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端盖以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99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7
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一种电机端盖以及电机,包括多个能与机座啮合对位的啮合齿以及啮合槽,各所述啮合齿以及啮合槽围绕所述电机端盖的轴心分布,所述啮合齿与啮合槽相互交替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啮合齿存在制造误差,导致在某些接触面间产生轻微干涉或微小的间隙,当电机端盖和机座装配时,啮合齿受到轴向压力紧密贴合,各啮合齿的接触面产生轻微弹性形变,从而将啮合齿的制造误差平均分布,补偿啮合齿在径向和轴向等多个方向的偏差,提高啮合齿的整体装配精度,有效减小电机端盖和机座之间的装配累计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端盖以及电机
本申请总体来说涉及一种电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端盖以及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常用装置,在结构方面,电机机座与端盖的同轴度是依靠止口配合保证的,止口结合端面为电机轴间装配的基面,必须紧密接触,否则将会引起电机振动过大的危害。但为了便于安装与拆卸,在止口端面又需要留有一定的间隙,所以选取合适的高精度配合方式极其重要。电机机座与端盖之间为过渡配合,并通过螺钉孔连接。将端盖用锤子沿圆周敲打端盖轴承部位,端盖部分进入机座后,对好固定螺钉孔位置,将螺钉装入端盖固定孔中并用扳手拧紧螺钉。但是,该止口配合安装方式会使机座两端与前、后端盖装配后产生累计误差,导致电机机座与端盖的同轴度精度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影响了电机内部定子与转子的对中,增加了电机的振动和噪声。而且,用锤子沿圆周敲打端盖时用力要均匀,否则容易引起安装误差,使用该安装方法后的电机也存在拆卸不便的缺点。有鉴于此,亟需对现有的电机和端盖的配合结构进行改进,以减少装配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电机和端盖的配合结构存在装配误差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机端盖以及电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端盖,包括多个能与机座啮合对位的啮合齿以及啮合槽,各所述啮合齿以及啮合槽围绕所述电机端盖的轴心分布,所述啮合齿与啮合槽相互交替分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啮合齿和所述啮合齿之间连接有定位面,所述定位面为平面、凹弧面或凸弧面。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面与电机的轴向形成夹角,夹角范围为20°-40°。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面为圆柱面,且圆柱面的直径为所述电机端盖的外径的2-3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啮合齿还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与电机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间距为所述啮合齿的厚度。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均为以电机轴线为中轴线的圆柱面,且所述第一面的直径为D,所述第二面的直径为d,当D≤180mm时,0.02D≤d≤0.03D;当180<D≤225mm时,0.03D≤d≤0.035D。或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面与电机中轴线的距离为D,所述第二面与电机中轴线的距离为d,当D≤180mm时,0.02D≤d≤0.03D;当180<D≤225mm时,0.03D≤d≤0.035D。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面的高度,所述啮合齿的齿顶呈倾斜状,且由所述第一面逐渐降低至所述第二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电机端盖设有至少两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用于与连接件适配的连接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机座和上述结构的电机端盖,所述机座设有多个定位齿和定位槽,所述定位齿和所述定位槽沿所述机座的轴心交替分布,所述定位齿和所述啮合槽插接配合,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啮合齿插接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机座的轴心高度为80-225mm,所述定位齿的齿高为3-6mm。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的电机端盖以及电机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由于啮合齿存在制造误差,导致在某些接触面间产生轻微干涉或微小的间隙,当电机端盖和机座装配时,啮合齿受到轴向压力紧密贴合,各啮合齿的接触面产生轻微弹性形变,从而将啮合齿的制造误差平均分布,补偿啮合齿在径向和轴向等多个方向的偏差,提高啮合齿的整体装配精度,有效减小电机端盖和机座之间的装配累计误差。而且,利用啮合齿,安装时无需敲打使止口配合,只需要对准并使电机端盖保持在定位状态,再进行下一步的紧固连接,有效提高装配和拆卸效率。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机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各个啮合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啮合齿对接后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各个啮合齿在径向面的结构剖视图。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机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机座和电机端盖的结构分解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机和传统电机的轴承振动的对比图。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机和传统电机的噪声结构分解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电机端盖;110、啮合齿;111、定位面;112、第一面;113、第二面;120、啮合槽;130、连接部;140、连接件;200、机座。具体实施例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机由于端盖和机座200的装配误差导致电机振动和噪音较大的缺陷,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100,包括多个能与机座200啮合对位的啮合齿110以及啮合槽120,各啮合齿110以及啮合槽120围绕电机端盖100的轴心分布,啮合齿110与啮合槽120相互交替分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啮合齿110存在制造误差,导致在某些接触面间产生轻微干涉或微小的间隙,当电机端盖100和机座200装配时,啮合齿110受到轴向压力紧密贴合,各啮合齿110的接触面产生轻微弹性形变,从而将啮合齿110的制造误差平均分布,补偿啮合齿110在径向和轴向等多个方向的偏差,提高啮合齿110的整体装配精度,有效减小电机端盖100和机座200之间的装配累计误差。而且,利用啮合齿110,安装时无需敲打使止口配合,只需要对准并使电机端盖100保持在定位状态,再进行下一步的紧固连接,有效提高装配和拆卸效率。结合圆弧端齿结构与电机的特性,模数m选择7~8,过小的模数会导致齿数增加,降低了加工效率;过大的模数会导致齿数减少,降低了各个齿之间的平均弹性作用从而影响电机同轴度精度。齿数N的计算公式为:优选地,如图2-图4所示,啮合齿110和啮合槽120之间连接有定位面111,定位面111为平面、凹弧面或凸弧面。定位面111用于将啮合齿110和啮合槽120连接,通过定位面111自身结构使得啮合齿110和啮合槽120形成的凹凸结构实现过渡。定位面111可设置为平面和弧面,定位面111能够利用自身的结构起到自动定位和对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端盖(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能与机座(200)啮合对位的啮合齿(110)以及啮合槽(120),各所述啮合齿(110)以及啮合槽(120)围绕所述电机端盖(100)的轴心分布,所述啮合齿(110)与啮合槽(120)相互交替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端盖(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能与机座(200)啮合对位的啮合齿(110)以及啮合槽(120),各所述啮合齿(110)以及啮合槽(120)围绕所述电机端盖(100)的轴心分布,所述啮合齿(110)与啮合槽(120)相互交替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齿(110)和所述啮合槽(120)之间连接有定位面(111),所述定位面(111)为平面、凹弧面或凸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端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面(111)与电机的轴向形成夹角,夹角范围为20°-4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端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面(111)为圆柱面,且圆柱面的直径为所述电机端盖(100)的外径的2-3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端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齿(110)还包括第一面(112)和第二面(113),所述第一面(112)和所述第二面(113)与电机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面(112)和所述第二面(113)的间距为所述啮合齿(110)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端盖(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112)和所述第二面(113)均为以电机轴线为中轴线的圆柱面,且所述第一面(112)的直径为D,所述第二面(113)的直径为d,当D≤180mm时,0.02D≤d≤0.03D;当180<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彬肖志雄童童廖克亮蒋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