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俊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爬楼车的行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178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爬楼车的行走机构,包括后桥壳和设置在后桥壳内的传动机构,后桥壳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有驱动轴,后桥壳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半桥组件,半桥组件包括套管和设置在套管内的半轴,套管上连接有支撑架,套管的端部设置有轴承套,轴承套内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外侧的半轴上设置有轴承压板,轴承压板外侧的半轴上依次设置有内转盘、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外转盘和半轴螺栓,内转盘和外转盘为对称布置的三角形结构,在内转盘和外转盘之间的3个拐角处各设置有1个转轮组件,3个转轮组件之间分别成120°的夹角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稳定性好,爬楼顺畅,适用性强,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爬楼车的行走机构
本技术涉及爬楼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爬楼车的行走机构。
技术介绍
因身体缺陷或疾病需乘坐轮椅外出的残疾人和老年人数量众多,当他们居住在没有电梯设施的楼房时,上下楼梯都会成为无比困难的事情,其次,当他们在路上遇到路肩、门槛、台阶等障碍物时,通行就较为困难,虽然现在许多单位和部门都开通了无障碍通道和热线,但也不能实现所有地方都做到无障碍通行。针对上述情况,研制出了五星轮式、履带式等爬楼轮椅(也叫爬楼车),基本可以解决乘坐轮椅的人上下楼的问题,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五星轮式爬楼轮椅上下楼时需要通过人力推拉,稳定性差,安全系数低,履带式爬楼轮椅上下楼时需要护理人员将轮椅推到楼梯口处,才能操作步进电机控制履带运动进行爬楼;二是现有的爬楼车不能很好的在平地及有障碍物的地方实现无缝链接,能爬楼的车辆在平地行驶时需要外力推动,能在平地行驶的车辆又不能爬楼或通过一些障碍物,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限制乘坐轮椅人员的生活半径及活动空间,仍然不能较好的解决他们的出行困难问题。因此,研制开发一种稳定性好,爬楼顺畅,适用性强的自动爬楼车的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爬楼车的行走机构,包括后桥壳(1)和设置在后桥壳(1)内的传动机构,后桥壳(1)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有驱动轴(2),驱动轴(2)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壳(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半桥组件,所述半桥组件包括套管(3)和设置在套管(3)内的半轴(4),所述半轴(4)的一端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另一端伸出到套管(3)的外部,所述套管(3)上连接有支撑架(26),套管(3)的一端通过法兰与后桥壳(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轴承套(5),轴承套(5)内设置有第一轴承(6),第一轴承(6)外侧的半轴(4)上设置有轴承压板(7),轴承压板(7)与轴承套(5)的端部之间通过压板螺栓(8)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爬楼车的行走机构,包括后桥壳(1)和设置在后桥壳(1)内的传动机构,后桥壳(1)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有驱动轴(2),驱动轴(2)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壳(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半桥组件,所述半桥组件包括套管(3)和设置在套管(3)内的半轴(4),所述半轴(4)的一端与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另一端伸出到套管(3)的外部,所述套管(3)上连接有支撑架(26),套管(3)的一端通过法兰与后桥壳(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轴承套(5),轴承套(5)内设置有第一轴承(6),第一轴承(6)外侧的半轴(4)上设置有轴承压板(7),轴承压板(7)与轴承套(5)的端部之间通过压板螺栓(8)连接,所述轴承压板(7)外侧的半轴(4)上依次设置有内转盘(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第三齿轮(12)、外转盘(13)和半轴螺栓(14),所述半轴(4)的端部加工有与半轴螺栓(14)相匹配的螺纹,所述轴承压板(7)与内转盘(9)之间、内转盘(9)与第一齿轮(10)之间、第一齿轮(10)与第二齿轮(11)之间、第二齿轮(11)与第三齿轮(12)之间、第三齿轮(12)与外转盘(13)之间、外转盘(13)与半轴螺栓(14)之间的半轴(4)上均设置有衬套(15),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和第三齿轮(12)的结构尺寸相同,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和第三齿轮(12)与半轴(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内转盘(9)和外转盘(13)的内部均设置有轴承座(24),轴承座(24)内安装有第二轴承(25),所述内转盘(9)和外转盘(13)为对称布置的三角形结构,在内转盘(9)和外转盘(13)之间的3个拐角处各设置有1个转轮组件,3个转轮组件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
申请(专利权)人:周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