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15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包括机壳体、回转除污链板和驱动电机,机壳体内部具有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均为位于第一旋转轴的上部,且平行设置,第三旋转轴的外壁环形设置有多组顶柱,回转除污链板套设在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上,并跟随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同步转动,回转除污链板上平行间隔设置有格栅,且回转除污链板的外壁上开设多组过滤孔,且每组过滤孔位于相邻两个格栅之间,驱动电机固定在机壳体的外壁上,其输出轴延伸至机壳体内,驱动第三旋转轴旋转,该回转式格栅除污机,解决了传统格栅除污机的耙齿间隙堵塞减低,影响拦截功效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污机
,具体为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格栅机在工作时,在电机减速机的驱动下,回转牵引链由下往上做回转运动,当牵引链上的齿耙运转到栅条的迎水面时,耙齿即插入栅条的缝隙中,作清捞动作,将栅条上所截留的杂物刮落到耙板中,由于齿耙设计与耙板间是一夹角,当耙齿插入栅条间隙中清捞时,另一齿则与其形成包围之势,将固体杂物包围住,不让其脱落。在耙齿运转到机器上部时,耙齿翻转,杂物靠重力自行脱落至栅渣槽内。由于污水厂进水水质复杂,杂物较多,部分生活用品、塑料袋、瓶子、纤维杂物夹在耙齿间隙中,靠重力无法自行脱落,耙齿间隙堵塞减低,影响格栅除污机的拦截功效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格栅除污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解决了传统格栅除污机的耙齿间隙堵塞减低,影响拦截功效和使用寿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其包括:机壳体,其内部具有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均为位于第一旋转轴的上部,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外壁环形设置有多组顶柱;回转除污链板,套设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上,并跟随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同步转动,所述回转除污链板上平行间隔设置有格栅,且所述回转除污链板的外壁上开设多组过滤孔,且每组过滤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格栅之间;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机壳体的外壁上,其输出轴延伸至所述机壳体内,驱动所述第三旋转轴旋转;其中,当所述回转除污链板上开设过滤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外壁相切时,其中一组所述顶柱对应插入至该组过滤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格栅与所述回转除污链板垂直设置,且所述格栅远离所述回转除污链板的一侧边向上弯曲形成阻挡部。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相邻两组所述顶柱之间的间隔距离与相邻两组所述过滤孔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与所述机壳体一体设置的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顶部开设回收槽,所述回收槽位于回转除污链板背部的正下方,且所述回收箱外侧边与所述机壳体之间具有与所述回收槽连通的取放口。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回收箱靠近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侧边还开设多个排污口。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的直径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回转除污链板跟随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旋转轴旋转,带动格栅循环往复运动,将污水厂上游的污水中的杂质打捞,而污水通过过滤孔进入到污水厂的下游,并且通过在第三旋转轴的外壁上环形设置多组顶柱,当回转除污链板上开设过滤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外壁相切时,其中一组顶柱对应插入至该组过滤孔内,将过滤孔内的杂物顶出,并在回转除污链板旋转至背部时,顶出的杂物和之前被格栅打捞承载的杂物通过自身重力一同脱落,相对于传统的格栅除污机,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格栅除污机的耙齿间隙堵塞减低,影响拦截功效和使用寿命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图1中的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其次,本专利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解决了传统格栅除污机的耙齿间隙堵塞减低,影响拦截功效和使用寿命的问题。图1-图3示出的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3,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其主体部分包括机壳体100、回转除污链板200和驱动电机300。机壳体100内部具有第一旋转轴110、第二旋转轴120和第三旋转轴130,第三旋转轴130作为主动轴、第一旋转轴110和第二旋转轴120作为从动轴带动回转除污链板200旋转,第二旋转轴120和第三旋转轴130均位于第一旋转轴110的上部,且平行设置,第三旋转轴130的外壁环形设置有多组顶柱130a,用于将回转除污链板200的外壁上的过滤孔220内的杂物顶出。作为优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轴110、第二旋转轴120和第三旋转轴130的直径相同。回转除污链板200套设在第一旋转轴110、第二旋转轴120和第三旋转轴130上,并跟随第一旋转轴110、第二旋转轴120和第三旋转轴130同步转动,回转除污链板200上平行间隔设置有格栅210,在回转除污链板200跟随一旋转轴110、第二旋转轴120和第三旋转轴130转动时,上游污水中的杂质贴附在回转除污链板200的外壁上,并且格栅210对回转除污链板200阻挡的杂物承载提升向上输送,回转除污链板200的外壁上开设多组过滤孔220,用于使污水穿过过滤孔220进入到下游,在本实施方式中,每组过滤孔220位于相邻两个格栅210之间,并且相邻两组顶柱130a之间的间隔距离与相邻两组过滤孔220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当回转除污链板200上开设过滤孔220的位置与第三旋转轴130的外壁相切时,其中一组顶柱130a对应插入至该组过滤孔220内。作为优选,在本实施方式中,格栅210与回转除污链板200垂直设置,且格栅210远离回转除污链板200的一侧边向上弯曲形成阻挡部。防止格栅210承载的杂物在上升的过程中脱离掉落。驱动电机300固定在机壳体100的外壁上,其输出轴延伸至机壳体100内,驱动第三旋转轴130旋转。结合图1-图2,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具体使用过程如下:驱动电机300驱动第三旋转轴130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壳体(100),其内部具有第一旋转轴(110)、第二旋转轴(120)和第三旋转轴(130),所述第二旋转轴(120)和第三旋转轴(130)均为位于第一旋转轴(110)的上部,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旋转轴(130)的外壁环形设置有多组顶柱(130a);/n回转除污链板(200),套设在所述第一旋转轴(110)、第二旋转轴(120)和第三旋转轴(130)上,并跟随第一旋转轴(110)、第二旋转轴(120)和第三旋转轴(130)同步转动,所述回转除污链板(200)上平行间隔设置有格栅(210),且所述回转除污链板(200)的外壁上开设多组过滤孔(220),且每组过滤孔(220)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格栅(210)之间;/n驱动电机(300),固定在所述机壳体(100)的外壁上,其输出轴延伸至所述机壳体(100)内,驱动所述第三旋转轴(130)旋转;/n其中,当所述回转除污链板(200)上开设过滤孔(220)的位置与所述第三旋转轴(130)的外壁相切时,其中一组所述顶柱(130a)对应插入至该组过滤孔(220)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体(100),其内部具有第一旋转轴(110)、第二旋转轴(120)和第三旋转轴(130),所述第二旋转轴(120)和第三旋转轴(130)均为位于第一旋转轴(110)的上部,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旋转轴(130)的外壁环形设置有多组顶柱(130a);
回转除污链板(200),套设在所述第一旋转轴(110)、第二旋转轴(120)和第三旋转轴(130)上,并跟随第一旋转轴(110)、第二旋转轴(120)和第三旋转轴(130)同步转动,所述回转除污链板(200)上平行间隔设置有格栅(210),且所述回转除污链板(200)的外壁上开设多组过滤孔(220),且每组过滤孔(220)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格栅(210)之间;
驱动电机(300),固定在所述机壳体(100)的外壁上,其输出轴延伸至所述机壳体(100)内,驱动所述第三旋转轴(130)旋转;
其中,当所述回转除污链板(200)上开设过滤孔(220)的位置与所述第三旋转轴(130)的外壁相切时,其中一组所述顶柱(130a)对应插入至该组过滤孔(22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校王成何小瑜彭贤辉田群超朱凯琳许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