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长侧链烷基芳烃物料的加氢转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136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长侧链烷基芳烃物料的加氢转化方法,包括:在氢气存在条件下,将含长侧链烷基芳烃物料通入加氢精制反应区,得到加氢精制流出物;以及将所述加氢精制流出物通入加氢裂化反应区,得到加氢裂化流出物,其中,所述加氢裂化反应区的上游区域装填含有载体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Ⅰ,下游区域装填含有载体Ⅱ的加氢裂化催化剂Ⅱ,且所述载体Ⅰ的B酸量低于所述载体Ⅱ的B酸量,所述载体Ⅰ的B酸密度低于所述载体Ⅱ的B酸密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氢转化方法通过组合装填不同性质的加氢裂化催化剂,调节了烷基芳烃转化过程中的长烷基侧链的裂化深度,最大限度保留其分子结构,提高了产品价值的同时降低了氢耗,增加了过程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长侧链烷基芳烃物料的加氢转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氢裂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长侧链烷基芳烃物料的加氢转化方法。
技术介绍
原油资源日趋重质化,主要表现为原油中的芳烃含量逐渐升高,特别是重质馏分中的多环芳烃含量逐渐升高。与此同时,随环保意识的增强,燃料油标准中对芳烃的要求也日益严格,2019实施的国六燃料油标准中将车用柴油中多环芳烃含量的上限由11%降到了7%。因此,多环芳烃的高效转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各种多环芳烃转化技术也应运而生。加氢裂化作为重质油轻质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芳烃转化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大量研究发现芳烃部分加氢+选择性开环是芳烃高效转化的途径之一,但开环产物的过度裂化导致低附加值产品如低碳烷烃的产率高且化学氢耗高,经济性有待改善。CN104646052A公开了一种双环以上芳烃选择性加氢开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载体由氧化铝、无定形硅铝、改性小晶粒Beta型分子筛、SAPO/ZSM-5复合分子筛共同组成。该催化剂通过不同类型分子筛复配技术与活性金属定位负载与调控技术,匹配了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中心、异构化活性中心与裂化活性中心,使其在富含双环以上芳烃劣质馏分油加氢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芳烃开环选择性。但该催化剂制备工艺较为复杂。CN104117386A公开了一种稠环芳烃加氢开环反应的催化剂,该催化剂以改性的高硅铝比H-Beta分子筛和无机氧化物为载体,贵金属Pt、Pd或Ir为活性组分。该催化剂具有抑制深度裂化,促进芳烃选择性开环及产物异构化的特征。但贵金属催化剂价格昂贵且容易硫中毒。r>CN104043473A公开了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催化剂首先将Y型沸石分子筛与含Mo化合物和含Ni化合物混合,将混合物在含水蒸气的气氛下处理,得多含Mo和Ni的MoNiY型沸石分子筛,并以此MoNiY型分子筛为酸性组分制备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柴油加氢改质时,能够抑制柴油中芳烃开环产物的二次裂化,进而提高选择性开环产物的收率,在保持高柴油收率的同时,提升柴油质量。加氢裂化原料中的芳烃通常会带有侧链,甚至长侧链,同时芳烃发生开环反应也会产生较长的侧链,在常规的加氢裂化催化剂作用下,环烷环开环的同时烷基长侧链会发生断侧链反应且生成的链烷烃易发生深度裂化反应,这是因为与开环反应相比,烷基侧链的断裂及链烷烃的裂化反应更容易发生,但这会导致过程氢耗增加且生产大量低价值的小分子低碳烷烃如丙烷和丁烷等。因此抑制长侧链烷基芳烃或芳烃开环产物的烷基侧链过度裂化是调控芳烃加氢转化过程产品结构、降低化学氢耗、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需注意的是,前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抑制烷基芳烃加氢转化过程中烷基长侧链过度裂化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长侧链烷基芳烃物料的加氢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氢气存在条件下,将含长侧链烷基芳烃物料通入加氢精制反应区,得到加氢精制流出物;以及将所述加氢精制流出物通入加氢裂化反应区,得到加氢裂化流出物,其中,所述加氢裂化反应区沿物料流动方向包括上游区域和下游区域,所述上游区域装填含有载体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Ⅰ,所述下游区域装填含有载体Ⅱ的加氢裂化催化剂Ⅱ,且所述载体Ⅰ的B酸量低于所述载体Ⅱ的B酸量,所述载体Ⅰ的B酸密度低于所述载体Ⅱ的B酸密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含长侧链烷基芳烃物料为至少一个侧链的碳原子数大于等于4的烷基芳烃,优选为至少一个侧链的碳原子数大于5且小于25的烷基芳烃。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所述载体Ⅱ的B酸量为基准,单位重量的所述载体Ⅰ的B酸量是单位重量的所述载体Ⅱ的B酸量的30%以下,优选20%以下。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所述载体Ⅱ的B酸密度为基准,所述载体Ⅰ的B酸密度是所述载体Ⅱ的B酸密度的40%以下,优选30%以下。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氧化物为基准,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Ⅰ包括60~85wt%的所述载体Ⅰ,1.5-6wt%的Ⅷ族金属组分以及10-35wt%的ⅥB族金属组分,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Ⅱ包括60-85wt%的所述载体Ⅱ,1.5-6wt%的Ⅷ族金属组分以及10-35wt%的ⅥB族金属组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体Ⅰ包括改性氧化铝和/或无定形硅铝和基质Ⅰ,所述载体Ⅱ包括硅铝分子筛和基质Ⅱ。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体Ⅰ中改性氧化铝和/或无定型硅铝的含量为50~99.5wt%,基质Ⅰ的含量为0.5~50wt%。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改性氧化铝为含有F、P、B、Mg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体Ⅱ中硅铝分子筛的含量为10~50wt%,基质Ⅱ的含量为50~90wt%。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质Ⅰ和所述基质Ⅱ各自独立地选自氧化铝、氧化硅和氧化硅-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Ⅰ和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Ⅱ的装填体积比例为1:9~9:1,优选为1:3~9: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氢裂化反应区的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2~15MPa,反应温度300~415℃,氢油体积比100~1500,体积空速0.5~10.0h-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氢裂化反应区的反应条件为:反应压力3~12MPa,反应温度320~380℃,氢油体积比300~800,体积空速1.0~6.0h-1。本专利技术通过组合装填不同性质的加氢裂化催化剂,提高催化剂性质与反应过程的匹配性,可在烷基芳烃的转化时抑制了烷基侧链的过度裂化,提高产物中长链链烷烃的含量、降低低碳链烷烃的产率和化学氢耗,既增加了高价值产品的收率又提高过程的经济性,实现了长链烷基多环芳烃的高效转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列举这些实例仅出于示例性目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中,除了明确说明的内容之外,未提到的任何事宜或事项均直接适用本领域已知的那些而无需进行任何改变。而且,本文描述的任何实施方式均可以与本文描述的一种或多种其他实施方式自由结合,由此形成的技术方案或技术思想均视为本专利技术原始公开或原始记载的一部分,而不应被视为是本文未曾披露或预期过的新内容,除非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该结合明显不合理。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所有特征可以任意组合,这些组合应被理解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或记载的内容,除非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该组合明显不合理。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以十二烷基萘为例,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当采用传统的加氢裂化工艺,十二烷基萘很容易发生脱烷基反应,且烷基侧链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长侧链烷基芳烃物料的加氢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在氢气存在条件下,将含长侧链烷基芳烃物料通入加氢精制反应区,得到加氢精制流出物;以及/n将所述加氢精制流出物通入加氢裂化反应区,得到加氢裂化流出物,/n其中,所述加氢裂化反应区沿物料流动方向包括上游区域和下游区域,所述上游区域装填含有载体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Ⅰ,所述下游区域装填含有载体Ⅱ的加氢裂化催化剂Ⅱ,且所述载体Ⅰ的B酸量低于所述载体Ⅱ的B酸量,所述载体Ⅰ的B酸密度低于所述载体Ⅱ的B酸密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长侧链烷基芳烃物料的加氢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氢气存在条件下,将含长侧链烷基芳烃物料通入加氢精制反应区,得到加氢精制流出物;以及
将所述加氢精制流出物通入加氢裂化反应区,得到加氢裂化流出物,
其中,所述加氢裂化反应区沿物料流动方向包括上游区域和下游区域,所述上游区域装填含有载体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Ⅰ,所述下游区域装填含有载体Ⅱ的加氢裂化催化剂Ⅱ,且所述载体Ⅰ的B酸量低于所述载体Ⅱ的B酸量,所述载体Ⅰ的B酸密度低于所述载体Ⅱ的B酸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长侧链烷基芳烃物料为至少一个侧链的碳原子数大于等于4且小于30的烷基芳烃,优选为至少一个侧链的碳原子数大于5且小于25的烷基芳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载体Ⅱ的B酸量为基准,单位重量的所述载体Ⅰ的B酸量是单位重量的所述载体Ⅱ的B酸量的30%以下,优选2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载体Ⅱ的B酸密度为基准,所述载体Ⅰ的B酸密度是所述载体Ⅱ的B酸密度的40%以下,优选3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物为基准,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Ⅰ包括60~85wt%的所述载体Ⅰ,1.5~6wt%的Ⅷ族金属组分以及10~35wt%的ⅥB族金属组分,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Ⅱ包括60~85wt%的所述载体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平秦康毛以朝胡志海任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