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脊柱手术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01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脊柱手术拉钩,包括下底盘以及下底盘上表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上底盘,所述连接柱的外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所述滑块共设置有3个,每个所述上底盘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调节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滑块对伸缩调节杆以及连接块进行位置的调节,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位置进行调节,便于进行使用,通过旋转第二连接杆进而使得对拉钩进行位置的调节,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拉钩进行相互的作用,对皮肤以及肌肉进行拉扯提供手术视野,无需人工进行手持,有效减少了人力的使用,增加了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脊柱手术拉钩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拉钩,具体是一种骨科脊柱手术拉钩。
技术介绍
拉钩是医疗器材。为手术工具,用于辅助相关髋关节假体的组装和植入。在进行骨科手术时往往需要将皮肤切割开,手术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手术野暴露。目前通常的方法是:采用椎板拉钩作为脊柱手术器械,由一名助手用手专门扶持手术中使用的椎板拉钩,使椎板拉钩顶端的固定钩在病人椎板上固定住,以取得手术野的暴露。但是这种做法需要有人一直拉住手术拉钩进行使用,这样耗费人力,且可靠性不高,一端时间之后手部疲劳会导致拉扯的效果变差,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骨科脊柱手术拉钩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科脊柱手术拉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脊柱手术拉钩,包括下底盘以及下底盘上表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上底盘,所述连接柱的外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所述滑块共设置有3个,每个所述上底盘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调节杆,每个所述伸缩调节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每个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均贯穿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连接块螺纹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旋转钮;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相邻的一端中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槽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部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钩。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的内部下端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上底盘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共设置有三个且均与上底盘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下端均贯穿滑块,且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下端与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垫块,且所述垫块的下端与下底盘的下端齐平。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与连接柱相邻的一侧为弧形,且所述滑块内侧的弧面曲率与连接柱的外侧弧面曲率相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垫块为橡胶垫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滑块对伸缩调节杆以及连接块进行位置的调节,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位置进行调节,便于进行使用,通过旋转第二连接杆进而使得对拉钩进行位置的调节,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拉钩进行相互的作用,对皮肤以及肌肉进行拉扯提供手术视野,无需人工进行手持,有效减少了人力的使用,增加了可靠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伸缩调节杆能够对拉钩的高度进行调节,且拉钩处为可拆卸式的结构,在使用完成后能够进行便捷的拆下进行消毒,使用非常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骨科脊柱手术拉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骨科脊柱手术拉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骨科脊柱手术拉钩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骨科脊柱手术拉钩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下底盘1、连接柱2、上底盘3、垫块4、连接板5、伸缩调节杆6、连接块7、旋转钮8、第一螺纹槽9、第一连接杆10、第一螺纹杆11、拉钩12、第二连接杆13、滑块14、第二螺纹槽15、滑槽16、第二螺纹杆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骨科脊柱手术拉钩,包括下底盘1以及下底盘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柱2,连接柱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上底盘3,连接柱2的外侧设置有滑槽16,滑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14,滑块14共设置有3个,每个上底盘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每个连接板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调节杆6,每个伸缩调节杆6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且每个连接块7的内部均贯穿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3与连接块7螺纹连接,且每个第二连接杆13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旋转钮8,每个第二连接杆13相邻的一端中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9,每个第一螺纹槽9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1,每个第一螺纹杆11的外部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且每个第一连接杆1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钩12,通过滑块14在滑槽16的内部进行滑动,可以对连接块7以及拉钩12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根据需求进行使用,通过拉钩12对创处进行扒开,随后通过旋转旋转钮8使得两侧的拉钩12往相离的方向运动,进而提供手术视野,通过第一螺纹杆11与第一螺纹槽9的螺纹连接,能够对拉钩12进行便捷的拆卸,便于进行更换以及清洁拉钩12。请参阅图4,滑槽16的内部下端开设有第二螺纹槽15,上底盘3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二螺纹杆17,第二螺纹杆17共设置有三个且均与上底盘3螺纹连接,每个第二螺纹杆17的下端均贯穿滑块14,且第二螺纹杆17的下端与第二螺纹槽15螺纹连接,通过第二螺纹杆17的设置能够对滑块14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滑动。请参阅图1,每个连接板5的下表面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垫块4,且垫块4的下端与下底盘1的下端齐平。请参阅图3,滑块14与连接柱2相邻的一侧为弧形,且滑块14内侧的弧面曲率与连接柱2的外侧弧面曲率相同。请参阅图1,垫块4为橡胶垫块。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滑块14在滑槽16的内部进行滑动,可以对连接块7以及拉钩12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根据需求进行使用,通过第二螺纹杆17的设置能够对滑块14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滑动,通过拉钩12对创处进行扒开,随后通过旋转旋转钮8使得两侧的拉钩12往相离的方向运动,进而提供手术视野,通过第一螺纹杆11与第一螺纹槽9的螺纹连接,能够对拉钩12进行便捷的拆卸,便于进行更换以及清洁拉钩1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脊柱手术拉钩,包括下底盘(1)以及下底盘(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上底盘(3),所述连接柱(2)的外侧设置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14),所述滑块(14)共设置有3个,每个所述上底盘(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每个所述连接板(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调节杆(6),每个所述伸缩调节杆(6)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且每个所述连接块(7)的内部均贯穿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3),所述第二连接杆(13)与连接块(7)螺纹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13)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旋转钮(8);/n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13)相邻的一端中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9),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槽(9)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1),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杆(11)的外部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钩(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脊柱手术拉钩,包括下底盘(1)以及下底盘(1)上表面固定连接的连接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的上端转动连接有上底盘(3),所述连接柱(2)的外侧设置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14),所述滑块(14)共设置有3个,每个所述上底盘(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每个所述连接板(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调节杆(6),每个所述伸缩调节杆(6)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且每个所述连接块(7)的内部均贯穿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3),所述第二连接杆(13)与连接块(7)螺纹连接,且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13)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旋转钮(8);
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13)相邻的一端中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9),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槽(9)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1),每个所述第一螺纹杆(11)的外部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0),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树良陈飞马杰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