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瑞真专利>正文

一种妇产科消毒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47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妇产科消毒刷,包括开口朝上的消毒筒体,设在消毒筒体上的消毒推杆,所述的消毒筒体的下方设有输液管,输液管与消毒筒体为一体结构,输液管上设有球形单向阀,球形单向阀的输入端套装在输液管,球形单向阀通过输液管与消毒筒体相连通,球形单向阀的输出端上套装有排液筒,排液筒与球形单向阀相连通,排液筒的底端套装有消毒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防止打滑,便于观察,便于控制注入量,注入均匀,消毒液扩散速度快,便于安装或拆卸的妇产科消毒刷,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消毒刷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妇产科消毒刷。
技术介绍
目前,妇产科内的医护人员在产妇的产前、分娩时和产后需要对产妇的身体进行检查,检查时,往往需要先对产妇的阴部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妇产科常用的消毒方式是用手术镊子夹着药棉,蘸取消毒液后对会阴部位进行反复擦拭,擦拭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更换新的药棉,这样在整个消毒的过程中,就需要反复的夹取药棉,反复的蘸取消毒液,这不仅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延长检查的时间,从而给间接的影响产妇的心情。为了加快消毒的效率,通常使用消毒刷对产妇的阴部进行消毒,但是现有的消毒刷往往是将消毒液一次性注入,难以根据患者消毒的需求进行调节,而且现有的消毒刷为一次性产品,难以重复进行使用,使其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消毒刷将消毒液注入刷头往往是平面注入的方式,导致消毒液注入不均匀,而且消毒液在刷头上扩散的速度较慢,使得消毒效率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医护人员使用消毒刷。因此,生产一种使用方便,防止打滑,便于观察,便于控制注入量,注入均匀,消毒液扩散速度快,便于安装或拆卸的妇产科消毒刷,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防止打滑,便于观察,便于控制注入量,注入均匀,消毒液扩散速度快,便于安装或拆卸的妇产科消毒刷,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妇产科消毒刷,包括开口朝上的消毒筒体,设在消毒筒体上的消毒推杆,所述的消毒筒体的下方设有输液管,输液管与消毒筒体为一体结构,输液管上设有球形单向阀,球形单向阀的输入端套装在输液管,球形单向阀通过输液管与消毒筒体相连通,球形单向阀的输出端上套装有排液筒,排液筒与球形单向阀相连通,排液筒的底端套装有消毒刷头。所述的输液管的外径与球形单向阀输入端的内径相吻合,输液管与球形单向阀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排液筒的顶端套装在球形单向阀的输出端上,球形单向阀输出端的外径与排液筒的内径相吻合,排液筒与球形单向阀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的排液筒采用开口朝上的圆形筒状结构,排液筒的底板采用圆弧形板状结构,排液筒的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液孔,若干个排液孔均匀开设在排液筒的底板上,排液孔采用圆台状结构,排液孔的顶面孔径不小于排液孔的底面孔径。所述的消毒刷头的顶部设有支撑刷环,消毒刷头的顶部粘接在支撑刷环的外壁上,支撑刷环套装在排液筒的底端上,支撑刷环的内径与排液筒的外径相吻合,支撑刷环与排液筒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的球形单向阀的外壁上开设有防滑槽,防滑槽由多组凹槽等间距纵横交错组成。所述的消毒筒体的一侧设有观察窗,消毒筒体的侧壁相应观察窗开设有观察孔,该观察孔套在观察窗上,该观察孔的形状与观察窗的外形相吻合,观察窗粘接固定在消毒筒体的侧壁上,观察窗采用透明医用塑料制成的圆弧形板状结构。所述的观察窗上设有标注片,标注片粘接在观察窗的外壁上,标注片沿着观察窗的顶部延长至观察窗的底部。本技术有益效果是:首先,本技术包括开口朝上的消毒筒体,设在消毒筒体上的消毒推杆,所述的消毒筒体的下方设有输液管,输液管与消毒筒体为一体结构,输液管上设有球形单向阀,球形单向阀的输入端套装在输液管,球形单向阀通过输液管与消毒筒体相连通,球形单向阀的输出端上套装有排液筒,排液筒与球形单向阀相连通,排液筒的底端套装有消毒刷头,本技术通过设有的球形单向阀,防止排液筒内的消毒液回流到消毒筒体内,从而避免消毒筒体内的消毒液受到污染,使得本技术安全可靠;其次,本技术通过设有的观察窗和标注片,便于观察消毒筒体内消毒液的体积,并通过推动消毒推杆,便于控制其消毒液的输入量;再次,本技术通过将排液筒的底板采用圆弧形板状结构,从而使得消毒液注入更加均匀,通过在排液筒的底板上开设有的若干个排液孔,从而加快消毒液的扩散速度,从而便于进行使用,并且本技术通过设有的防滑槽,防止使用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另外,本技术中球形单向阀分别与输液管和排液筒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排液筒与支撑刷环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从而便于安装或拆卸本技术,使得本技术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易于推广使用的产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消毒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一种妇产科消毒刷,包括开口朝上的消毒筒体1,设在消毒筒体1上的消毒推杆2,所述的消毒筒体1的下方设有输液管3,输液管3与消毒筒体1为一体结构,输液管3上设有球形单向阀4,球形单向阀4的输入端套装在输液管3,球形单向阀4通过输液管3与消毒筒体1相连通,球形单向阀4的输出端上套装有排液筒5,排液筒5与球形单向阀4相连通,排液筒5的底端套装有消毒刷头6。所述的输液管3的外径与球形单向阀4输入端的内径相吻合,输液管3与球形单向阀4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排液筒5的顶端套装在球形单向阀4的输出端上,球形单向阀4输出端的外径与排液筒5的内径相吻合,排液筒5与球形单向阀4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从而便于将输液管3和排液筒5分别与球形单向阀4进行安装或拆卸;所述的排液筒5采用开口朝上的圆形筒状结构,排液筒5的底板采用圆弧形板状结构,从而便于将将消毒液更佳均匀喷洒到消毒刷头6上,排液筒5的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液孔7,若干个排液孔7均匀开设在排液筒5的底板上,排液孔7采用圆台状结构,排液孔7的顶面孔径不小于排液孔7的底面孔径,使得消毒液通过排液孔7时具有一定的压力,从而便于消毒液快速扩散到消毒刷头6上;所述的消毒刷头6的顶部设有支撑刷环8,消毒刷头6的顶部粘接在支撑刷环8的外壁上,支撑刷环8套装在排液筒5的底端上,支撑刷环8的内径与排液筒5的外径相吻合,支撑刷环8与排液筒5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从而便于对消毒刷头6进行安装或拆卸。所述的球形单向阀4的外壁上开设有防滑槽9,防滑槽9由多组凹槽等间距纵横交错组成,从而防止使用时本技术滑落;所述的消毒筒体1的一侧设有观察窗10,消毒筒体1的侧壁相应观察窗10开设有观察孔,该观察孔套在观察窗10上,该观察孔的形状与观察窗10的外形相吻合,观察窗10粘接固定在消毒筒体1的侧壁上,观察窗10采用透明医用塑料制成的圆弧形板状结构,从而便于使用时观察消毒液注入状况;所述的观察窗10上设有标注片11,标注片11粘接在观察窗10的外壁上,标注片11沿着观察窗10的顶部延长至观察窗10的底部,从而便于进一步掌握消毒液的使用体积。本产品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2、3所示,首先,按压消毒推杆2,使得消毒推杆2的底面与消毒筒体1的底板相接触,将输液管3按压在消毒液面下,通过拽拉消毒推杆2,使得消毒筒体1内填充进消毒液;然后,将球形单向阀4和排液筒5以及支撑刷环8依次进行安装,并对本技术进行无菌消毒,消毒后将本产品进行真空包装;再然后,使用时,取出本产品,通过挤压消毒推杆2,使得消毒液注入消毒刷头6上,医护人员通过握住球形单向阀4对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产科消毒刷,包括开口朝上的消毒筒体(1),设在消毒筒体(1)上的消毒推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筒体(1)的下方设有输液管(3),输液管(3)与消毒筒体(1)为一体结构,输液管(3)上设有球形单向阀(4),球形单向阀(4)的输入端套装在输液管(3),球形单向阀(4)通过输液管(3)与消毒筒体(1)相连通,球形单向阀(4)的输出端上套装有排液筒(5),排液筒(5)与球形单向阀(4)相连通,排液筒(5)的底端套装有消毒刷头(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消毒刷,包括开口朝上的消毒筒体(1),设在消毒筒体(1)上的消毒推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毒筒体(1)的下方设有输液管(3),输液管(3)与消毒筒体(1)为一体结构,输液管(3)上设有球形单向阀(4),球形单向阀(4)的输入端套装在输液管(3),球形单向阀(4)通过输液管(3)与消毒筒体(1)相连通,球形单向阀(4)的输出端上套装有排液筒(5),排液筒(5)与球形单向阀(4)相连通,排液筒(5)的底端套装有消毒刷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消毒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管(3)的外径与球形单向阀(4)输入端的内径相吻合,输液管(3)与球形单向阀(4)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排液筒(5)的顶端套装在球形单向阀(4)的输出端上,球形单向阀(4)输出端的外径与排液筒(5)的内径相吻合,排液筒(5)与球形单向阀(4)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消毒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液筒(5)采用开口朝上的圆形筒状结构,排液筒(5)的底板采用圆弧形板状结构,排液筒(5)的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液孔(7),若干个排液孔(7)均匀开设在排液筒(5)的底板上,排液孔(7)采用圆台状结构,排液孔(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真
申请(专利权)人:刘瑞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