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雄杰专利>正文

微创拇外翻辅助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11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8
微创拇外翻辅助支具,由分趾夹块、连接部、贴合部和约束块组成,分趾夹块于连接部固定连接,连接部与贴合部固定连接,贴合部与约束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分趾夹块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连接部和贴合部呈片状,贴合部呈弧形且弧形过渡后与约束块固定连接,约束块的内侧设有第三夹槽;分趾夹块与约束块相平行设置,贴合部与约束块相垂直设置,贴合部与连接部相垂直设置。该支具利用力偶的原理对第1跖骨外翻进行矫正,在对趾骨向外支撑的同时还可对第1跖骨向内矫正,防止术后康复过程中拇外翻发生复发的问题;本支具为一体式结构,术后使用以及更换极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创拇外翻辅助支具
本技术涉及骨科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创拇外翻辅助支具。
技术介绍
拇外翻畸形是指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移位,拇外翻是一种复杂的解剖畸形,并且在治疗上极具挑战性。拇外翻的治疗方式分为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其中,治疗拇外翻常用的传统手术包括软组织手术和截骨手术,此类手术需要在拇指处或其周围作切口,剥离皮肤、关节囊、神经等组织,以切除骨赘、滑囊或进行截骨,从而达到纠正畸形、缓解疼痛的目的,在手术后,做切口缝合,辅以石膏、钢针固定,然而传统手术的切口大,切口很容易感染,且病灶去除不干净,术后复发几率非常大。微创手术是近些年出现的手术方法,微创手术方式适用于各种程度的拇外翻,微创手术时需对患者足部行局部浸润麻醉或联合阻滞麻醉,随后在第1跖骨头内侧作切口以切除骨赘;微创手术完成后,在第1、2趾蹼间加分趾垫,辅以绷带包扎以完成第1跖骨的固定。然而分趾垫与绷带的搭配使用存在以下问题:1、绷带依靠包裹力对第一跖骨外翻处进行矫正,包裹力过大会造成脚掌的酸痛,包裹力过小又无法达到矫正的目的;2、分趾垫虽可利用第1、2趾蹼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将大脚骨向外侧支撑,然而第1跖骨外翻处却缺乏相应的矫正作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微创拇外翻辅助支具,该支具利用力偶的原理对第1跖骨外翻进行矫正,在对趾骨向外支撑的同时还可对第1跖骨向内矫正,防止术后康复过程中拇外翻发生复发的问题;本支具为一体式结构,术后使用以及更换极为方便。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微创拇外翻辅助支具,由分趾夹块、连接部、贴合部和约束块组成,分趾夹块于连接部固定连接,连接部与贴合部固定连接,贴合部与约束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分趾夹块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连接部和贴合部呈片状,贴合部呈弧形且弧形过渡后与约束块固定连接,约束块的内侧设有第三夹槽。分趾夹块与约束块相平行设置,贴合部与约束块相垂直设置,贴合部与连接部相垂直设置。进一步地,微创拇外翻辅助支具由所述的分趾夹块、连接部、贴合部和约束块一体成型。进一步地,分趾夹块、连接部、贴合部和约束块均采用乳胶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支具利用力偶的原理对第1跖骨外翻进行矫正,在对趾骨向外支撑的同时还可对第1跖骨向内矫正,防止术后康复过程中拇外翻发生复发的问题;用于截骨术后稳定骨折,防止移位;本支具为一体式结构,术后使用以及更换极为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微创拇外翻辅助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结构图;图3是微创拇外翻辅助支具的在左足上的使用状态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分趾夹块,2-连接部,3-贴合部,4-约束块,5-左足,11-第一夹槽。12-第二夹槽,41-第三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微创拇外翻辅助支具,为分趾夹块1、连接部2、贴合部3和约束块4一体成型,分趾夹块1、连接部2、贴合部3和约束块4均采用乳胶材料制成。分趾夹块1于连接部2固定连接,连接部2与贴合部3固定连接,贴合部3与约束块4固定连接,所述的分趾夹块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槽11和第二夹槽12,连接部2和贴合部3呈片状,贴合部3的左侧呈拱形且弧形过渡后与约束块4固定连接,约束块4的内侧设有第三夹槽41。其中,分趾夹块1与约束块4相平行设置,贴合部3与约束块4相垂直设置,贴合部3与连接部2相垂直设置。如图3所示,该图示为本支具在左足拇外翻上的使用状态图,在本图中,将分趾夹块1放置于第1、2趾蹼间,第1趾骨和第2趾骨分别与第二夹槽12和第一夹槽12的弧面紧贴;连接部2则伸向第1、2趾蹼的后方并贴合于脚背上,而贴合部3跨骑于第1跖骨上方,约束块4的第三夹槽41则与第1跖骨外侧的皮肤紧密贴合。由于患者为拇外翻,第1趾骨向第2趾骨施加的作用力F’的大小要大于第2趾骨产生的作用力F,此时第2趾骨被向右推动,本支具产生力偶M并在力偶M作用下发生逆时针转动,约束块4的下沿与第1跖骨紧密贴合,第1跖骨则向约束块4产生一个F2(大小为F’-F)的力,本支具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第1跖骨在约束块4的抵持下被向内侧矫正,而第1趾骨在分趾夹块1的矫形向向外侧矫形,使得第1趾骨尽量保持竖直状态,防止移位以及拇外翻复发的问题。将图1中所示的微创拇外翻辅助支具进行镜像对称,制作出的支具可用于右足的拇外翻微创术后辅助固定。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微创拇外翻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由分趾夹块、连接部、贴合部和约束块组成,分趾夹块与连接部固定连接,连接部与贴合部固定连接,贴合部与约束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分趾夹块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连接部和贴合部呈片状,贴合部呈弧形且弧形过渡后与约束块固定连接,约束块的内侧设有第三夹槽;分趾夹块与约束块相平行设置,贴合部与约束块相垂直设置,贴合部与连接部相垂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创拇外翻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由分趾夹块、连接部、贴合部和约束块组成,分趾夹块与连接部固定连接,连接部与贴合部固定连接,贴合部与约束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分趾夹块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连接部和贴合部呈片状,贴合部呈弧形且弧形过渡后与约束块固定连接,约束块的内侧设有第三夹槽;分趾夹块与约束块相平行设置,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雄杰
申请(专利权)人:黄雄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