)内;瓶体(2)开口处的上端面放置有泵体卡套(4),泵体(3)穿过泵体卡套(4)并卡在泵体卡套(4)内,肩套(5)固定的套接在瓶体(2)的开口处用以限制泵体(3)的轴向运动;/n吸管(9)连接于泵体(3)的下端;/n连杆(6)为中空杆,连杆(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圆环(61),圆环(61)位于连杆(6)的上半部,圆环(61)与连杆(6)外侧面形成环形凹槽(62);/n圆环(61)的底端面卡在外筒套(1)的上端面;连杆(6)的底部卡接在泵体(3)内将连杆(6)固定在外筒套(1)上;/n连杆(6)的另一端套接有涂抹头(7),涂抹头(7)的底端卡接于环形凹槽(6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抹式水光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套(1)、瓶体(2)、泵体(3)、泵体卡套(4)、肩套(5)、连杆(6)、涂抹头(7)、瓶盖(8)及吸管(9);
瓶体(2)位于外筒套(1)内;瓶体(2)开口处的上端面放置有泵体卡套(4),泵体(3)穿过泵体卡套(4)并卡在泵体卡套(4)内,肩套(5)固定的套接在瓶体(2)的开口处用以限制泵体(3)的轴向运动;
吸管(9)连接于泵体(3)的下端;
连杆(6)为中空杆,连杆(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圆环(61),圆环(61)位于连杆(6)的上半部,圆环(61)与连杆(6)外侧面形成环形凹槽(62);
圆环(61)的底端面卡在外筒套(1)的上端面;连杆(6)的底部卡接在泵体(3)内将连杆(6)固定在外筒套(1)上;
连杆(6)的另一端套接有涂抹头(7),涂抹头(7)的底端卡接于环形凹槽(6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鹏飞邹月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上虞区雅星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