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环境下的业务系统测试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9530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业务应用系统测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环境下的业务系统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远程监控系统的压力测试流程;步骤二,利用计算机仿真方法,产生虚拟数据,模拟实际监控终端向远程监控服务器上传数据,并且测定远程监控服务器在不同模拟客户机1、客户机2、客户机3的访问压力载荷下的数据帧的丢帧率、数据准确率及数据传输延时;步骤三,监控系统数据服务程序与监控终端建立Socket连接后开始接收监控终端实际产生的数据TDi,并将一条完整的记录放置到数据库中;如果没有任何Socket连接,则任务空闲等待。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测试软件无法完全模拟远程监控系统在实际运行下服务器工作载荷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环境下的业务系统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业务应用系统测试
,具体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环境下的业务系统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软件测试是随着软件工程发展起来的,软件质量已成为制约计算机应用的主要因素,提高软件质量已经成为各类软件开发和维护人员的共识。软件测试是为了更快、更早地将软件产品或软件系统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出来,并促使程序员尽快地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及时地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软件产品。随着应用创新环境下业务系统软件用户负载的增加和应用环境越来越趋于复杂,服务器承受的载荷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十分必要,压力测试能充分评估传统的响应速度、最大顺畅连接数等性能指标,并能预测系统承受的工作极限,对于保证系统在实际运行时的正常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的压力测试手段和方法是利用脚本的录制和回放,模拟用户的操作,测试过程中将被测系统通过模拟上千万用户实施并发负载及实时性能监测的方式确认和查找问题。但是对于远程监控系统而言,其不仅存在访问用户,还有来自监控终端的大量数据上传,而现有的测试软件无法完全模拟远程监控系统在实际运行下服务器的工作载荷。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环境下的业务系统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测试软件无法完全模拟远程监控系统在实际运行下服务器工作载荷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环境下的业务系统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远程监控系统的压力测试流程;步骤二,利用计算机仿真方法,产生虚拟数据,模拟实际监控终端向远程监控服务器上传数据,并且测定远程监控服务器在不同模拟客户机1、客户机2、客户机3的访问压力载荷下的数据帧的丢帧率、数据准确率及数据传输延时;步骤三,监控系统数据服务程序与监控终端建立Socket连接后开始接收监控终端实际产生的数据TDi,并将一条完整的记录放置到数据库中;如果没有任何Socket连接,则任务空闲等待;步骤四,构建一个实际远程监控系统的运行环境,模拟实验案例,并且进行案例测试,得到数据丢帧率、准确率及传输延时与远程监控服务器系统容量的关系;并且通过数据MDi和数据TDi进行对比,获得远程监控服务器系统的性能指标。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帧的丢帧率ηL为:ηL=1-nR/nS(1)nS=(te-ts)/T(2)其中,T为发送周期,nR、nS分别为单位测试时间段内接收到的帧数和发送的帧数,te和ts分别为测试结束和测试开始时刻。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准确率为:ηC=nC/nR(3)其中,nC为单位时间内接收到且通过累加和检验的帧数。进一步的,所述数据传输延时tT为:tT=tR-tS(4)其中,tS为数据帧写入时间,tR为数据帧接收时间。(三)有益的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计算机仿真方法,产生虚拟数据,模拟实际监控终端向远程监控服务器上传数据,并且测定远程监控服务器在不同模拟客户机1、客户机2、客户机3的访问压力载荷下的丢帧率、准确率及传输延时,得到数据丢帧率、准确率及传输延时与远程监控服务器系统容量的关系,从而得到远程监控服务器系统的极限容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业务系统测试方法的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环境下的业务系统测试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远程监控系统的压力测试流程;远程监控系统压力最大时间段内,访问系统的用户不仅包括登录Web网站的用户,还包括向监控系统传递数据的监控终端,远程监控服务器承担了通信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应用服务器三种服务器的功能;客户机1通过局域网与远程监控服务器相连,采用通用的Web压力测试工具,模拟并发Web用户;客户机2、客户机3通过GPRS无线网络与远程监控服务器连接;使用虚拟监控终端模拟上传实时运行数据;通过模拟客户机1、客户机2、客户机3的访问和虚拟监控终端的数据上传,对上述远程监控服务器进行压力测试;步骤二,利用计算机仿真方法,产生虚拟数据,模拟实际监控终端向远程监控服务器上传数据,并且测定远程监控服务器在不同模拟客户机1、客户机2、客户机3的访问压力载荷下的丢帧率、准确率及传输延时;数据模拟器用于产生合法的、符合监控终端的远程通信单元的远程数据MDi,该数据被远程通信单元在一定周期、以TCP协议数据帧的方式发送到远程监控服务器;之后进行下述计算:①计算数据丢帧率;数据帧的丢帧率ηL为:ηL=1-nR/nS(1)nS=(te-ts)/T(2)其中,T为发送周期,nR、nS分别为单位测试时间段内接收到的帧数和发送的帧数,te和ts分别为测试结束和测试开始时刻;②计算数据准确率;数据准确率为:ηC=nC/nR(3)其中,nC为单位时间内接收到且通过累加和检验的帧数;③计算数据传输延时;传输延时tT为:tT=tR-tS(4)其中,tS为数据帧写入时间,tR为数据帧接收时间;步骤三,监控系统数据服务程序与监控终端建立Socket连接后开始接收监控终端实际产生的数据TDi,并将一条完整的记录放置到数据库中;如果没有任何Socket连接,则任务空闲等待;步骤四,构建一个实际远程监控系统的运行环境,模拟实验案例,并且进行案例测试,得到数据丢帧率、准确率及传输延时与远程监控服务器系统容量的关系;并且通过数据MDi和数据TDi进行对比,获得远程监控服务器系统的性能指标。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环境下的业务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确定远程监控系统的压力测试流程;/n步骤二,利用计算机仿真方法,产生虚拟数据,模拟实际监控终端向远程监控服务器上传数据,并且测定远程监控服务器在不同模拟客户机1、客户机2、客户机3的访问压力载荷下的数据帧的丢帧率、数据准确率及数据传输延时;/n步骤三,监控系统数据服务程序与监控终端建立Socket连接后开始接收监控终端实际产生的数据TDi,并将一条完整的记录放置到数据库中;如果没有任何Socket连接,则任务空闲等待;/n步骤四,构建一个实际远程监控系统的运行环境,模拟实验案例,并且进行案例测试,得到数据丢帧率、准确率及传输延时与远程监控服务器系统容量的关系;/n并且通过数据MDi和数据TDi进行对比,获得远程监控服务器系统的性能指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环境下的业务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远程监控系统的压力测试流程;
步骤二,利用计算机仿真方法,产生虚拟数据,模拟实际监控终端向远程监控服务器上传数据,并且测定远程监控服务器在不同模拟客户机1、客户机2、客户机3的访问压力载荷下的数据帧的丢帧率、数据准确率及数据传输延时;
步骤三,监控系统数据服务程序与监控终端建立Socket连接后开始接收监控终端实际产生的数据TDi,并将一条完整的记录放置到数据库中;如果没有任何Socket连接,则任务空闲等待;
步骤四,构建一个实际远程监控系统的运行环境,模拟实验案例,并且进行案例测试,得到数据丢帧率、准确率及传输延时与远程监控服务器系统容量的关系;
并且通过数据MDi和数据TDi进行对比,获得远程监控服务器系统的性能指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虹信万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