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负压创面治疗的管件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020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31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负压创面治疗系统的弹性连接器。连接器包括第一内腔,第一内腔具有:入口被设计尺寸并且被配置成可滑动地接合罐适配器的第一突出部以提供第一内腔到第一部分减压管件的流体连通;以及出口,被设计尺寸并且被配置成可滑动地接合敷料适配器的第一突出部以提供第一内腔到第二部分减压管件的流体连通。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二内腔,第二内腔具有:入口,被设计尺寸并且被配置成可滑动地接合罐适配器的第二突出部以提供第二内腔到第一部分次级压力管件的流体连通;以及出口,被设计尺寸并且被配置成可滑动地接合敷料适配器的第二突出部以提供第二内腔到第二部分次级压力管件的流体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负压创面治疗的管件连接系统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9月19日提交的标题为“用于负压创面治疗系统的具有阀的连接器”的申请序列号为62/733,128的共同待决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负压创面治疗领域。更特别地,本公开涉及一种在负压创面治疗系统中,与收集罐流体连接的第一部分管件被可移除地连接到与创面部位流体连接的第二部分管件的管件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负压创面治疗(在医学界中也称为“减压治疗”或“真空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施加减小的压力(也称为“负压”或“真空压力”,但在本文中将被称为“减压”)至创面部位,以促进愈合并从创面部位清除多余的渗出液。负压创面治疗系统(negativepressurewoundtherapysystem,在下文中为“NPWT系统”)的主要组件包括减压源(例如,真空泵)、用于收集从创面部位抽取的渗出液的废物罐、用于覆盖创面部位的创面护罩(例如,用于导向创面部位的空气流动并且封闭诸如本领域已知的布、敷料泡沫等各种层的组件)、以及将创面护罩流体连接到减压源和罐的一个或多个内腔(例如,管件)。在某些NPWT系统中,设置至少两个流体流动路径。根据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减压源可操作以向创面护罩提供主要的减压,使得流体从创面护罩通过第一内腔系统流向罐。减压源产生的主要的减压既用于通过对创面部位施加减压来促进愈合,又用于将渗出液从创面护罩清除到罐中。通过使用通过第二内腔系统连接到创面护罩的第二流体流动路径,可以测量/监控通过减压源施加到创面护罩的主要的减压。此外,第二流体流动路径还可以连接到次级压力源(例如,减压源的出口或单独的泵),以通过第二内腔系统向创面护罩提供次级压力来辅助减压源。在NPWT系统中,期望提供一种设置在罐与创面护罩之间的连接系统,以用于连接和断开对创面部位施加的减压。例如,在收集罐装满之前,可能需要更换创面敷料。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连接系统提供使医务人员能够将现有创面护罩从减压源断开以更换敷料,而不必更换现有的罐的功能。类似地,还可能期望在收集罐装满渗出液时更换收集罐,而不必更换位于使用者/患者身上的创面护罩。在提供设置在罐和创面护罩之间的连接系统时所产生一个问题是,正确地连接用于提供多个流体流动路径的不同内腔系统以确保已经从创面护罩清除并放置在第一管腔系统内的渗出液不返回到创面部位是至关重要的。现有的连接系统(例如,美国专利第9,408,751号中公开的连接系统)的另一个问题是,现有的连接器/适配器包括较大的外形,或者当例如用户躺在连接系统上时给用户带来不适感。现有的连接系统的再一个问题是,它们使用鲁尔锁型配件,在该配件中将单独的部件连接在一起很麻烦和/或常常不清楚是否已经正确地进行了连接以防止系统内的泄漏。因此,需要一种用于NPWT系统的改进的管件连接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通过沿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向创面部位提供减压并且沿第二流体流动路径向创面部位提供次级压力的连接系统来满足以上和其他需求。该连接系统包括由弹性材料形成的连接器,该连接器被配置成流体连接到罐适配器,其中罐适配器包括:第一突出部(projection),与第一部分减压管件流体连通;以及第二突出部,与第一部分次级压力管件流体连通。连接器包括罐连接端和与罐连接端相对的敷料连接端。第一内腔从罐连接端穿过连接器延伸到敷料连接端。第一内腔包括:第一内腔入口,设置在罐连接端处;以及第一内腔出口,设置在敷料连接端处。第一内腔入口被设计尺寸并且被配置成可滑动地接合罐适配器的第一突出部,以提供第一内腔沿着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到第一部分减压管件的流体连通。第二内腔也从罐连接端穿过连接器延伸到敷料连接端,其中第二内腔与第一内腔流体地隔离。第二内腔包括:第二内腔入口,设置在罐连接端处;以及第二内腔出口,设置在敷料连接端处。第二内腔入口被设计尺寸且被配置成可滑动地接合罐适配器的第二突出部,以提供第二内腔沿着第二流体流动路径到第一部分次级压力管件的流体连通。根据某些实施例,连接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提供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和第二流体流动路径从连接器到创面部位的流体连通的多内腔管件,多内腔管件包括第二部分减压管件和第二部分次级压力管件。根据某些实施例,连接系统进一步包括敷料适配器,该敷料适配器具有:第一突出部,流体连接到连接器的第一内腔出口;减压内腔,在近端与第一突出部并且在远端与第二部分减压管件流体连通;第二突出部,连接到连接器的第二内腔出口;以及次级压力内腔,在近端与第二突出部并且在远端与第二部分次级压力管件流体连通。根据某些实施例,敷料适配器包括设置在敷料适配器的远端处的第三突出部和第四突出部,第三突出部将敷料适配器的减压内腔流体连接到第二部分减压管件,并且第四突出部将敷料适配器的次级压力内腔流体连接到第二部分减压管件。根据某些实施例,连接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定位在创面部位的创面护罩,该创面护罩在管件的与敷料适配器相对的远端处流体连接到第二部分减压管件和第二部分次级压力管件。根据某些实施例,连接器的罐连接端被配置成可移除地连接到罐适配器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敷料连接端被流体密封到敷料适配器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敷料适配器的减压内腔的远端被流体密封到第二部分减压管件的近端,敷料适配器的次级压力内腔的远端被流体密封到第二部分次级压力管件的近端,并且创面护罩被流体密封到第二部分减压管件和第二部分次级压力管件的远端。根据某些实施例,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与第一内腔入口和第二内腔入口相邻设置的按键容纳部,按键容纳部被设计尺寸并且被配置成容纳与罐适配器的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相邻设置的罐适配器的按键。按键容纳部被配置成用于防止罐适配器的第一突出部插入到连接器的第二内腔入口中并且防止罐适配器的第二突出部插入到连接器的第一内腔入口中。根据某些实施例,罐适配器的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间隔开并且具有大于第二突出部的圆周,使得连接器的第一内腔入口与第二内腔入口间隔开,并且第一内腔入口的直径大于第二内腔入口的直径,以防止罐适配器的第一突出部插入到连接器的第二内腔入口中,并且防止罐适配器的第二突出部插入到连接器的第一内腔入口中。根据某些实施例,连接系统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连接器周围的夹具,以在夹具处于夹紧位置时防止流体流经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并且在夹具处于松开位置时允许流体流经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一种沿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向创面部位提供减压并且沿第二流体流动路径向创面部位提供次级压力的连接系统包括:收集罐,可操作以与减压源和罐适配器流体连通。收集罐包括第一接头(nipple),以便于减压沿着第一流体流动路径从减压源向创面部位流动,并且容纳从创面部位收集的渗出物以沉积在收集罐中;第一部分减压管件,近端流体连接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便于流体沿第二流体流动路径从次级压力源向创面部位流动;以及第一部分次级压力管件,近端流体连接到第二接头。罐适配器可操作以提供沿着第一部分减压管件与第二部分减压管件之间的第一流体流动路径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系统,所述连接系统沿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向创面部位提供减压并且沿第二流体流动路径向所述创面部位提供次级压力,所述连接系统包括由弹性材料形成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被配置成流体连接到罐适配器,所述罐适配器具有:第一突出部,与第一部分减压管件流体连通;以及第二突出部,与第一部分次级压力管件流体连通,所述连接器包括:/n罐连接端和与所述罐连接端相对的敷料连接端,/n第一内腔,从所述罐连接端穿过所述连接器延伸到所述敷料连接端,所述第一内腔包括设置在所述罐连接端处的第一内腔入口以及设置在所述敷料连接端处的第一内腔出口,所述第一内腔入口被设计尺寸并且被配置成可滑动地接合所述罐适配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以提供所述第一内腔沿着所述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到达所述第一部分减压管件的流体连通;以及/n第二内腔,从所述罐连接端穿过所述连接器延伸到所述敷料连接端,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第一内腔流体隔离,并且具有设置在所述罐连接端处的第二内腔入口以及设置在所述敷料连接端处的第二内腔出口,所述第二内腔入口被设计尺寸并且被配置成可滑动地接合所述罐适配器的所述第二突出部,以提供所述第二内腔沿着所述第二流体流动路径到达所述第一部分次级压力管件的流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19 US 62/733,1281.一种连接系统,所述连接系统沿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向创面部位提供减压并且沿第二流体流动路径向所述创面部位提供次级压力,所述连接系统包括由弹性材料形成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被配置成流体连接到罐适配器,所述罐适配器具有:第一突出部,与第一部分减压管件流体连通;以及第二突出部,与第一部分次级压力管件流体连通,所述连接器包括:
罐连接端和与所述罐连接端相对的敷料连接端,
第一内腔,从所述罐连接端穿过所述连接器延伸到所述敷料连接端,所述第一内腔包括设置在所述罐连接端处的第一内腔入口以及设置在所述敷料连接端处的第一内腔出口,所述第一内腔入口被设计尺寸并且被配置成可滑动地接合所述罐适配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以提供所述第一内腔沿着所述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到达所述第一部分减压管件的流体连通;以及
第二内腔,从所述罐连接端穿过所述连接器延伸到所述敷料连接端,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第一内腔流体隔离,并且具有设置在所述罐连接端处的第二内腔入口以及设置在所述敷料连接端处的第二内腔出口,所述第二内腔入口被设计尺寸并且被配置成可滑动地接合所述罐适配器的所述第二突出部,以提供所述第二内腔沿着所述第二流体流动路径到达所述第一部分次级压力管件的流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提供所述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和所述第二流体流动路径从所述连接器到所述创面部位的流体连通的多内腔管道,所述多内腔管道包括第二部分减压管件和第二部分次级压力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进一步包括敷料适配器,所述敷料适配器包括:
第一突出部,流体连接到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一内腔出口;
减压内腔,在近端与所述第一突出部并且在远端与第二部分减压管件流体连通;
第二突出部,连接到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二内腔出口;以及
次级压力内腔,在近端与所述第二突出部并且在远端与第二部分次级压力管件流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系统,其中所述敷料适配器包括设置在所述敷料适配器的所述远端处的第三突出部和第四突出部,所述第三突出部将所述敷料适配器的所述减压内腔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二部分减压管件,并且所述第四突出部将所述敷料适配器的所述次级压力内腔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二部分减压管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系统,其中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罐连接端被配置成可移除地连接到所述罐适配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所述敷料连接端被流体密封到所述敷料适配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所述敷料适配器的所述减压内腔的所述远端被流体密封到所述第二部分减压管件的近端,所述敷料适配器的所述次级压力内腔的所述远端被流体密封到所述第二部分次级压力管件的近端,并且所述创面护罩被流体密封到所述第二部分减压管件和所述第二部分次级压力管件的所述远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其中所述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内腔入口和所述第二内腔入口相邻设置的按键容纳部,所述按键容纳部被设计尺寸并且被配置成容纳与所述罐适配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相邻设置的所述罐适配器的按键,所述按键容纳部用于防止所述罐适配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插入到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二内腔入口中并且防止所述罐适配器的所述第二突出部插入到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一内腔入口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其中所述罐适配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间隔开并且具有比所述第二突出部更大的圆周,使得所述连接器的第一内腔入口与所述第二内腔入口间隔开,并且所述第一内腔入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内腔入口的直径,以防止所述罐适配器的所述第一突出部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二内腔入口中,并且防止所述罐适配器的所述第二突出部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所述第一内腔入口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系统,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周围的夹具,以在所述夹具处于夹紧位置时防止流体流经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并且在所述夹具处于松开位置时允许流体流经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


9.一种连接系统,所述连接系统沿第一流体流动路径向创面部位提供减压并且沿第二流体流动路径向所述创面部位提供次级压力,所述连接系统包括:
收集罐,可操作以与减压源流体连通,所述收集罐包括:
第一接头,便于减压沿着所述第一流体流动路径从所述减压源向所述创面部位流动,并且容纳从所述创面部位收集的渗出物以沉积在所述收集罐中;
第一部分减压管件,近端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一接头;
第二接头,便于流体沿着第二流体流动路径从次级压力源向所述创面部位流动;以及
第一部分次级压力管件,近端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二接头;以及
罐适配器,提供沿着所述第一部分减压管件到第二部分减压管件之间的所述第一流流动路径的以及沿着所述第一部分次级压力管件与第二部分次级压力管件之间的所述第二流体流动路径的可移除流体连接,所述罐适配器包括:
底座部;
第一组突出部,沿第一方向从所述底座部延伸,所述第一组突出部包括:第一突出部,被设计尺寸并且被配置成插入所述第一部分减压管件的远端中以将所述罐适配器流体连接到所述第一流体流动路径;以及第二突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森特·D·贾德雷特斯科特·D·巴恩斯沃尔特·C·科沃德乔纳森·M·凯西布里安娜·J·赖恩安德鲁·沙利文丹文·S·德赛
申请(专利权)人:帝皇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