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温型安全翻身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控温型安全翻身垫。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危重患者的护理需要护士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危重患者的病情重,患者常采取被动或被迫体位,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发生几率更高。研究表明,对于危重患者来说,有效翻身能够增加肺通气,改善呼吸功能,还能辅助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但是现有技术中给危重患者翻身需要依赖护士双手托移,这种双手托移的传统方法费时费力,常因用力不均而导致擦伤患者皮肤,并易产生二次损伤;同时护士易疲劳,腰部和手腕部易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控温型安全翻身垫,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至少包括如何经济、方便、科学地给患者翻身,减少患者皮肤与传统体位垫的接触面积,降低压力性损伤的风险。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控温型安全翻身垫,包括主体和分别设置在主体四角处的四个孔洞,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与温控装置电连接;所述主体的背面设置有辅助固定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温型安全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温型安全翻身垫包括主体和分别设置在主体四角处的四个孔洞,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与温控装置电连接;所述主体的背面设置有辅助固定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温型安全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温型安全翻身垫包括主体和分别设置在主体四角处的四个孔洞,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与温控装置电连接;所述主体的背面设置有辅助固定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型安全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为矩形,长度为140cm,宽度为7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型安全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为双层全棉材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型安全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洞的直径为15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型安全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为电热丝或电热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型安全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固定带包括第一辅助固定带和第二辅助固定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温型安全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辅助固定带和第二辅助固定带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0c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温型安全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辅助固定带和第二辅助固定带为缝制在所述主体背面的布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温型安全翻身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辅助固定带和第二辅助固定带的长度为90cm,宽度为12c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艳梅,刘薪,张媛媛,杨建昆,金伯旬,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