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射频消融导管、及包括所述射频消融导管的射频消融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射频消融导管,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手柄、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外管组件、以及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内管组件;所述外管组件的近端与所述手柄的远端连接;所述内管组件的近端与所述手柄的远端连接;所述内管组件能够被所述手柄驱动以相对所述外管组件转动;所述内管组件包括分支电极组件,所述分支电极组件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分支电极组件的远端可突出于所述外管组件的远端,所述分支电极组件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分支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射频消融导管和射频消融系统的分支电极组件可相对外管组件旋转以避开血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频消融导管及射频消融系统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消融导管及射频消融系统。
技术介绍
射频消融的原理是应用频率小于30MHz(通常在460~480kHz)的交变高频电流使肿瘤组织内离子发生高速震荡,互相摩擦,将射频能转化为热能,使得肿瘤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在射频消融治疗中,使用的器械为射频消融导管,其与射频发生器连接。在B超或CT引导下,射频消融导管远端的中心电极经皮穿刺,通过穿刺点刺入靶肿瘤中,将射频能传递给刺入部位周围的细胞组织,从而使得中心电极接触到的肿瘤细胞凝固、变性、坏死。现有一种射频消融导管,其远端除了中心电极外,还设有围绕所述中心电极的分支电极组件。分支电极组件包括多根沿周向排布的分支电极,多根分支电极的远端可展开呈爪形地围绕中心电极。通过分支电极组件可以获取中心电极周围的情况,例如温度和/或阻抗,进而判断消融进展。然而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分支电极组件在进入病灶部位时容易刺穿血管,导致手术失败或为患者带来治疗隐患或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消融导管及射频消融系统,其分支电极组件可相对外管组件旋转以避开血管,从而降低手术失败或为患者带来治疗隐患或并发症的风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消融导管,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手柄、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外管组件、以及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内管组件;所述外管组件的近端与所述手柄的远端连接;所述内管组件的近端与所述手柄的远端连接;所述内管组件能够被所述手柄驱动以相对所述外管组件转动;所述内管组件包括分支电极组件,所述分支电极组件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分支电极组件的远端可突出于所述外管组件的远端,所述分支电极组件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分支电极。通过手柄驱动包括分支电极组件的内管组件相对外管组件转动,使得在分支电极组件突出于外管组件的远端时,血管能够从分支电极组件的相邻分支电极之间的间隙通过,从而避免刺穿血管,降低手术失败或为患者带来治疗隐患或并发症的风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分支电极组件在进入病灶部位时容易刺穿血管,导致手术失败或为患者带来治疗隐患或并发症的问题。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内管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分支电极组件的支撑件,所述分支电极组件的多个分支电极沿所述支撑件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外管组件可转动地连接。通过与所述外管组件可转动地连接的支撑件对分支电极组件起支撑作用,有助于稳定地转动分支电极组件。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支撑件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支撑件的近端端面与所述外管组件的远端端面相对,所述内管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外管组件与所述支撑件的可转动件,所述可转动件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可转动件的远端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可转动件的近端与所述外管组件可转动地连接。通过与外管组件可转动地连接的可转动件,保证了分支电极组件可相对外管组件转动,同时,外管组件的远端还可对支撑件的近端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防止支撑件在跟随分支电极组件一起转动的过程中沿轴向向近端发生窜动。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方案中,也可采用其他构造,例如,支撑件和可转动件也可形成为一一体件。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支撑件的外壁具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可转动件包覆所述多个凹槽的部分长度,每一所述分支电极可滑动地收容于一相应的所述凹槽内,并可滑动至收容于所述可转动件内或者从所述可转动件内滑出。凹槽的设计有助于分支电极组件的分支电极相对支撑件稳定地沿轴向移动。此外,由于可转动件包覆多个凹槽的部分长度,换言之,多个凹槽的另一部分长度是可见的,因此,可根据可见的部分凹槽判断分支电极组件的转动方向,使得血管可从相邻凹槽之间的间隙穿过,从而使得在凹槽内的分支电极组件的分支电极避开血管。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方案中,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判断分支电极组件的旋转方向。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可转动件呈管状,所述可转动件的内壁设有第一凸台,所述外管组件的远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二凸台配合。通过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配合,不仅保证了可转动件可相对外管组件转动,而且还可防止可转动件在跟随分支电极组件一起转动的过程中沿轴向向远端发生窜动。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外管组件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外鞘管、以及与所述外鞘管的远端固定连接的连接管,所述外鞘管的近端与所述手柄的远端连接,所述连接管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第二凸台形成于所述连接管的远端端面。通过外鞘管连接手柄,连接管连接可转动件,便于射频消融导管的组装。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方案中,外管组件也可采用其他构造,例如为一一体件。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连接管的近端收容于所述外鞘管的远端内,且所述外鞘管的远端端面与所述可转动件的近端端面抵顶。通过外鞘管与可转动件抵顶,可有效防止可转动件在跟随分支电极组件一起转动的过程中沿轴向向近端发生窜动。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手柄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外壳、以及与所述外壳的远端可转动连接的端帽,所述外管组件的近端与所述端帽连接,所述外壳相对所述端帽的转动驱动所述内管组件相对所述外管组件转动。通过转动外壳来驱动内管组件相对外管组件转动,操作稳定、方便。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手柄还包括与所述外壳可滑动连接的可滑动组件,所述可滑动组件与所述分支电极组件连接并可驱动所述分支电极组件沿轴向滑动,所述外壳相对所述端帽的转动驱动所述可滑动组件带动所述分支电极组件相对所述外管组件转动。可滑动组件不仅可将外壳的扭矩传递给分支电极组件,保证分支电极组件相对外管组件的转动,而且还可驱动分支电极组件沿轴向移位,以调整分支电极组件的轴向位置。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可滑动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外壳可滑动连接的可滑动元件,每一所述可滑动元件至少部分布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每一所述分支电极的近端延伸至所述外壳内与一相应的所述可滑动元件固定连接。通过单独控制每一可滑动元件,可单独控制分支电极组件的每一分支电极,从而根据需要将每一分支电极移动至理想的病灶位置,以提高分支电极的定位效果,改善监测消融结果的可靠性。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可滑动组件包括至少部分布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可滑动连接的推拉杆,所述内管组件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外管组件内的弹簧管,所述弹簧管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弹簧管的近端与所述推拉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管的远端与所述分支电极组件固定连接。通过移动推拉杆从而使得分支电极组件沿轴向移动,操作快捷、方便。此外,弹簧管的设计可以提高操作手感。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可滑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外壳可滑动连接的滑钮,所述滑钮的一部分突出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所述滑钮的另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推拉杆固定连接。通过操作滑钮,从而移动分支电极组件,操作方便。在一种可行的方案中,所述手柄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外壳、与所述外壳的远端连接的端帽、可转动地收容于所述端帽内的可旋转球、以及与所述可旋转球防旋转地连接的推拉杆,所述外管组件的近端与所述端帽连接,所述推拉杆与所述内管组件连接,所述可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手柄、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外管组件、以及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内管组件;所述外管组件的近端与所述手柄的远端连接;所述内管组件的近端与所述手柄的远端连接;所述内管组件能够被所述手柄驱动以相对所述外管组件转动;所述内管组件包括分支电极组件,所述分支电极组件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分支电极组件的远端可突出于所述外管组件的远端,所述分支电极组件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分支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手柄、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外管组件、以及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内管组件;所述外管组件的近端与所述手柄的远端连接;所述内管组件的近端与所述手柄的远端连接;所述内管组件能够被所述手柄驱动以相对所述外管组件转动;所述内管组件包括分支电极组件,所述分支电极组件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分支电极组件的远端可突出于所述外管组件的远端,所述分支电极组件包括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分支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分支电极组件的支撑件,所述分支电极组件的多个分支电极沿所述支撑件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外管组件可转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支撑件的近端端面与所述外管组件的远端端面相对,所述内管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外管组件与所述支撑件的可转动件,所述可转动件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可转动件的远端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可转动件的近端与所述外管组件可转动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外壁具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可转动件包覆所述多个凹槽的部分长度,每一所述分支电极可滑动地收容于一相应的所述凹槽内,并可滑动至收容于所述可转动件内或者从所述可转动件内滑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件呈管状,所述可转动件的内壁设有第一凸台,所述外管组件的远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二凸台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组件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外鞘管、以及与所述外鞘管的远端固定连接的连接管,所述外鞘管的近端与所述手柄的远端连接,所述连接管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第二凸台形成于所述连接管的远端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近端收容于所述外鞘管的远端内,且所述外鞘管的远端端面与所述可转动件的近端端面抵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外壳、以及与所述外壳的远端可转动连接的端帽,所述外管组件的近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珍,徐宏,王礼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