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全身麻醉的气管插管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1437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全身麻醉的气管插管辅助装置,包括气管和固定块,固定块朝向口腔上颚的一面为上颚面,固定块朝向舌头的一面设置有固定件,上颚面上开设有螺孔,螺孔内螺纹配合有螺杆,固定块上中空开设有通腔,通腔上转动设置有齿轮,通腔大小与齿轮大小相适配,螺杆一端通过螺孔插入通腔,另一端穿出螺孔至患者口腔内并设置有抵触板,螺杆插入通腔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通槽,齿轮上朝通槽方向凸起有插块,插块插入通槽并沿通槽长度方向滑移,通槽截面呈长方形设置,固定块上开设有开槽,固定块上还贯穿有输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患者全麻且俯卧体位的情况下气管容易被患者咬合导致气管损坏或在患者体内移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全身麻醉的气管插管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全身麻醉手术辅助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全身麻醉的气管插管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抑制,在大型手术中全身麻醉较为常见,且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医护人员还需要通过气管插管的方式来为患者肺部进行供氧;气管插管是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或支气管内的方法,为呼吸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等提供最佳条件,是抢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重要措施,在全身麻醉中气管插管无疑是最保险的续氧方法。而俯卧位是外科手术中的常见体位,俯卧位现已成为脊柱手术的常用体位。目前,在采用俯卧位下全身麻醉时,患者在麻醉减浅或复苏过程中会咬合气管插管,使得气管插管损坏,进一步导致气管内气体外泄,进而影响患者肺部通气,且在患者全麻无意识的情况下,气管会因为外力影响在患者口腔上移动,导致患者体内气管插管位置偏移,进而影响患者通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全身麻醉的气管插管辅助装置,为解决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全身麻醉的气管插管辅助装置,包括用于插入患者肺部的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塞入患者口中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朝向口腔上颚的一面为上颚面,所述固定块朝向舌头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将舌头固定住的固定件,所述上颚面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螺纹配合有螺杆,所述固定块上中空开设有与螺孔连通的通腔,所述通腔上转动设置有齿轮,所述通腔大小与齿轮大小相适配,所述螺杆一端通过螺孔插入通腔,另一端穿出螺孔至患者口腔内并设置有用于抵触在口腔上颚的抵触板,所述螺杆插入通腔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齿轮上朝通槽方向凸起有与通槽大小相适配的插块,所述插块插入通槽并沿通槽长度方向滑移,所述通槽截面呈长方形设置,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全身麻醉的气管插管辅助装置,包括用于插入患者肺部的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塞入患者口中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朝向口腔上颚的一面为上颚面,所述固定块朝向舌头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将舌头固定住的固定件,所述上颚面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螺纹配合有螺杆,所述固定块上中空开设有与螺孔连通的通腔,所述通腔上转动设置有齿轮,所述通腔大小与齿轮大小相适配,所述螺杆一端通过螺孔插入通腔,另一端穿出螺孔至患者口腔内并设置有用于抵触在口腔上颚的抵触板,所述螺杆插入通腔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齿轮上朝通槽方向凸起有与通槽大小相适配的插块,所述插块插入通槽并沿通槽长度方向滑移,所述通槽截面呈长方形设置,所述齿轮转动带动插块转动使得插块外壁与通槽内壁抵触实现螺杆在螺孔内的转动,所述固定块朝向口腔开口处的一面开设有供齿轮部分暴露的开槽,所述固定块上还贯穿有供气管穿设的输送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全身麻醉的气管插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限制块,所述限制块上开设有供患者舌头舌体部分容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声星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