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饲养小型昆虫的生物学观察装置,涉及昆虫养殖装置领域,该用于观察或饲养小型昆虫的生物学观察装置,包括下杯体和上杯体,所述上杯体安装于下杯体的顶部,还包括盛水皿,所述盛水皿的底端安装有底托,且底托的顶部向上凸起形成有外沿,所述盛水皿的底部与外沿之间形成有环形槽,所述下杯体罩设于盛水皿的外部,且下杯体的底部插入环形槽中,所述下杯体的顶端安装有顶盖,且顶盖的中间开设有将植物枝条放入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下杯体的内部设有盛水皿,使得植物枝条可伸进盛水皿中,以实现对枝条进行水养,有效地防止了枝条缺水干枯,可确保枝条水分,有利于昆虫的食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饲养小型昆虫的生物学观察装置
本技术涉及昆虫养殖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饲养小型昆虫的生物学观察装置。
技术介绍
为研究昆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等特性,需要饲养昆虫一定时期以进行相关观察。目前,饲养观察设备种类比较多样化,比如饲养观察箱、饲养观察笼、饲养观察架等,利用这些器具可以实现对一些昆虫的饲养与观察,但是这些装置观察单头昆虫不便,尤其在智能气候培养箱条件下因体积较大无法操作。在专利号为201721047823.5的中国专利中,提到了一种烟粉虱饲养与生物学观察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便易拿取,便于烟粉虱的生物学观察,但该装置不能对寄主植物进行水培,容易导致寄主失水干枯,影响昆虫饲食,从而影响昆虫存活率,甚至无法存活。另外,不能对不同直径的植物进行夹持,只能将固定直径的植物枝条插进通孔进行固定,导致装置的适用范围及昆虫寄主取材受到限制,这些不足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学者对昆虫的深入研究。本设计提供一种简便、可水培植物枝条的昆虫饲养观察装置,更适合在智能气候培养箱条件下进行昆虫的饲养与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饲养小型昆虫的生物学观察装置,能够对寄主植物进行水养,确保寄主存活,便于昆虫的食用,并且能够对不同直径的植物进行夹持,提高昆虫存活率,有助于提升昆虫生物学、生态学观察效果。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观察或饲养小型昆虫的生物学观察装置,包括下杯体和上杯体,所述上杯体安装于下杯体的顶部,还包括盛水皿,所述盛水皿的底端安装有底托,且底托的顶部向上凸起形成有外沿,所述盛水皿的底部与外沿之间形成有环形槽,所述下杯体罩设于盛水皿的外部,且下杯体的底部插入环形槽中,所述下杯体的顶端安装有顶盖,且顶盖的中间开设有将植物放入的通孔,所述下杯体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有边沿。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内壁安装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固定块,且四个固定块相对于通孔内壁的一侧均固定有夹持弹簧,四个所述夹持弹簧相对于固定块的一端均连接有夹持板,且四个夹持板均呈圆弧状,并可组合成一个环状的夹持机构。进一步地,所述上杯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铰链,且上杯体的顶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网盖。进一步地,四个所述夹持板的内壁均粘接有防滑胶垫,且四个防滑胶垫的截面形状均与夹持板的截面形状相一致。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板与固定块之间还连接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包括内筒和外筒,且内筒和外筒的端部分别与夹持板和固定块相连接,所述夹持弹簧套设于伸缩筒的外部。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在下杯体的内部设有盛水皿,使得植物枝条可伸进盛水皿中,以实现对植物进行水养,有效的防止了植物缺水干死,可确保植物的存活,有助于昆虫的食用。2.本技术通过底托和环形槽的设置,当盛水皿需要拆卸时,可通过底托将盛水皿由下杯体抽出,安装时,将通过底托将盛水皿插进下杯体内部,使得下杯体底部插进环形槽中,从而实现盛水皿的快速拆装,以便于盛水皿内部水体的更换,且操作简便,使用便捷,进一步便于植物的水养。3.本技术通过夹持板和夹持弹簧的设置,能够实现对不同直径的植物枝条进行夹持,有助于不同大小的植物枝条进行放置,有效的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有利于对昆虫的深入研究。4.本技术通过可转动打开的网盖的设置,能够实现网盖的转动开合,从而实现寄主植物的更换,大大的提高了寄主的更换效率,并且操作简便,有助于装置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顶盖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底托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3中的A处放大图;其中,1.下杯体,2.顶盖,3.上杯体,4.网盖,5.铰链,6.边沿,7.盛水皿,8.底托,9.通孔,10.夹持弹簧,11.夹持板,12.环形槽,13.固定块,14.伸缩筒,15.防滑胶垫,16.外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观察或饲养小型昆虫的生物学观察装置,包括下杯体1和上杯体3,上杯体3安装于下杯体1的顶部,还包括盛水皿7,盛水皿7的底端安装有底托8,且底托8的顶部向上凸起形成有外沿16,盛水皿7的底部与外沿16之间形成有环形槽12,下杯体1罩设于盛水皿7的外部,且下杯体1的底部插入环形槽12中,下杯体1的顶端安装有顶盖2,且顶盖2的中间开设有将植物放入的通孔9,下杯体1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有边沿6,当盛水皿7内部的清水需要更换时,使用者将装置拿起,并将底托8由装置的底部抽出,从而将盛水皿7由下杯体1的内部抽出,并将盛水皿7内部的水体倾倒,而后将洁净的清水加进盛水皿7的内部,再通过底托8将盛水皿7插进下杯体1的内部,直至下杯体1的底部插进环形槽12中,以此实现盛水皿7内部的水体更换,进一步便于植物的水养,防止植物坏死。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通孔9的内壁安装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固定块13,且四个固定块13相对于通孔9内壁的一侧均固定有夹持弹簧10,四个夹持弹簧10相对于固定块13的一端均连接有夹持板11,且四个夹持板11均呈圆弧状,并可组合成一个环状的夹持机构,在植物枝条穿过通孔9时,通孔9内部的夹持板11在夹持弹簧10的作用下对植物枝条进行夹持,从而实现通孔9内部空间的调节,以便于对不同直径的枝条进行夹持,有助于不同大小的植物进行放置。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杯体3的顶部一侧安装有铰链5,且上杯体3的顶端通过铰链5转动连接有网盖4,通过铰链5能够实现网盖4的转动开合,当植物被昆虫食用完后,使用者可通过铰链5转动打开网盖4,以将上杯体3内部的植物拔出,而后将新的植物插进上杯体3中,通孔9内部的夹持板11在夹持弹簧10的作用下将植物枝条夹紧固定,然后使用者将网盖4通过铰链5转动盖合于上杯体3的顶部,以此实现植物的更换,操作简便,有助于装置的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四个夹持板11的内壁均粘接有防滑胶垫15,且四个防滑胶垫15的截面形状均与夹持板11的截面形状相一致,能够增加夹持板11的摩擦力,防止夹持板11夹持植物时发生滑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夹持板11与固定块13之间还连接有伸缩筒14,伸缩筒14包括内筒和外筒,且内筒和外筒的端部分别与夹持板11和固定块13相连接,夹持弹簧10套设于伸缩筒14的外部,在夹持弹簧10伸缩时,伸缩筒14随之伸缩,从而有效的增加了夹持弹簧10的稳定性,以便于夹持弹簧10带动夹持板11稳定移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使用时,使用者先将装有清水的盛水皿7通过底托8放置于观察地点,再将上杯体3安装于下杯体1的顶部,而后通过铰链5将网盖4转动打开,以将饲养昆虫的植物放入上杯体3中,此时,植物的枝条穿过通孔9伸进盛水皿7内部的清水中,以对植物进行水养,确保植物的存活,以便于昆虫的食用,而后使用者可透过上杯体3观察昆虫的成长,在植物枝条穿过通孔9时,通孔9内部的夹持板11在夹持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饲养小型昆虫的生物学观察装置,包括下杯体(1)和上杯体(3),所述上杯体(3)安装于下杯体(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盛水皿(7),所述盛水皿(7)的底端安装有底托(8),且底托(8)的顶部向上凸起形成有外沿(16),所述盛水皿(7)的底部与外沿(16)之间形成有环形槽(12),所述下杯体(1)罩设于盛水皿(7)的外部,且下杯体(1)的底部插入环形槽(12)中,所述下杯体(1)的顶端安装有顶盖(2),且顶盖(2)的中间开设有将植物放入的通孔(9),所述下杯体(1)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有边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饲养小型昆虫的生物学观察装置,包括下杯体(1)和上杯体(3),所述上杯体(3)安装于下杯体(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盛水皿(7),所述盛水皿(7)的底端安装有底托(8),且底托(8)的顶部向上凸起形成有外沿(16),所述盛水皿(7)的底部与外沿(16)之间形成有环形槽(12),所述下杯体(1)罩设于盛水皿(7)的外部,且下杯体(1)的底部插入环形槽(12)中,所述下杯体(1)的顶端安装有顶盖(2),且顶盖(2)的中间开设有将植物放入的通孔(9),所述下杯体(1)的顶端向外延伸形成有边沿(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饲养小型昆虫的生物学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9)的内壁安装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固定块(13),且四个固定块(13)相对于通孔(9)内壁的一侧均固定有夹持弹簧(10),四个所述夹持弹簧(10)相对于固定块(13)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普,张怡,李占文,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