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痰雾化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35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吸痰雾化一体机,在负压泵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连接雾化生成器和吸痰器,并在吸气管和雾化管上分别设置出气管和进气管,通过两个三通阀控制出气管和进气管的通断,使雾化生成器和吸痰器独运行,实现了将雾化生成器和吸痰器共存在一个机体中,并采用一个负压泵给雾化生成器和吸痰器提供正负气流,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成本,同时也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痰雾化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吸痰雾化一体机。
技术介绍
吸痰机和雾化机作为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主要设备,部分患有呼吸内科疾病的患者,会出现痰液过多的现象,采用吸痰机将呼吸道中的痰液吸出,同时也会采用雾化机将药液生成雾状药剂,将药剂直接输入到呼吸道中,对其进行治疗。但是,同时使用两种设备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医疗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占地面积,也增加了携带困难,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设计一种吸痰雾化一体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吸痰雾化一体机,同时实现吸痰和药剂雾化的功能,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同时也便于携带。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吸痰雾化一体机,包括壳体、储液灌、负压泵、吸痰管、吸气管和雾化管;所述负压泵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吸痰管和吸气管一端与储液灌连接,吸痰管的另一端生成有吸痰端,吸气管的另一端与负压泵的进气口连接,雾化管的一端与负压泵的出气口连接,雾化管的另一端连接雾化生成器;所述雾化管上还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和雾化管的连接处设置第一三通阀;所述吸气管上还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和吸气管的连接处设置第二三通阀;当吸痰时,第一三通阀将出气管与负压泵的出气口连通,第二三通阀将负压泵的进气口与吸气管连通,进气管关闭;雾化时,第一三通阀将负压泵的出气口和雾化生成器连通,关闭出气管,第二三通阀将负压泵的进气口与进气管连通。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配装储液罐和雾化生成器的卡槽。优选的,所述吸痰端的周面形成有多个吸痰小孔。优选的,所述出气管和进气管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其出口端设置在壳体上,出气管和进气管的出口设置有防尘网。优选的,所述吸痰管上还设置有单向阀。优选的,所述储液灌中设置有隔板,将储液灌分割为两个独立的容纳腔,分别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上端连通,所述吸气管的端部伸入至第二容纳腔中,吸痰管的端部伸入至第一容纳腔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容纳腔中还设置有漏斗,吸痰管的下端伸入漏斗中,且位于漏斗的下端开口上方。优选的,所述储液灌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其顶部的盖体,漏斗可拆卸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痰雾化一体机,在负压泵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连接雾化生成器和吸痰器,并在吸气管和雾化管上分别设置出气管和进气管,通过两个三通阀控制出气管和进气管的通断,使雾化生成器和吸痰器独运行,实现了将雾化生成器和吸痰器共存在一个机体中,并采用一个负压泵给雾化生成器和吸痰器提供正负气流,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成本,同时也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吸痰雾化一体机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吸痰时吸痰雾化一体机的气流路线图;图3为本技术雾化时吸痰雾化一体机的气流路线图;图4为本技术吸痰雾化一体机的外观图。图中:1、储液灌;2、负压泵;3、吸痰管;4、吸气管;5、雾化管;6、出气管;7、进气管;8、第一三通阀;9、第二三通阀;10、雾化生成器;11、漏斗;12、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参阅图1-3,一种吸痰雾化一体机,包括壳体、储液灌1、负压泵2、吸痰管3、吸气管4和雾化管5。其中,壳体上设置有配装储液灌1的凹槽,储液灌设置在凹槽中,负压泵2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吸痰管3和吸气管4一端与储液灌1连接,吸痰管3的另一端生成有吸痰端,所述吸痰端的周面形成有多个吸痰小孔,吸气管4的另一端与负压泵2的进气口连接,雾化管5的一端与负压泵的出气口连接,雾化管5的另一端连接雾化生成器10。所述雾化管5上还设置有出气管6,出气管6和雾化管5的连接处设置第一三通阀8。所述吸气管4上还设置有进气管7,进气管7和吸气管4的连接处设置第二三通阀9。当吸痰时,第一三通阀8将出气管6与负压泵2的出气口连通,第二三通阀9将负压泵2的进气口与吸气管4连通,使进气管7关闭,负压泵产生负压,将患者的痰液自呼吸道吸入通过吸痰管3吸入储液罐中,负压气流经过吸气管4进入负压本2,并通过出气管6排出。雾化时,第一三通阀8将负压泵2的出气口和雾化生成器连通,关闭出气管6,第二三通阀9将负压泵2的进气口与进气管7连通,气流自进气管进入负压泵,并通过雾化管5进入到雾化生成器中,将药液生成雾状。所述出气管6和进气管7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其出口端设置在壳体上,出气管6和进气管7的出口还设置有防尘网。所述吸痰管3上还设置有单向阀,吸气管4上还设置过滤器。所述储液灌1中设置有隔板12,将储液灌1分割为两个独立的容纳腔,分别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吸气管4的端部伸入至第二容纳腔中,吸痰管的端部伸入至第一容纳腔中。所述的隔板12的下端及侧边与储液灌1的内壁相密封,所述的隔板12的上端部与储液灌1顶部的下表面之间具有能够使气体流通的通道,所述的通道的下端的高度高于吸痰管下端的高度。所述的第一容纳腔中还设置有漏斗11,所述的漏斗11的上端边缘与第一容纳腔的内壁密封连接,吸痰管的下端伸入漏斗11中,且位于漏斗11的下端开口上方。当吸痰管吸出的液体通过漏斗11进入第一容纳腔,即使储液灌1发生倾倒,液体不会泼出,或仅有少量液体泼出,能够防止液体进入吸气管4中。所述储液灌1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其顶部的盖体,漏斗可拆卸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便于拆卸清洗。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提手和雾化生成器的卡槽,雾化生成器使用后设置在卡槽中,便于固定,通过提手方便将整个吸痰雾化一体机进行移动收纳。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痰雾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储液灌(1)、负压泵(2)、吸痰管(3)、吸气管(4)和雾化管(5);/n所述负压泵(2)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吸痰管(3)和吸气管(4)一端与储液灌(1)连接,吸痰管(3)的另一端生成有吸痰端,吸气管(4)的另一端与负压泵(2)的进气口连接,雾化管(5)的一端与负压泵的出气口连接,雾化管(5)的另一端连接雾化生成器;/n所述雾化管(5)上还设置有出气管(6),出气管(6)和雾化管(5)的连接处设置第一三通阀(8);/n所述吸气管(4)上还设置有进气管(7),进气管(7)和吸气管(4)的连接处设置第二三通阀(9);/n当吸痰时,第一三通阀(8)将出气管(6)与负压泵(2)的出气口连通,第二三通阀(9)将负压泵(2)的进气口与吸气管(4)连通,进气管(7)关闭;/n雾化时,第一三通阀(8)将负压泵(2)的出气口和雾化生成器连通,关闭出气管(6),第二三通阀(9)将负压泵(2)的进气口与进气管(7)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痰雾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储液灌(1)、负压泵(2)、吸痰管(3)、吸气管(4)和雾化管(5);
所述负压泵(2)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吸痰管(3)和吸气管(4)一端与储液灌(1)连接,吸痰管(3)的另一端生成有吸痰端,吸气管(4)的另一端与负压泵(2)的进气口连接,雾化管(5)的一端与负压泵的出气口连接,雾化管(5)的另一端连接雾化生成器;
所述雾化管(5)上还设置有出气管(6),出气管(6)和雾化管(5)的连接处设置第一三通阀(8);
所述吸气管(4)上还设置有进气管(7),进气管(7)和吸气管(4)的连接处设置第二三通阀(9);
当吸痰时,第一三通阀(8)将出气管(6)与负压泵(2)的出气口连通,第二三通阀(9)将负压泵(2)的进气口与吸气管(4)连通,进气管(7)关闭;
雾化时,第一三通阀(8)将负压泵(2)的出气口和雾化生成器连通,关闭出气管(6),第二三通阀(9)将负压泵(2)的进气口与进气管(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痰雾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配装储液罐和雾化生成器的卡槽。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爱的仕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