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模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965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模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的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二电极,一个第二电极与至少两个第一电极交叠;柔性电路板,与第二电极绑定连接。在平行于第一电极层的平面内,第二电极和柔性电路板沿第二方向排列。显示面板包括上述指纹识别模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上述显示面板进行触摸检测工作和指纹识别工作,该驱动方法包括:通过触控层,确定手指触摸位置,完成触摸检测工作;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降低指纹识别模组的功率损耗,实现超声波指纹识别,提高识别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指纹识别模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模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多种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由于指纹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是与身俱来的,是独一无二的,采用指纹识别功能能够提高显示装置的安全系数。用户在操作带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前,只需要用手指触摸显示装置就可以进行权限验证,简化了权限验证过程。通常,指纹识别技术可分为光学式指纹识别技术、硅芯片式指纹识别技术和超声波式指纹识别技术。目前超声波式指纹识别技术是各大厂商热门的研究方向。超声波式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一般采用高压驱动压电膜层形成超声波。为得到足够的指纹信号,需要驱动形成较强的超声波,驱动电压经常达到100V左右。而在显示屏中设置大面积的超声指纹识别单元,容易导致整个驱动回路中电容很大,驱动过程会有较高的功率损耗。例如对于约1cm2的超声指纹识别单元,寄生电容可达1nF,在10MHz(兆赫兹)频率、且100V峰值电压的驱动下,电流峰值可达6A,对于1ohm(欧姆)的驱动回路电阻,功率可高达18w。因此,提供一种既能降低功率损耗,又可以实现超声波指纹识别,提高识别性能的指纹识别模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模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功耗大,影响识别性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指纹识别模组,该指纹识别模组包括: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一电极呈阵列排布;压电层,压电层位于第一电极层的一侧;第二电极层,位于压电层远离第一电极层的一侧,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多个第二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列,一个第二电极与至少两个第一电极交叠;柔性电路板,与第二电极绑定连接;在平行于第一电极层的平面内,第二电极和柔性电路板沿第二方向排列;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上述指纹识别模组。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上述显示面板进行触摸检测工作和指纹识别工作,该驱动方法包括:通过触控层,确定手指触摸位置,完成触摸检测工作;确定手指触摸位置对应的第二电极;仅向手指触摸位置对应的第二电极提供激励信号,第一电极连接至公共电位,手指触摸位置对应的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之间的压电层产生超声波;手指触摸位置对应的第二电极对应的驱动电路进行超声波指纹识别,完成指纹识别工作。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指纹识别模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指纹识别模组设置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第二电极可作为驱动电极使用,而用于为指纹识别模组提供驱动电压信号和读取指纹检测信号的柔性电路板与第二电极直接绑定连接。由于现有技术中一般将第二电极通过较细的引线与柔性电路板连接,实现电信号的传输,而作为走线使用的引线的宽度与作为驱动电极使用的第二电极的宽度相差较大,且一般走线的宽度要小得多,甚至只有第二电极宽度的几百分之一甚至几千分之一;线宽的大小影响电阻横截面积的大小,从而影响电阻的大小,且线宽越小,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因此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作为走线使用的引线的电阻要比作为驱动电极使用的第二电极的电阻要大得多。因此本专利技术设置用于为指纹识别模组提供驱动电压信号和读取指纹检测信号的柔性电路板与第二电极直接绑定连接,模组结构内不使用引线,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因设置引线阻抗较大,导致柔性电路板与第二电极之间传输的驱动信号损失,造成较严重的功率损耗,进而可以降低指纹识别模组的功率损耗,实现超声波指纹识别,提高识别性能的同时,还可以在触摸事件发生时,柔性电路板仅为触摸事件涉及的第二电极提供交变电流信号,其余第二电极不提供信号,进而可以缩小供电面积,减小驱动时的电容负载,有利于进一步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C-C’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7中D-D’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8中C-C’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E-E’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层的多个驱动电路的等效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一个驱动电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6是驱动电路的工作时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7中F-F’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7中F-F’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呈阵列排布;/n压电层,所述压电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n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压电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多个所述第二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列,一个所述第二电极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交叠;/n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极绑定连接;/n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平面内,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柔性电路板沿第二方向排列;/n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呈阵列排布;
压电层,所述压电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
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压电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多个所述第二电极沿第一方向排列,一个所述第二电极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电极交叠;
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极绑定连接;
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平面内,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柔性电路板沿第二方向排列;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多个引脚,一个所述第二电极与一个所述引脚绑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形状为矩形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电极的长度为A,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电极的长度为B,其中B>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2mm≤A≤5mm,B>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极之间设有挡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挡墙向所述柔性电路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柔性电路板至少部分交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路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连接;
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驱动电路,多个所述驱动电路呈阵列排布;
在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平面内,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隔位于相邻两列所述驱动电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至少包括公共信号线,所述公共信号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公共信号线至少包括第一公共信号线;
所述第一公共信号线向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挡墙向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信号线还包括第二公共信号线,所述第二公共信号线向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挡墙向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所述第二公共信号线的线宽小于所述第一公共信号线的线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层还包括多条子连接线,多条所述子连接线通过所述公共信号线相互连接,所述子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信号线的线宽大于所述子连接线的线宽。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存储电容;所述驱动电路层还包括扫描线、检测信号线、电源信号线、采样信号线;
所述第一电极与存储节点连接;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存储节点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电源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绮君张波卢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