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原抗体废液收集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液收集处理
,具体为一种抗原抗体废液收集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工程,一般认为是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自觉地操纵遗传物质,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内创造出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通过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这类“工程菌”或“工程细胞株”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以生产大量有用代谢产物或发挥它们独特生理功能一门新兴技术,在抗原抗体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废液进行灭活处理,防止污染。现有的抗原抗体的废液处理效果较差,无法使得废液得到全面的加热灭活,从而会对环境仍然造成污染,且废液收集处理装置在使用之后便于清洗,增加清洗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原抗体废液收集处理装置,不仅能够将废液全面灭活处理,而且便于整个装置清洗,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抗原抗体的废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原抗体废液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上方设有桶体(4),所述桶体(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的下侧固定设有第二支撑杆(6),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下端固定设置于支撑板(3)的上表面,所述桶体(4)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设置,所述桶体(4)的底部设有桶底(7),所述桶体(4)的顶部设有桶盖(8),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与桶底(7)之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桶体(4)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设有定位插杆(25),所述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原抗体废液收集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设有第一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设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上方设有桶体(4),所述桶体(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撑块(5),所述支撑块(5)的下侧固定设有第二支撑杆(6),所述第二支撑杆(6)的下端固定设置于支撑板(3)的上表面,所述桶体(4)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设置,所述桶体(4)的底部设有桶底(7),所述桶体(4)的顶部设有桶盖(8),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与桶底(7)之间设有升降机构,所述桶体(4)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设有定位插杆(25),所述桶盖(8)的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用于所述定位插杆(25)插杆的定位插孔,所述桶盖(8)的上表面固定设有握把(19),所述桶盖(8)的上表面设有与两个所述定位插杆(25)卡接设置的卡紧机构,所述桶体(4)的右侧壁固定设有气泵(9),所述桶体(4)的内部下侧横向固定设有布气管(10),所述布气管(10)的管壁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布气孔(11),所述布气管(10)的右端贯穿至桶体(4)的外部并与气泵(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桶盖(8)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设有两个固定杆(12),两个所述固定杆(12)的下端均延伸至桶体(4)的内部且之间共同固定设有固定框架(13),所述固定框架(13)的内部固定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加热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原抗体废液收集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15)、螺杆(16)和内螺纹套筒(17),所述电机(15)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螺杆(16)固定设置于电机(15)的输出端,所述内螺纹套筒(17)固定设置于桶底(7)的下表面中心处,所述螺杆(16)的上端呈贯穿至支撑板(3)的上方并螺纹设置于内螺纹套筒(17)的内部,所述桶底(7)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设有伸缩杆(18),两个所述伸缩杆(18)的下端均固定设置于支撑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凌波,陈园力,杨廷亚,汪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博米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