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用油溶性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1359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用油溶性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聚合度为3的聚甲醛二甲醚和/或聚合度为4的聚甲醛二甲醚;解决现有破乳剂在成分复杂、油水乳化程度高、乳化稳定性强的采出液中的分散性能不好以致油水分离速度慢及分离不彻底的问题;及其闪点低,夏季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易燃易爆,安全性低的问题;凝固点高,在严寒冬季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用油溶性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田助剂,具体的是一种油溶性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油田,常规油溶性破乳剂由干剂和溶剂组成,随着油田开采技术的不断更新变化,采出液成分更加复杂,油水乳化程度高,乳化稳定性增强,给其脱水造成了很大困难,以致目前的常规破乳剂,其在采出液中的分散性能不佳,从而造成油水分离速度慢及分离不彻底的状况出现,且存在大量乳化层。此种情况下,为了满足生产要求,只能大幅度提高破乳剂浓度和破乳温度,否则脱水速度、脱后污水含油,油中含水和残余乳化参数均很难达标。另外,常规油溶性破乳剂的溶剂采用的是芳香烃系列溶剂,如二甲苯,芳香烃系列溶剂的闪点低,夏季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易燃易爆,安全性低,另外凝固点高,在严寒冬季不能正常使用。再有,芳香烃系列溶剂虽然溶解能力强,但其毒性及非环保性能也非常显著,对人体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伤害,对空气、水环境及土壤可造成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田用油溶性破乳剂,解决现有破乳剂在成分复杂、油水乳化程度高、乳化稳定性强的采出液中的分散性能不好以致油水分离速度慢及分离不彻底的问题;及其闪点低,夏季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易燃易爆,安全性低的问题;凝固点高,在严寒冬季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毒性大,非环保性能显著的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油田用油溶性破乳剂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油田用油溶性破乳剂,包括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聚合度为3的聚甲醛二甲醚和/或聚合度为4的聚甲醛二甲醚。进一步地,所述油田用油溶性破乳剂还包括干剂;所述干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十八醇醚和/或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醚。进一步地,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算,所述干剂为10~45%,所述溶剂为55~90%。第二方面,所述油田用油溶性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溶剂及所述干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搅拌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油溶性破乳剂,使用聚合度为3-4的聚甲醛二甲醚PODE3~4作为溶剂,是因为PODE3~4属于醚类,而目前国内外油田所用油溶破乳剂干剂大部分为非离子型嵌段聚醚,根据相似相溶原理,PODE3~4溶剂和干剂之间产生协同效应,使得PODE3~4可显著增加油溶性破乳剂干剂的溶解分散性能,提高破乳剂分子的扩散性,使破乳剂性能在低温下就能得到更充分地发挥,破乳效果非常明显。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破乳实验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但是值得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专利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然而,对于没有详尽描述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完全理解本专利技术。目前聚甲醛二甲醚PODEn中,聚合度为5-8的PODE5~8由于十六烷值高,主要用作柴油添加剂使用;而聚甲醛二甲醚(PODE3和/或PODE4)溶解性能非常好。鉴于极强的溶解性能可显著增加油溶性破乳剂干剂在体系中的溶解度,而溶解度的提高有助于破乳剂分子在油相中的分散,促进破乳剂分子在油水界面快速迁移,使破乳剂分子能够迅速地扩散吸附到油水界面膜上,大幅度地降低界面膜强度,破坏界面乳化膜,改变水滴的表面张力,促使分散在原油中的细小水滴结合凝聚成大水滴,得以油水迅速分离,大大提高破乳剂的破乳性能,所以,本专利技术选择聚甲醛二甲醚(PODE3~4)作为破乳剂干剂的溶剂,从而获得本申请所述的破乳剂,而使用聚甲醛二甲醚(PODE3~4)作为油田用油溶性破乳剂的溶剂在国内外还未曾报道。另外,PODE3~4中不含硫、铅、有机氯和芳烃等有毒有害物质,绿色环保,挥发度适中,具有远超芳烃的溶解能力,可生物降解,作为溶剂具有诸多环保优势。PODE3~4闭口闪点高,凝固点低,不但保证油溶破乳剂的闪点质量达标率能够100%,而且其高闪点,不易燃易爆保证了夏季生产和现场使用的安全性。进一步地,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油田用油溶性破乳剂做更深入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油溶性破乳剂,其原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算由下述组分组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十八醇醚1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醚20%、PODE330%、PODE435%。制备方法:按上述组分比例,将溶剂PODE3和PODE4加入掺混到调合罐内,随后将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十八醇醚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醚掺混到同一调合罐内。在常温常压下混合搅拌30分钟,即获得破乳剂A。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油溶性破乳剂,其原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算由下述组分组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十八醇醚1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醚15%、PODE335%、PODE435%。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获得破乳剂B。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油溶性破乳剂,其原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算由下述组分组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十八醇醚1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醚10%、PODE340%、PODE435%。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获得破乳剂C。对比例现场使用的常规破乳剂,该破乳剂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算由下述组分组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十八醇醚1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醚20%、二甲苯65%。制备方法:按上述组分比例,将溶剂二甲苯加入到调合罐内,随后将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十八醇醚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醚掺混到同一调合罐内。边搅拌边升温至40℃,搅拌30分钟后,温度降至室温并静止1个小时,获得破乳剂D。实验例一、理化指标测试表1为实施例1-3及对比例的破乳剂的理化技术指标检测结果。表1破乳剂A、B、C、D理化技术指标由表1可见,以PODE3~4为溶剂的油溶性破乳剂A、B、C闪点都高达55℃,远远高于目前现场在用破乳剂D的闪点(26℃)和企业标准要求闪点(>25℃),不但保证油溶破乳剂的闪点质量达标率能够100%,而且其高闪点,不易燃易爆保证了夏季生产和现场使用的安全性。另外,以PODE3~4为溶剂的油溶破乳剂A、B、C凝点-48℃,远低于企业标准要求(<-25℃)和目前现场在用破乳剂D的凝点(-27℃),产品冬季储存和使用的防冻性能非常好,为油田冬季原油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二、评价试验用瓶试法对上述实施例1-3中破乳剂A、破乳剂B、破乳剂C和对比例破乳剂D进行了破乳性能评价试验,评价试验用原油样品来自大庆油田采油六厂喇二一混合油样,原油含水53.1%。实验结果如下表2所示。表2A、B、C破乳剂和现场使用的破乳剂D破乳性能评价以上表2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1-3以PODE3~4作为溶剂的破乳剂A、B和C在脱水量、脱水速度、脱后污水含油、水中含油和残余乳化等几个指标均优于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用油溶性破乳剂,包括溶剂,其特征在于:/n所述溶剂为聚合度为3的聚甲醛二甲醚和/或聚合度为4的聚甲醛二甲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用油溶性破乳剂,包括溶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剂为聚合度为3的聚甲醛二甲醚和/或聚合度为4的聚甲醛二甲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用油溶性破乳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干剂;
所述干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十八醇醚和/或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田用油溶性破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付红英李连客单大龙吴虹范雪蕾张唯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开普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