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持超声切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052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手术使用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手持超声切割器;外壳体,具有一定厚度;镊嘴机构,由超声波供能,对组织进行切割;超声波振动机构,与电源连接,通电后产生超声波;传递机构,与所述镊嘴机构连接,带动所述镊嘴机构运动;联动机构,与所述传递机构连接,供操作者控制所述传递机构运动;所述镊嘴机构包括振动部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振动部的端部配合,夹持组织;所述振动部的底部与所述超声波振动机构连接;当所述超声波振动机构通电时,所述振动部振动发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手持超声切割器,采用外管带动夹持部,实现对组织的夹持,减少振动部受到的影响,提高切割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手持超声切割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手术使用工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手持超声切割器。
技术介绍
在对生物进行手术时常常要是使用到切割装置,常用的切割装置为双极组织闭合器;双极组织闭合器由双瓣镊体和电极座组成,双瓣镊体的尾端分别与电极座相连,电极座上设有高频输入插头。双极组织闭合器可以对小血管及其他结构进行更精细的电凝止血和处理,原理是高频电流使蛋白质进行溶解变性,在双瓣镊体的压力作用下,使血管壁熔合形成与周围有区别的透明带,从而产生永久性管腔闭合达到止血,组织完成变性熔合同时,可以自动断电。现有的双极组织闭合器的双瓣镊体具有镊尖,镊尖与双瓣镊体一体成型,双瓣镊体外表设有绝缘层,露出镊尖部分,仅镊尖之间传导电流,电凝时电流从一镊尖到另外一镊尖,在两镊尖之间的组织受到电流的作用,而镊尖外组织少受或者不受影响。由于它的作用范围只限于镊子两端之间,因此对相邻组织的损伤程度和影响范围很小,相当安全。现有技术中的双极组织闭合器很少有采用超声波供能,导致切割稳定性较差,且采用内管带动夹持部,实现对组织的夹持,因振动部(即切割刀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手持超声切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体(8),具有一定厚度;/n镊嘴机构(1),由超声波供能,对组织进行切割;/n超声波振动机构(5),与电源(9)连接,通电后产生超声波;/n传递机构(2),与所述镊嘴机构(1)连接,带动所述镊嘴机构(1)运动;/n联动机构(3),与所述传递机构(2)连接,供操作者控制所述传递机构(2)运动;/n其中,所述镊嘴机构(1)包括振动部(11)和夹持部(12);所述夹持部(12)与所述振动部(11)的端部配合,夹持组织;所述振动部(11)的底部与所述超声波振动机构(5)连接;当所述超声波振动机构(5)通电时,所述振动部(11)振动发热;/n所述传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手持超声切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8),具有一定厚度;
镊嘴机构(1),由超声波供能,对组织进行切割;
超声波振动机构(5),与电源(9)连接,通电后产生超声波;
传递机构(2),与所述镊嘴机构(1)连接,带动所述镊嘴机构(1)运动;
联动机构(3),与所述传递机构(2)连接,供操作者控制所述传递机构(2)运动;
其中,所述镊嘴机构(1)包括振动部(11)和夹持部(12);所述夹持部(12)与所述振动部(11)的端部配合,夹持组织;所述振动部(11)的底部与所述超声波振动机构(5)连接;当所述超声波振动机构(5)通电时,所述振动部(11)振动发热;
所述传递机构(2)包括内管(21)和外管(22);所述内管(21)设置在所述外管(22)内,与所述夹持部(12)铰接,包裹所述振动部(11);所述外管(22)一端与所述联动机构(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持部(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持超声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部(11)和所述夹持部(12)的端部均具有弯曲弧度,且两者配合处设置有摩擦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持超声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2)上设置有观察口(221),供操作者观察所述内管(21)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持超声切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机构(4);所述连接机构(4)固定在所述外管(22)尾部,放置于所述联动机构(3)的推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先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柯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