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锡生专利>正文

一种皮炎散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05636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皮肤病外用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皮炎散的制备方法是将白芷、地肤子、白鲜皮、苍术、毛射香、银花、连翘、土茯苓、龙胆草、紫草、黄柏、蚕沙、蛇床子、海桐皮、硫磺和败酱草碾碎成16‑25目粉末,用袋子包装好,即得到皮炎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皮炎散,治疗皮肤湿疹、湿毒疮疡疥癣、风疹、荨麻疹等皮肤病而研发的外用洗剂,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杀虫止痒;同时适用于局部或全身皮肤红肿热痛、痕痒、湿疹、湿热型瘙痒、热毒夹湿型接触性皮炎、风湿热型湿毒疮疡疥癣、风疹水痘、皮肤损烂、渗液瘙痒、盆腔炎、阴痒、痔疮、无名肿毒、荨麻疹等皮肤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炎散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皮肤病外用药
,具体涉及一种皮炎散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皮肤病是皮肤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后,其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变化,产生病理过程,并相应的产生各种临床先后表现。皮肤病的发病率很高,多比较轻,常不影响健康,但少数较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逐步恶化,空气、水污染严重,作为人类屏障的皮肤的疾病也日趋严重。同时,人类压力增大,抵抗力减弱,也对皮肤的屏障作用有了极大的影响。皮肤病中,皮肤湿疹、湿毒疮疡疥癣、风疹、荨麻疹等尤为普遍和严重。鉴于此,申请此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皮炎散为治疗皮肤湿疹、湿毒疮疡疥癣、风疹、荨麻疹等皮肤病而研发的外用洗剂,定方于1976年久经临床反复验证疗效显著,并与1979年形成产品深受社会和患者好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皮炎散。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皮炎散的制备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皮炎散,是由下列材料混合而成:白芷、地肤子、白鲜皮、苍术、毛射香、银花、连翘、土茯苓、龙胆草、紫草、黄柏、蚕沙、蛇床子、海桐皮、硫磺和败酱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皮炎散,是由下列材料混合而成:白芷30g-50g、地肤子30g-50g、白鲜皮40g-50g、苍术25g-50g、毛射香40g-50g、银花30g-50g、连翘30g-50g、土茯苓40g-50g、龙胆草25g-50g、紫草20g-50g、黄柏20g-50g、蚕沙30g-50g、蛇床子30g-50g、海桐皮35g-50g、硫磺35g-50g和败酱草30g-50g。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皮炎散,是由下列材料混合而成:白芷40g、地肤子30g、白鲜皮40g、苍术25g、毛射香40g、银花30g、连翘30g、土茯苓40g、龙胆草25g、紫草20g、黄柏20g、蚕沙30g、蛇床子30g、海桐皮35g、硫磺35g和败酱草30g。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皮炎散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白芷、地肤子、白鲜皮、苍术、毛射香、银花、连翘、土茯苓、龙胆草、紫草、黄柏、蚕沙、蛇床子、海桐皮、硫磺和败酱草碾碎成16-25目粉末,用袋子包装好,即得到皮炎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皮炎散制备方法,将所述的皮炎散与水混合,沸水中慢火煮1小时后,与水配置成药液,浸泡或者淋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皮炎散制备方法,所述的皮炎散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5-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皮炎散制备方法,所述的皮炎散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皮炎散制备方法,所述的沸水中慢火煮1小时后的药液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8-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皮炎散制备方法,将所述的皮炎散与水混合,沸水中慢火煮1小时后,晾凉,用棉签蘸液涂搽患处或用毛巾沾湿稍微拧干敷患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皮炎散制备方法,所述的皮炎散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8。上述成分的药效介绍如下:白芷:性味辛,温。归经归胃、大肠、肺经。功能主治散风止痒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地肤子:性味辛、苦,寒。归经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白鲜皮:味苦性燥,入脾胃。除风湿,通关利窍,为诸黄风痹之要药。苍术: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脾、胃、肝经。功能主治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毛射香:味辛;苦;性平。归经归碑;脾;肝经。功能主治解表利湿;行气散瘀。主感冒;风湿痹痛;腹胀;泄泻;痢疾;跌打损伤;湿疹;皮炎银花:性味味苦涩,凉。功能主治清血,化湿热。治肠风,赤痢。清凉解毒。连翘: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肺、心、小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龙胆草:性味苦,寒。归经归肝、胆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紫草:甘、咸,寒。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黄柏:苦,寒。归经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蚕沙:性味味甘;辛;性温。归经肝;脾;胃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风疹瘙痒;吐泻转筋;闭经;崩漏。蛇床子: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经归肾经。功能主治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海桐皮:性味苦,平。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通络。用于风湿麻木,腰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各种顽癣。硫磺:味酸,气温、大热,有毒。至阳之精,入肾。能化五金奇物,壮兴阳道,益下焦虚冷,元气将绝者甚效。禁止寒泻,或脾胃衰微,垂命欲死者立效。败酱草:性味辛、苦,凉。归经入胃、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用于肠痈、肺痈及疮痈肿毒,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皮炎散,治疗皮肤湿疹、湿毒疮疡疥癣、风疹、荨麻疹等皮肤病而研发的外用洗剂,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杀虫止痒;(2)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皮炎散,适用于局部或全身皮肤红肿热痛、痕痒、湿疹、瘙痒(湿热型)、接触性皮炎(热毒夹湿型)、湿毒疮疡疥癣(风湿热型)、风疹水痘、皮肤损烂、渗液瘙痒、盆腔炎、阴痒、痔疮、无名肿毒、荨麻疹等皮肤病。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普通商业途径均可以获得。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皮炎散,是由下列材料混合而成:白芷30g、地肤子30g、白鲜皮40g、苍术25g、毛射香40g、银花30g、连翘30g、土茯苓40g、龙胆草25gg、紫草20g、黄柏20g、蚕沙30g、蛇床子30g、海桐皮35g、硫磺35g和败酱草30g。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炎散,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材料混合而成:白芷、地肤子、白鲜皮、苍术、毛射香、银花、连翘、土茯苓、龙胆草、紫草、黄柏、蚕沙、蛇床子、海桐皮、硫磺和败酱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炎散,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材料混合而成:白芷、地肤子、白鲜皮、苍术、毛射香、银花、连翘、土茯苓、龙胆草、紫草、黄柏、蚕沙、蛇床子、海桐皮、硫磺和败酱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炎散,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材料混合而成:白芷30g-50g、地肤子30g-50g、白鲜皮40g-50g、苍术25g-50g、毛射香40g-50g、银花30g-50g、连翘30g-50g、土茯苓40g-50g、龙胆草25g-50g、紫草20g-50g、黄柏20g-50g、蚕沙30g-50g、蛇床子30g-50g、海桐皮35g-50g、硫磺35g-50g和败酱草30g-5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炎散,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材料混合而成:白芷40g、地肤子30g、白鲜皮40g、苍术25g、毛射香40g、银花30g、连翘30g、土茯苓40g、龙胆草25g、紫草20g、黄柏20g、蚕沙30g、蛇床子30g、海桐皮35g、硫磺35g和败酱草30g。


4.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皮炎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锡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锡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