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血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34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积血盘,属于妇产科用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积血盘容量小,使用不方便,还容易污染产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积血盘主体包括基座结构和积血槽,积血槽内开设有通孔,其中,还包括带有刻度线的折叠储液瓶和导管;积血槽底部形成有弧形底壁,弧形底壁的弧底开设有通孔;导管一端通过第一接头与通孔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接头与折叠储液瓶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积血槽下表面还布设有导向槽;收纳结构形成与积血盘主体外部,用于环形收纳导管,并且收纳结构通过挂钩固定第二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储液容量大,使用方便,医护人员劳动强度低,并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又有效保证产床清洁避免污染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积血盘
本技术涉及妇产科用医疗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积血盘。
技术介绍
目前,妇产科,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5%-10%,但由于临床上估计的产后出血量往往比实际出血量低,因此产后出血的实际发病率更高,正确的估计出血量,可以更好的观察病情;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积血盘,积血盘容量只能存储400ml血液,对于出血量大于400ml时需要将积血盘从产妇臀下取出,将血液转存到其它测量容器里,然后将积血盘从新放回原位继续收集血液,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很不方便,而且还容易污染产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积血盘,储液容量大、使用方便,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方便医护人员诊断、护理产后出血病人,及时发现病情,同时,又有效保证产床清洁,不受污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的积血盘,包括:积血盘主体,其一端布设有基座结构,其另一端布设有积血槽,所述积血槽内开设有通孔,其中,还包括带有刻度线的折叠储液瓶、以及连通所述积血槽和所述折叠储液瓶的导管;所述积血槽底部形成有弧形底壁,所述弧形底壁的弧底开设有所述通孔,所述积血槽下表面还布设有引导所述导管走线路径的导向槽;所述导管一端通过第一接头与所述通孔固定连接,所述导管另一端通过第二接头与所述折叠储液瓶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收纳结构,其形成与所述积血盘主体外部,用于环形收纳所述导管,并且所述收纳结构通过挂钩固定所述第二接头。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从所述通孔位置朝向所述积血槽末端延伸。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导管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收纳结构包括收纳本体和所述挂钩;所述收纳本体,其形成于所述积血盘主体外壁上、并呈弧形或V型或U型结构的环绕在所述积血盘主体外壁的凹槽;所述凹槽固连有至少一个所述挂钩。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头上布设有控制阀,用于导通或阻断所述积血槽和所述折叠储液瓶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折叠储液瓶为圆柱体或长方体结构,其顶端接口部,通过所述接口部与所述第二接头能够拆卸的连接;所述折叠储液瓶容量大于400ml。进一步的,所述折叠储液瓶位于所述接口部的一侧布设有排气阀。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结构上部形成有与臀部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从所述积血盘主体一端朝向所述积血槽侧向上延伸;所述基座结构位于所述积血槽侧的侧壁呈m型结构,用于引导血液流至所述积血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积血槽的所述弧形底壁布设有刻度线组,用于测量胎盘尺寸。进一步的,所述刻度线组包括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所述第一刻度线和所述第二刻度线垂直相交,用于横向和纵向测量胎盘尺寸。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积血盘,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计的积血盘主体包括基座结构和积血槽,积血槽通过导管将积血槽的血液引流到折叠储液瓶内,增大了积血槽的贮血容量,同时,也避免扳动孕妇,有利于减轻孕妇疼痛感,使用方便,而且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有效保证产床清洁,不受污染;另外,通过折叠储液瓶计量出血量,方便医护人员诊断、护理产后出血病人,并及时发现病情;2、本技术设计的积血槽,积血槽底部形成有弧形底壁,在弧形底壁的弧底位置开设有通孔,通过弧形底壁,有利于实现将血液集聚到通孔位置,方便排空积血槽内的血液,降低折叠储液瓶计量误差;其次,积血槽下表面开设有导向槽,方便定向引出导管,使用方便;另外,导向槽的深度大于导管的直径,避免使用时积血盘主体压迫导管,有利于保证导管管路畅通;3、本技术设计的收纳结构,收纳结构围绕积血盘主体外壁形成环形结构,导管在没有连接折叠储液瓶时,导管可以缠绕在积血盘主体外部,并通过挂钩固定第二接头,有利于保护导管不被拉断或破损,延长导管使用寿命;4、本技术设计的积血槽的弧形结构底壁布设有刻度线组,通过刻度线组方便从横向和纵向同时测量胎盘尺寸,节省时间,使用方便,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公开的积血盘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公开的积血盘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公开的积血盘的另一实施例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结构;2、积血槽;3、折叠储液瓶;4、导管;5、收纳结构;6、第一刻度线;7、第二刻度线;101、接触部;201、通孔;202、导向槽;301、排气阀;401、第一接头;402、第二接头;403、控制阀;501、收纳本体;502、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参见图1所示;技术积血盘,包括:积血盘主体,其一端布设有基座结构1,其另一端布设有积血槽2,积血槽2内开设有通孔201,其中,还包括带有刻度线的折叠储液瓶3、以及连通积血槽2和折叠储液瓶3的导管4;积血槽2底部形成有弧形底壁,弧形底壁的弧底开设有通孔201,积血槽2下表面还布设有引导导管4走线路径的导向槽202;导管4一端通过第一接头401与通孔201固定连接,导管4另一端通过第二接头402与折叠储液瓶3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收纳结构5,其形成与积血盘主体外部,用于环形收纳导管4,并且收纳结构5通过挂钩502固定第二接头402。具体的,参见图1所示,该结构设置的积血盘主体包括基座结构1、积血槽2、折叠储液瓶3、导管4、收纳结构5;积血盘主体一端形成有基座结构1,另一端形成有积血槽2,通过基座结构1与孕妇臀部接触,通过积血槽2收集血液,积血槽2底部形成有弧形底壁,在弧形底壁的弧底位置开设有通孔201,通过弧形底壁,有利于实现将血液集聚到通孔201位置,方便血液从通孔201排出,并且,积血槽2下表面开设有导向槽202,方便定向引出导管4;参见图1所示,导管4一端通过第一接头401与通孔201底端固定连接、并且导管4主体通过导向槽202从积血盘主体末端定向引出后,导管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接头402与折叠储液瓶3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折叠储液瓶3为现有技术中能够折叠使用的硅胶材质的折叠瓶,硅胶材质可以采用透明或白色等浅色的硅胶材质制作,便于看清血液液面高度,折叠储液瓶3的瓶体上布设有刻度线,方便计量折叠储液瓶3内的血量,折叠储液瓶3容量大于400ml,通过折叠储液瓶3扩大了积血槽2出血量,避免多次移动产妇,给增加产妇疼痛感;参见图3所示,收纳结构5形成于积血盘主体外部,并且收纳结构5围绕积血盘主体外壁形成环形结构,导管4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积血盘,包括:/n积血盘主体,其一端布设有基座结构(1),其另一端布设有积血槽(2),所述积血槽(2)内开设有通孔(201),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带有刻度线的折叠储液瓶(3)、以及/n连通所述积血槽(2)和所述折叠储液瓶(3)的导管(4);/n所述积血槽(2)底部形成有弧形底壁,所述弧形底壁的弧底开设有所述通孔(201),积血槽(2)下表面还布设有引导所述导管(4)走线路径的导向槽(202);/n所述导管(4)一端通过第一接头(401)与所述通孔(201)固定连接,所述导管(4)另一端通过第二接头(402)与所述折叠储液瓶(3)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n收纳结构(5),其形成与所述积血盘主体外部,用于环形收纳所述导管(4),并且所述收纳结构(5)通过挂钩(502)固定所述第二接头(402)。/n

【技术特征摘要】
1.积血盘,包括:
积血盘主体,其一端布设有基座结构(1),其另一端布设有积血槽(2),所述积血槽(2)内开设有通孔(201),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带有刻度线的折叠储液瓶(3)、以及
连通所述积血槽(2)和所述折叠储液瓶(3)的导管(4);
所述积血槽(2)底部形成有弧形底壁,所述弧形底壁的弧底开设有所述通孔(201),积血槽(2)下表面还布设有引导所述导管(4)走线路径的导向槽(202);
所述导管(4)一端通过第一接头(401)与所述通孔(201)固定连接,所述导管(4)另一端通过第二接头(402)与所述折叠储液瓶(3)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收纳结构(5),其形成与所述积血盘主体外部,用于环形收纳所述导管(4),并且所述收纳结构(5)通过挂钩(502)固定所述第二接头(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血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槽(202)从所述通孔(201)位置朝向所述积血槽(2)末端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积血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槽(202)的深度大于所述导管(4)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血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结构(5)包括收纳本体(501)和所述挂钩(502);
所述收纳本体(501),其形成于所述积血盘主体外壁上、并呈弧形或V型或U型结构的环绕在所述积血盘主体外壁的凹槽;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诗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嘉定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