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电缆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983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底电缆及其制造方法,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海底电缆的弯曲性、柔韧性以及电气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该海底电缆包括海底电缆段和登陆电缆段,海底电缆段包括第一导体,第一导体包括n层第一单丝层,登陆电缆段包括第二导体,第二导体包括m层第二单丝层,m层第二单丝层分为n层第二焊接单丝层和h层第二缠绕单丝层;n层第一单丝层与n层第二焊接单丝层一一对应焊接;h层第二缠绕单丝层按沿径向由内到外的顺序依次缠绕在n层第一单丝层中的最外层第一单丝层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海底电缆及其制造方法用于提高海底电缆的弯曲性、柔韧性以及电气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底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海底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海底电缆是在海底进行电力传输的载流设备,可用于海上钻井平台、海上岛屿等的供电。通常海底电缆包括海底电缆段、登陆电缆段以及连接海底电缆段与登陆电缆段的接头,海底电缆段是指海底电缆位于深水区的部分,登陆电缆段是指海底电缆位于近岸浅水与海滩接头之间的部分。由于环境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导致登陆电缆段的载流量较小。因此,为解决登录段海缆载流量瓶颈问题,通常设计登陆电缆段的导体的横截面大于海底电缆段的导体的横截面,并通过接头将登陆电缆段与海底电缆段连接起来。一般采用维修接头来连接登陆电缆段与海底电缆段。维修接头包括压接管、预制绝缘件、防水外壳,通过维修接头连接登陆电缆段与海底电缆段时,将登陆电缆段与海底电缆段的导体均放入压接管内,通过压接的方式使登陆电缆段的导体与海底电缆段的导体连接。然而,采用维修接头连接登陆电缆段与海底电缆段时,海底电缆的弯曲性、柔韧性以及电气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海底电缆段和登陆电缆段,所述海底电缆段包括第一导体,所述第一导体沿径向由内至外依次包括n层第一单丝层,所述登陆电缆段包括第二导体,所述第二导体沿径向由内至外依次包括m层第二单丝层,m层所述第二单丝层沿径向由内至外依次分为n层第二焊接单丝层和h层第二缠绕单丝层,m和n均为正整数,且m≥n,h=m-n;/n沿径向由内至外,n层所述第一单丝层与n层所述第二焊接单丝层一一对应焊接;/nh层所述第二缠绕单丝层按沿径向由内到外的顺序依次缠绕在n层所述第一单丝层中的最外层所述第一单丝层外;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缠绕单丝层中,位于外侧的所述第二缠绕单丝层的缠绕部分覆盖在位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海底电缆段和登陆电缆段,所述海底电缆段包括第一导体,所述第一导体沿径向由内至外依次包括n层第一单丝层,所述登陆电缆段包括第二导体,所述第二导体沿径向由内至外依次包括m层第二单丝层,m层所述第二单丝层沿径向由内至外依次分为n层第二焊接单丝层和h层第二缠绕单丝层,m和n均为正整数,且m≥n,h=m-n;
沿径向由内至外,n层所述第一单丝层与n层所述第二焊接单丝层一一对应焊接;
h层所述第二缠绕单丝层按沿径向由内到外的顺序依次缠绕在n层所述第一单丝层中的最外层所述第一单丝层外;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缠绕单丝层中,位于外侧的所述第二缠绕单丝层的缠绕部分覆盖在位于内侧的所述第二缠绕单丝层的缠绕部分外;其中,所述缠绕部分指所述第二缠绕单丝层缠绕在最外层所述第一单丝层外的部分;
n层所述第一单丝层和m层所述第二单丝层相连接的区域形成接头的导体焊接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缠绕单丝层的缠绕部分的缠绕节距与所述第二缠绕单丝层的绞合部分的绞合节距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
其中,所述绞合部分指所述第二缠绕单丝层绞合在最外层所述第二焊接单丝层外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焊接单丝层中,位于外侧的所述第二焊接单丝层覆盖位于内侧的所述第二焊接单丝层与所述第一单丝层之间的次级焊接区;
最内侧的所述第二缠绕单丝层包覆最外侧的所述第一单丝层与最外侧的所述第二焊接单丝层之间的次级焊接区;
其中,所述次级焊接区是所述第一单丝层与所述第二单丝层焊接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电缆段还包括第一导体屏蔽层,所述第一导体屏蔽层包覆部分所述第一导体;
所述登陆电缆段还包括第二导体屏蔽层,所述第二导体屏蔽层包覆部分所述第二导体;
所述接头还包括导体屏蔽恢复层,所述导体屏蔽恢复层包覆部分所述第一导体、部分所述第二导体以及所述导体焊接区,且所述导体屏蔽恢复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体屏蔽层,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体屏蔽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电缆段还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覆所述第一导体屏蔽层;
所述登陆电缆段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包覆所述第二导体屏蔽层;
所述接头还包括绝缘恢复层,所述绝缘恢复层包覆所述导体屏蔽恢复层,且所述绝缘恢复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电缆段还包括第一绝缘屏蔽层,所述第一绝缘屏蔽层包覆所述第一绝缘层;
所述登陆电缆段还包括第二绝缘屏蔽层,所述第二绝缘屏蔽层包覆所述第二绝缘层;
所述接头还包括绝缘屏蔽恢复层,所述绝缘屏蔽恢复层包覆所述绝缘恢复层,且所述绝缘屏蔽恢复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屏蔽层,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屏蔽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电缆段还包括第一纵向阻水层,所述第一纵向阻水层包覆部分所述第一绝缘屏蔽层;
所述登陆电缆段还包括第二纵向阻水层,所述第二纵向阻水层包覆部分所述第二绝缘屏蔽层;
所述接头还包括纵向阻水恢复层,所述纵向阻水恢复层包覆部分所述第一绝缘屏蔽层、部分所述第二绝缘屏蔽层以及所述绝缘屏蔽恢复层,且所述纵向阻水恢复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纵向阻水层,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纵向阻水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电缆段还包括第一径向阻水层,所述第一径向阻水层包覆部分所述第一纵向阻水层;
所述登陆电缆段还包括第二径向阻水层,所述第二径向阻水层包覆部分所述第二纵向阻水层;
所述接头还包括径向阻水恢复层,所述径向阻水恢复层包覆部分所述第一纵向阻水层、部分所述第二纵向阻水层以及所述纵向阻水恢复层,且所述径向阻水恢复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径向阻水层,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径向阻水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电缆段还包括第一非金属护套层,所述第一非金属护套层包覆部分所述第一径向阻水层;
所述登陆电缆段还包括第二非金属护套层,所述第二非金属护套层包覆部分所述第二径向阻水层;
所述接头还包括非金属护套恢复层,所述非金属护套恢复层包覆部分所述第一径向阻水层、部分所述第二径向阻水层以及所述径向阻水恢复层,且所述非金属护套恢复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非金属护套层,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非金属护套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海底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底电缆还包括铠装内垫层、铠装层以及铠装外被层,所述铠装内垫层包覆所述第一非金属护套层、所述第二非金属护套层以及所述非金属护套恢复层;
所述铠装层包覆在所述铠装内垫层外,所述铠装外被层包覆在所述铠装层外。


11.一种海底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海底电缆段和登陆电缆段;其中,所述海底电缆段包括第一导体,所述第一导体沿径向由内至外包括n层第一单丝层,所述登陆电缆段包括第二导体,所述第二导体沿径向由内至外依次包括m层第二单丝层,m层所述第二单丝层沿径向由内至外依次分为n层第二焊接单丝层和h层第二缠绕单丝层,m和n均为正整数,且m≥n,h=m-n;
沿径向由内至外,依次将n层所述第一单丝层与n层所述第二焊接单丝层一一对应焊接;
将h层所述第二缠绕单丝层按沿径向由内到外的顺序依次缠绕在n层所述第一单丝层中的最外层所述第一单丝层外;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缠绕单丝层中,位于外侧的所述第二缠绕单丝层的缠绕部分覆盖在位于内侧的所述第二缠绕单丝层的缠绕部分外,所述缠绕部分指所述第二缠绕单丝层缠绕在最外层所述第一单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媛王海洋吴敬超赵囿林花炜翁剑房晶晶胡明张洪亮薛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