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患者夜间行走的拐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24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于患者夜间行走的拐杖,包括立柱和设置在立柱顶端的握柄,立柱的顶端设有安装组件,且安装组件和握柄位于同一直线上,安装组件内安装有照明件,照明件能够相对于安装组件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安装组件包括连接框和安装架,连接框固定设置在立柱的顶端上,安装架固定设置在连接框的外端上,安装架内转动设有固定筒,照明件设置在固定筒内。连接框内转动设有调节杆,调节杆包括按压端、安装端和连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具有照明的功能,使拐杖功能多样化,便于患者夜间行走、消除摔倒的安全隐患;还可以调节照明光线的发射方向,提供多角度照明,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患者夜间行走的拐杖
本技术涉及拐杖
,具体为一种利于患者夜间行走的拐杖。
技术介绍
脑卒中、下肢受伤或行动不便、年老体弱者往往需要助行器来辅助行走,拐杖就是助行器的一种。传统的拐杖存在如下缺点:功能单一,无法提供照明功能,不便于患者夜间行走。当患者在光线较暗或者夜间需要去洗手间及临时取放物品时,需要一只手握住拐杖,另一只手握住手电筒,不利于患者身体保持平衡,存在跌倒的安全隐患;目前市场上也有带手电筒的拐杖,但是因无法调节照明光线的角度,而无法提供多角度照明,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利于患者夜间行走的拐杖,使用时,用手握住握柄,既可以辅助支撑行走,用手按压住按压端,使安装端带动连接端旋转,进而通过固定筒带动照明件发生摆动,具有照明的功能,以解决传统的拐杖功能单一,无法提供照明,不便于患者夜间行走、存在摔倒的安全隐患的问题;还可以调节照明光线的发射方向,以解决无法调节照明光线的角度,无法提供多角度照明,不便于使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于患者夜间行走的拐杖,包括立柱和设置在立柱顶端的握柄,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安装组件,且安装组件和握柄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安装组件内安装有照明件,所述照明件能够相对于安装组件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连接框和安装架,所述连接框固定设置在立柱的顶端上,所述安装架固定设置在连接框的外端上,所述安装架内转动设有固定筒,所述照明件设置在固定筒内。优选的,所述连接框内转动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包括按压端、安装端和连接端,所述安装端位于按压端和连接端之间,所述按压端位于立柱上方,所述按压端和立柱顶端之间设有复位件,所述安装端转动设置在连接框内,所述连接端和固定筒的内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按压端水平分布,所述安装端竖直分布,所述连接端采用弧形结构,且连接端位于安装架的下方。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为U型结构,所述固定筒上设有用于锁紧照明件的锁紧件,所述照明件为手电筒。优选的,所述握柄的末端和立柱顶端之间设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的底端倾斜分布。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底端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采用锥型台结构,所述锥型台结构的外围包裹有防滑套。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利于患者夜间行走的拐杖,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用手握住握柄,既可以辅助支撑行走,用手按压住按压端,使安装端带动连接端旋转,进而通过固定筒带动照明件发生摆动,具有照明的功能,使拐杖功能多样化,便于患者夜间行走、消除摔倒的安全隐患;还可以调节照明光线的发射方向,提供多角度照明,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利于患者夜间行走的拐杖的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的立体图(另一视角);图3为实施例中安装组件和照明件的立体图;图4为实施例的主视图;图5为实施例的主视图(照明件倾斜向下的状态);图6为实施例的俯视图。附图标记:立柱1、支撑块11、握柄2、支撑筋21、安装组件3、连接框31、安装架32、固定筒33、锁紧件331、按压端341、安装端342、连接端343、复位件35、照明件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的利于患者夜间行走的拐杖,包括立柱1和设置在立柱1顶端的握柄2,握柄2的末端和立柱1顶端之间设有支撑筋21,支撑筋21的底端倾斜分布,立柱1的底端设有支撑块11,支撑块11采用锥型台结构,锥型台结构的外围包裹有防滑套;使用时,用手握住握柄2,同时立柱1具有支撑的作用,进而辅助患者行走,其中,支撑筋21用于支撑起握柄2的末端,起到支撑加强的作用,支撑筋21的底端倾斜分布的设计,可以分解握柄2末端承受的压力,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优选的,支撑筋21底端和立柱1顶端之间采用焊接固定,另外,支撑块11用来支撑起立柱1的底端,支撑块11采用锥型台结构的设计,锥型台结构的底端直径大于顶端直径,以增加和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其中,锥型台结构外围的防滑套可以增加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患者行走时打滑,确保安全使用拐杖。如图2-6所示,立柱1的顶端设有安装组件3,且安装组件3和握柄2位于同一直线上,安装组件3内安装有照明件4,照明件4能够相对于安装组件3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安装组件3包括连接框31和安装架32,连接框31固定设置在立柱1的顶端上,安装架32固定设置在连接框31的外端上,安装架32内转动设有固定筒33,照明件4设置在固定筒33内,安装架32为U型结构,固定筒33上设有用于锁紧照明件4的锁紧件331,照明件4为手电筒;安装组件3内安装有照明件4,且安装组件3和握柄2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设计,能够照明患者前方的路况,利于患者夜间行走,使拐杖功能多样化,利于患者身体保持平衡,消除摔倒的安全隐患,另外,立柱1的顶端通过连接框31固定住安装架32,固定筒33能够相对于安装架32旋转,进而固定筒33带动照明件4摆动,以改变照明光线的发射角度,提供多角度照明,便于夜间行走,安装架32为U型结构,可以从两侧转动连接住固定筒33,利于固定筒33的稳定旋转,最后,照明件4通过锁紧件331被锁紧在固定筒33内,避免照明件4脱离固定筒33,进而保护照明件4,其中,锁紧件331可以采用锁紧螺钉或具有锁紧功能的卡块。如图2-6所示,连接框31内转动设有调节杆,调节杆包括按压端341、安装端342和连接端343,安装端342位于按压端341和连接端343之间,按压端341位于立柱1上方,按压端341水平分布,按压端341和立柱1顶端之间设有复位件35,安装端342转动设置在连接框31内,安装端342竖直分布,连接端343和固定筒33的内端转动连接,连接端343采用弧形结构,且连接端343位于安装架32的下方;使用时,用手按压住调节杆的按压端341,复位件35受到按压端341的挤压发生形变,具体的,复位件35可采用螺旋弹簧,按压端341带动安装端342在连接框31内旋转,安装端342的底端带动连接端343发生旋转,同时连接端343带动固定筒33的内端向上摆动,进而使固定筒33带动照明件4向下摆动,以改变照明光线的照射角度,照明近处的路况,便于使用,其中,连接端343采用弧形结构的设计,能够缩短安装端342的长度,可以增大固定筒33的摆动幅度,当患者松开按压端341时,复位件35恢复原位,复位件35顶起按压端341,按压端341通过安装端342、连接端343带动固定筒33的内端向下摆动,使固定筒33带动其内部的照明件4向上摆动,以照亮较远处的路况。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患者夜间行走的拐杖,包括立柱(1)和设置在立柱(1)顶端的握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顶端设有安装组件(3),且安装组件(3)和握柄(2)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安装组件(3)内安装有照明件(4),所述照明件(4)能够相对于安装组件(3)在竖直平面内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患者夜间行走的拐杖,包括立柱(1)和设置在立柱(1)顶端的握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顶端设有安装组件(3),且安装组件(3)和握柄(2)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安装组件(3)内安装有照明件(4),所述照明件(4)能够相对于安装组件(3)在竖直平面内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患者夜间行走的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3)包括连接框(31)和安装架(32),所述连接框(31)固定设置在立柱(1)的顶端上,所述安装架(32)固定设置在连接框(31)的外端上,所述安装架(32)内转动设有固定筒(33),所述照明件(4)设置在固定筒(3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患者夜间行走的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31)内转动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包括按压端(341)、安装端(342)和连接端(343),所述安装端(342)位于按压端(341)和连接端(343)之间,所述按压端(341)位于立柱(1)上方,所述按压端(341)和立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湘英李益民陆骏宁丽朱明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